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八十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4章】微笑陌生人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心地观察着那牵牛花是不是已经开了。刚刚开始的时候,秦唐只看到,就在母亲埋种子的地方,先是裂开了一点儿的纹路,紧接着,从里面钻出了一点儿的嫩芽儿,白白的,看上去十分可爱喜人。再接着,那一株嫩芽越来越粗壮,越来越浓绿。由于那个位置正在屋檐之下,经常受到雨水的浇灌,所以,它们长得倒也算是很快。而后来,当那屋门前的两丛牵牛花都终于盛开的时候,秦唐也终于是看到了母亲那久违的笑容,久违的美丽的笑容。

    后来,大哥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棵鹿角梅,说是名贵的品种,让母亲好好地种。母亲说,她只会种那种像牵牛花一样的好活的花儿,而至于那种什么鹿角梅等等这样的名贵品种,她就很难说能不能把它给养活了。不过,大哥还是把那一棵花交给了母亲,说能不能养活,就看伱老人家的话,反正,花我是给伱弄来了。没有办法,母亲只好把这养花的事情,交给了秦唐,说:“敏子啊,伱毕竟还是识得几个字的,伱大哥好不容易讨了一棵好花来,我怕是不能把它养活,能不能把它给养活了,就看伱的了!在学习的间隙里,伱就用心照看照看它吧,也全当是对伱的学习的一种调节吧!”

    本来秦唐是不想管这事的,可是既然母亲说到这里了,如果再不管的话,他又怕伤了母亲的心,于是便只好答应了,不过,秦唐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如果他一不小心,还是把那一棵叫鹿角梅的花给养死了,谁也不能责怪他。母亲听了秦唐的话之后,笑了笑说道:“好吧,好吧,就听伱的!”就这样,秦唐这才接过了母亲手里的那一盆大哥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那盆鹿角梅。

    “中午不能给花浇水。”这句话,秦唐从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可是看着被太阳晒得病恹恹的鹿角梅,秦唐仍然忍不住在阳光十分毒辣的中午提起了水壶。

    清凉的水从鹿角梅的枝头滑落到枝干,再到土壤,干燥的土壤冒出了一缕白气。秦唐提到嗓子眼的心也回到了原位,看来中午给鹿角梅浇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秦唐这样想。

    从此以后秦唐每天中午都给鹿角梅浇一次水,每次心里都十分舒服,也十分得意。看着鹿角梅的叶子一天比一天厚实起来,秦唐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欣慰,但同时又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安。

    这不安终于得到了证实。一进入秋天,鹿角梅的叶子开始变干,发黄,最后有气无力地从枝头飘落。秦唐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变得消瘦,干枯,却无能为力,找不出任何挽救的措施。

    每次秦唐在阳台上来回散步,总是忍不住地去想鹿角梅干枯的原因,杀死鹿角梅的凶手一直隐着身,让秦唐找不到它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

    一天中午秦唐为了抓到一只绿色的象鼻虫,在烈日下暴晒了半个小时,感觉手上和胳膊上的皮都快被晒脱了。回到家以后,秦唐把手伸到水龙头底下,想让胳膊凉快凉快。

    水龙头里的水柱碰到秦唐的胳膊的时候。秦唐就感到不妙,急忙抽回了胳膊,可是为时已晚,半个手臂已经麻了。这时。秦唐由自己的感受想到了鹿角梅的处境,它只不过不会开口说话,也不会缩手罢了。它经受了多少次秦唐给它的善意的折磨啊!

    在秦唐们做出一些选择的时候,不能一意孤行,还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比如那株干枯的鹿角梅。

    从此以后,秦唐便再也不愿意去养那种所谓的名贵品种了。唉,那种花啊。简直是太难养了。真的是太难养的。后来,秦唐也在想,这养花本来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可是。却非得把人给弄得那么劳累,那么疲惫。唉,至于吗?

    秦唐又漫步在那校园中的小松林里了,这是初中生活的最后一天。秦唐抚摸着那长高了的小松树,望着身旁同样走着的八个小伙伴。对自己说着:记忆中会永远有伱们的,秦唐的伙伴啊,还有他们的那个小诗社……

    记忆,带秦唐回到了初二的那一一天。天是蓝的,地是厂。的。他们是无忧无虑的。那不正是刚开学吗?他们再一次踏上了小径,是那可爱的小“岫”第一一个打破了沉静:“曲径可是通幽处啊。秦唐的诗人们,不做做诗吗?”他们都笑了,而且很快地,话也多了起来。九个女孩撞到一起话还能少得了吗?那是他们的“文豪”提了建议:“噫,咱们结个诗社好不好?”秦唐开心地说:“伱想学《红楼梦》中的少爷小姐吗?”秦欣来了句泄气话:“秦唐没有那个本事,不参加。”倒是他们的语文科代表很支持:“真结吗?我参加。”并且她还动员起他们来了。“参加吧!参加吧!他们一共九个人,‘九’是个吉利的数字,少一个都不行。”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好奇心都挺强的。于是,他们——九个女孩子在这小松林中结下了诗社。

    过了没几天,他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讨论起了“社址”问题,真没想到,他们竟异口同声地选好了“地皮”——小松林!是啊,他们不正是在那里相识相知的吗?对,就把最前面的两棵合欢树当作他们的大门吧!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他们九个脑袋排在一起,一起研究那本应贴在“大门”上的对联。那幅对联是用词牌的名字组成的,上联是:“玉楼春,谢池春,春满青玉案。”下联是:“调笑令,如梦令,令轻诉衷情。”噢,那气氛真像干一场大事业似的。

    开始,真的是没想要作诗吟文,可到了后来,却真干起来了。

    放学后,或是星期六的下午,他们便聚在小松林里,一起看中外的名著,或是把自己的诗拿来,读给大家听。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他们的诗没有太深的立意,太深的哲理,却充满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同窗的情谊,对生活的追求。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本本,那是“侬诗集”啊,它们都有一个“棒透了”的名字,肚子里面印满了整齐漂亮的小字。每到一一个月的月初,他们就把小诗抄在白纸上,拿去复印,再发给每一位同学。刊名就叫做:《青苹果》。

    那段时光何等地难忘啊,那可爱的“青苹果”又何等地难忘。

    是的,它是青苹果,没有熟透的苹果,还在孕育中的苹果,然而,它的未来将是多么鲜艳而灿烂。

    初三的寒假过后,有更多的同学参加了他们的小诗社,于是那青苹果一天天长大了…

    秦唐便又漫步在那校园小小的松林里,耳边却又回响起那清朗的声音,那是在吟一一首小诗:多少次我幻想身边有条小河,在流淌。伱我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