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孙毓培帮衬着丁氏,苏瑾没来由的放下心来。大抵是因孙家是大家族,精干人手多,人脉广,这等事要替丁氏做到滴水不露、合情合理,叫盛府那些人不信也得信,还是能做到的。
只是具体如何做,外人知道得越少越好。苏瑾便没往下深问,至于外祖家的情况,她只道外祖父家住阊门桥处,名字朱德佑。便如实相告。
“阊门桥处朱家?”孙毓培拧了眉尖。
苏瑾一愣,“你知道?”
孙毓培缓缓摇头,“不知。”
苏瑾笑了笑,“也是。我听我爹爹说外祖家的两个舅舅虽外放做了小官,想来,是入不了你孙记的眼地。”
孙毓培哼了一声,眼中再次闪过异样,思量片刻,起身,“丁姨的事情你莫多操心,我自会代办,孙某这就告辞了。”
苏瑾讶异,“孙公子早先叫小青不是找我有事么?”
孙毓培心头翻滚着“阊门桥朱家”几个字,哪里还顾及说别的,摇头,“并无特别的事。嗯,是鞋子所留不多,你们快些补充货物。”
说完竟匆匆的走了。
苏瑾盯着打晃的门帘,摇摇头,“莫明其妙!”
孙毓培出了苏家,上了马车,待离了梁家巷子,才向张茂全道,“张叔,去信局。”
张茂全一愣,“少爷要往哪里去信儿?”
孙毓培笑了,“杭州。”
张茂全点点头,“可信局此时不晓得开张没开张。”
“这就去看看。”孙毓培仍旧笑着,张茂全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少爷怎的突然要写信去杭州?”
孙毓培想了想,问道,“张叔,你可记得有一回我们随伯父去杭州,为一位岑老爷子拜寿,大伯在席间被一个酸腐肉老头挤兑之事?”
张茂全想了想,点头,“确有此事,大老爷因此气得不轻呢。可那老头是岑老爷子的至交,不好与他多辨,宴没吃完,咱们便走了。”
孙毓培身子半靠在车厢之上,笑道,“是,正是那次。张叔可见此人姓甚么,家在何处?”
张茂全认真回想了下,这是五六年前的事儿,他记忆有些模糊了,摇头,又奇怪问道,“老奴年龄大了,记不得了。少爷怎的突然说起此事来?‘
孙毓培把玩着手指,显得心情甚好,“你不记得,我倒记得,这老爷子姓朱,家住阊门桥外……”
“啊,对对对,少爷一提醒,老奴也想起来了。当时少爷也甚是生气,叫两个小厢守着在门外,等那老头出来,朝他扔鸡蛋……”
孙毓培脸色一紧,使劲儿咳了两声,打断他的话,“咳,事情过去那么久,那老头子当不刻是了吧?”
张茂全不解地摇摇头,“少爷为何突然说起此事来?”
孙毓培叹了一声,“此人怕正是苏小姐的外祖父!”
“啊?!”张茂全惊呼一声,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孙毓培。
孙毓培唇角扯出一抹苦笑,不过片刻即收回,又道,“后来我恍惚听大伯说过,此人的先祖乃是徽州婺源朱氏一族!”
张茂全再次吃惊地张大眼睛,“这么说……这么说,苏小姐也算是名门之后?”
孙毓培摇头,“江姓人家,多与婺源朱氏同宗,在世人眼中,朱圣人的光环早已不在,现今也不过是普通的读书人家,不过,听她所言,其两位舅父侯在朝为官……”
张茂全明白了。几百年过去,先祖的荣光已照不到后世子孙。当然,若子孙争气,这名门之后的称号,却还是能叫得起来的。
想到此处,突然替孙毓培高兴起来,“少爷,不管苏小姐舅父官职如何,总是容易了许多。”
孙毓培斜了他一眼,“什么容易许多?”
张茂全呵呵笑道,“少爷近日为何避着夫人,老奴是知道的,老奴定然在李家小姐到来之前,将杭州的事儿打探清楚。”
孙毓培一闪过后的喜悦,此时心头突地又沉了下来。对于她。他实在没把握……
孙毓培前脚走,张荀后脚过来支银子,“小姐,几个村子里因过年积了不少货物未收回,今儿天气好,我带人去收了来。”
是,今日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一丝风也无,空气中带着早春的气息,苏瑾想了想,一边进东厢房支取银子,一边道,“今儿我也跟着你出去转转。”
“好咧。”张荀应了一声,抱着银子匆匆往院外走,“那我这就去赶车。”说着在院中瞄了一眼,似是在找什么。
苏瑾笑道,“小青也会去地。”
张荀一张脸“轰”地红了。结结巴巴地道,“小姐说什么。”慌慌张张跑了。
苏瑾立在东厢门口,笑弯了腰。
梁小青自铺子里进来,先是讶异,“孙公子这般快便走了?”又奇怪的问,“小姐笑什么?”
苏瑾摇摇头,梁小青也满十五岁了,正是该说亲的年纪,这事回头与常氏私下先说说?恍惚听张荀说,其它就在城郊,家中虽是普通的庄户人家,家境不算甚好,但自家也不是大福之家,关键是张荀这人不错,配小青正适合。
叫她进屋换衣裳,不多时张荀赶着马车过来,后面跟着两个小伙计,赶的却是太平车。
苏瑾到铺子里和梁富贵打了招呼,带着梁小青上了马车。
此时,那场冬雪忆只剩下点点白雪,田里的麦苗经过雪水的滋润,返了青,绿油油的,让人心头舒畅。
苏瑾将车帘撩起,趴在车窗上,大口大口的吸着雪气混着苗麦青草香的空气。
望着空旷的田野发呆,想象着,若能自由自在的在其上奔跑,放放风筝,抑或在春花烂漫时,寻一处美景,只发呆晒晒太阳也是好地。
苏家固定做鞋子的这几个村子,因结帐及时,工钱也算丰厚,愈来愈多的妇人在空闲的时候,开始做苏家的鞋子。
这次因过年,有近一个月未来收货,这次一个村子竟能收四五百双。收完第二个村子,已到了午饭时,张荀熟门熟路带着这一行人到三村相交的小饭馆,一脚踏进去,竟意外的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苏瑾未及出声,梁小青已抢先叫道,“陆公子!”
最里面的一桌子,坐着三个书生,正对门的那人,闻声抬头,俊朗的脸上浮上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