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军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九章 梁启超的进步党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睦相处?”     “是,蔡锷是这么说的!”     王恒岳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蔡锷这是在个唐继尧警报,我看蔡锷这么一出面,唐继尧这段时候必然不会轻举妄动了,不过这么一来,云南方面也会有所准备。”     “反正四川云南迟早都有一战,这点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王庆lù也不如何在意:“既然如此,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恒岳点了点头:“还有什么事吗?”     “湘督的位置又换了,换成了禅延旬。”     王忪岳托着下巴一声不响。     湖南督军这张位置实在是太敏感了。     原来的湖南都督汤芎铭被段祺瑞改任了广东查办使。     为什么段祺瑞不维持汤芽铭的湖南督军而改派他为广东查办使呢?     原来就在段祺瑞表各省督军名单的前两天,湖南出了大事,汤芽铭逃之天天。湖南独立之时,北洋军第六师在湘西,安武军倪毓禁部在岳州,汤多铭直接指挥的,是北洋军一个混成旅,由旅长车震率领,驻扎在长沙附近。这时候,广西军已有一部分到达衡阳和宝庆。陆荣廷以护国军湘、粤、桂联军总司令身份,于G月初由广东开到湖南,进驻衡州。在湖南内部,赵恒惕等已组成了湘军两师,湘西一部分民军也开到长沙附近成立了一个师。这是个剑拔弩张的局面,袁军与护国军无法和平相处,随时可能生冲突。     汤芽铭的处境,和陈宦在成都有点相同,既不能指挥驻扎在湘西、     湘北的袁军,又不能指挥湖南的民军和桂、粤的客军。最糟的是湖南人恨透了这个杀人如麻的汤屠户,因此各路民军围攻长沙,以及国民党人要用手枪和炸弹对付汤的风声传遍了长沙城。7月4日深夜汤芽铭在四面楚歌中离开了长沙。     汤芽铭走后,湘军已成立了三个师,师长是陈复初、赵恒惕、陈忠洵。曾继梧以湘军第一军长暂代湖南都督,龙璋暂代湖南民政长。随后程潜以湖南护国军总司令名义由云南到了湖南,他的部队也改为湘军第四师。汤芽铭的离去,并未减轻湖南的火药味,因此湖南各界推举年已七旬的刘人熙为湖南都督。为什么推他?     因为刘人熙以前做过广西藩台,与桂军陆荣廷颇有渊源,想通过刘人熙的关系取得桂军协助以拒北洋军。     陆荣廷支持湖南这个行动,因为桂军也不希望北洋军大举进驻湖南。北军人湘问题引起了湖南人民和滇军、桂军的反对,其他党派人士如熊希龄、范源濂等则希望调蔡锷回到湖南,国民党人士则希望以甫由美返国的黄兴担任。可是蔡锷黄两人均无意于湘督。黄兴推荐谭延回以自代。谭延回在各方都有很好的人缘,不过和北洋系的关系不够深。     而段祺瑞也了解,如果硬xìng派北军人湘,必会引起战争,段觉得这个用兵时间尚未成熟。因此他于7月16日改派刘人熙为湖南督军,并下令把第六师由湘西调回江西,第七师由四川调往洛阳,第三卑也由四川调回岳州。     段祺瑞本来预定的计划…是派第三师师长曹锃继陈宦以后的湖南督军,可是,段自己觉得他在北京的基础尚未稳定,必须靠一个可靠的北洋大将在自己身边,以加强自己的地位,因此选中了曹锃。曹锃一直给人印象是“老实人”所以段调曹锃为直系督军。同时把7月间开回岳州的第三师分批调回北方。     这并不等于段祺瑞完全放弃湖南,因为他又安了一个棋子在湖南,他派他的内亲吴光新率领北军第三旅接防岳州。这当然是埋伏吴做为将来湘督的打算。天下事如要人莫知,除非已莫为。段祺瑞内定吴光新为湘督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湖南,当然又引起湖南全省jī烈的反对,甚至公开宣称为了抗阻北军。不惜一战。     段祺瑞这才了解湖南的强硬,于是在8月3日下令改派禅延闿为湖南省长兼署督军。     段祺瑞这命令中,派禅延闿为省长暂代督军,即表示将来还要派一个督军,所以段这期间给潭的电报都是称谭延回为省长!     谭延闿是反袁的,他在湖南很得人望。癸丑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承当一切湖南的责任,袁世凯调他和赵恒惕赴京。赵恒惕被囚,他亦形同软禁,有这段经过,更使他在湖南受人爱戴。     湖南人对于湘督一职很敏感,这是因为汤芽铭杀戮太甚所招致,而湖南人甚至西南护国军方面,反对北洋军再入湖南的态,则尤其坚决。不过北洋军留在岳州已是既成事实所以当时等于有一个默契,只要北军不越过洞庭湖,似乎双方就能和平共存下去。     而王怕岳历来也是对湖南极重视的。     如果将来一切顺利,都是按照自己设想的进行下去,那么迟早也要和段祺瑞一样面对湖南问题。     王庆lù知道督军心里在想什么:“督军,眼下我们的手还伸不到湖南,先安定好西方再说。”     王恒岳点了点头:“北京呢?”     “黎元洪那张位置坐着难受啊。”王庆lù说到这里摇了摇头:“他在武昌起义时糊涂地做了民国元勋,又在袁世凯称帝失败后,莫名其妙地坐上了总统宝座。他接任总统后,对的各项问题由不问而要问,由要问而多问,他认为小事可以不问,大事必须过问,这对段祺瑞是无法忍受的。     段祺瑞本已苦于国会给他的困扰,使他不能独断独行,再加上黎元洪遇事总是掣他的肘,使他感到非常受不了。他有时向他的亲信抱怨说“我是要他来盖章签字的,不是请他来压在我的头上”     王恒岳一笑:“他们之间的那点事,和我没有关系,不过他们之间有一点是完全站在一个立场上的,那就是裁军和废督!”     在袁世凯时代,他曾授意黎元洪出主张各省军民分治,和废督裁兵的通电,袁世凯希望借此试探能否在各省行得通,只要各省不坚决反对,他意思是先将都督和民政长两个职务分开,然后着手裁兵,各省都督一律裁撤,各省军队一律直属〖中〗央,把各省军阀割据的局面转变成〖中〗央集权的局面。当然,这个计划是得不到各省军阀的支持,不过这是一股正流,全国明达之士都支持废督裁兵的计划。这个计划虽孕死腹中,然而黎元洪却因此而获得虚名。     在护国倒袁期间,由于战争的关系,所以南北双方都尽量扩充军队,全国军队究竟有多少数目,谁也无法统计,因为如果调查人数,是为了达到扩充的目的,自然尽量夸大。可是袁世凯死后,全国重归和平,当务之急,在于复员,减小军队员额是复员的第一步,但这却是极其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