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
|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
|
公元192年,农历壬申,东汉初平三年,四月初三,晴。(读看看小说网)
地点,长安东市!
“哎,你们听说没有,今天这事儿据说是新任的司徒弄出来的。你们说,他这么做到底是想干嘛?”
高台之下,一大早就有官府的衙役前来维持秩序。东市乃是长安的繁华地段,出了这等事,早就有人围了上来。看了布告,才知道今日让董卓和王允的余党在此自陈功过,议定处置。
“哎呀,你不用卖弄了!谁不知道是秦司徒弄的!对了,听说董卓那个恶贼也是秦司徒引天雷杀的!不过,此前怎么没听说过这个人?”
“慎言慎言!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秦煌与朝廷二十八名大臣坐在高台之侧,看着下方秘密麻麻的众人,都没有说话。
昨天晚上回去之后,秦煌与贾诩讨论了一下今天的细节。秦煌彻夜未眠,将方方面面都思考了一下,直到他认为没有错漏了,这才安排下去。
“午时已到,带犯人!”一位皂役走上高台,大声呼喝,“台下诸人,噤声!”
这时候,一队羽林军骑马押送着被关押的大臣来到了高台之下。这些大臣有老有少,有文臣也有武将。
贾诩走上高台,大声喝道:“身为朝廷大臣,当思上报国家,下抚黎民。先前有董卓作乱,危害大汉天下。又有司徒王允,擅自干涉朝政,酿成大错。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天子与秦司徒不为己甚。特地允许诸位犯臣自辩。天下人人人可以佐证,另有文书史官记录自辩功过,以待考证。”
“功大于过,降一级听用!”
“过大于功,仗三十,除官!”
“功过相抵,仗十,降三级听用!”
贾诩说完,指着下面的诸位犯臣:“就由官职由大到小开始吧!”
“第一位,请黄琬黄子琰黄大人!”
黄琬难以置信的走上高台,就好像做梦一般!他本来以为自己死定了!甚至还会祸及宗族!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自陈功过的一天!
自己这一生,有什么功绩于国于民呢?黄琬想了半天,这才缓缓开口。
“我黄琬,这一生没什么可说道的!党锢之祸,和陈蕃一起被禁锢!光和末年,我被太尉杨赐上书举荐,被朝廷征拜为议郎!擢为青州刺史,迁侍中。(读看看小说网)中平初,我又出为右扶风,征拜将作大芹、少府、太仆。我又曾为豫州牧。”
“我这一生,当官没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唯一可以让我自豪的三件事,一是当年和陈蕃一起反对外戚宦官;二是平定陆梁这个为祸豫州的大贼;三,就是和王允王司徒一次,筹谋诛杀董卓,拨乱反正。这,可以算是功!”
“如果说过的话,为官不能尽职,这是一桩过错!当了这么多年的官,百姓没有因为我而受益,天下没有因为我而安定。我对不起天下的黎民百姓,对不起家族对我的培养和养育之恩,也对不起陛下和朝臣对我的厚望!这是我的过错。不能坚持己见,这也是一桩过错。当年和陈蕃一起,如今和王允一起,我都知道他们的弱点。他们的计划是有问题的,一旦出事,天下会因此大乱!但是,我不能坚持己见,奉劝他们,结果弄得天下大乱,大汉蒙尘,黎民受苦。这是我的过错!”
“我,对不起你们!”黄琬对着台下的黎民百姓,重重的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站起来,站在一旁,默然无语。
台下,有黄琬的家人,有长安的百姓,也有外地人。他们都在思索黄琬说的话,都在回想自己记忆里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