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高科技霸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亚局势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才真正可以直接通向大洋,而不用受到别国的牵制。     这种地理环境的限制,在战争之中有很大的影响,海军如此,陆军影响则更大,所以对于红海而言,第二舰队同样不会进去犯险,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广阔的印度洋水域,而可以随时机动作战。     红海偷袭事件发生之后,果然如李国强分析的那样,英军没敢集结舰队进入红海地区寻找第二舰队航母决战,他们只得忍受了遭受袭击的痛苦,而无法对振**进行报复。     振**第二舰队随后一直在亚丁湾附近海域巡航,威慑协约国舰队和商船,使他们放弃了使用苏伊士运河作为交通要道的选择,而至此协约国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从欧洲至远东地区的联系。     八月底,印度的叛军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武装越来越强大,逐渐达到了超过二十万人的部队,他们逐渐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区,将英军包围在了印度西南部的几个邦内苟延残喘。     而到了九月初,和欧洲本土失去联系多日的英军不得不选择了举起白旗,因为他们的孤军奋战已经显得毫无意义,失败已经成了迟早的事情,英军士气低落,也无心抵抗,只得选择了投降。     印度独立之后,立即在万民狂欢之中宣布成立了以甘地为总理的印度新政府,甘地在建国大典上第一个感谢的国家就是中国,第一个承认印度独立的也是中国,中国政府也第一和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互派了大使,两国关系一开始便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     印度虽然宣布保持中立,但表示愿意向中国提供陆上通道,和土耳其建立联系,这一点中国政府也表示十分感激。     到了九月份之后,迫于形势的压力,缅甸英军终于向振**投降,躲入丛林的英军已经失去了缅甸当地人的支持,他们已经无力再战,缅甸新政府此时也已经成立,类似于马来西亚的亲华政权保证了缅甸和中国的同盟关系,振**获得了缅甸东南部港口的基地,为将来在印度洋的军事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亚局势     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亚局势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