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
|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
|
南唐在林仁肇所带领的一千敢死勇士付出生命的代价之后,暂时截断了正阳桥,也阻断了周军的追击。(读看看小说网)只是正确了一天时间,已经足够了,寿春城里的三万多人马在刘仁赡的带领下,从容撤退。
他们的想要顺利撤退是不容易的,前面还有李重进数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然而千难万险也阻挡不了将士们的回家路。顺便说一下,林仁肇理所当然地没有死,顺利地游回南岸,成为南唐的大功臣。在未来的岁月里,他将会是南唐柱国大将,坚固的长江防线由他一手营造。他和林旭之间的交手与故事也还很长。
第二日,浮桥再一次顺利搭起,周军兵不血刃地顺利占领寿春城,这一淮西重镇。其意义非同凡响,淮南的大片战略要地,落入后周手中,战局形式也是急转直下。南唐在淮南的主要力量就剩下扬州一带的齐王李景达,和坚守清流关的皇甫晖。
金陵城第一时间接到了奏报,御书房里还是李家兄弟、父子、叔侄四人。使者跌跌撞撞地跑进们,用带有哭腔的声音禀报道:“陛下,寿春失守了。”
“什么?”座中四人全部惊起。包括李从嘉与李从善,他们虽然不多涉足政治军事,但终究是南唐皇子,对这等大事还是关心的。
李璟颤抖地问道:“怎么回事?林旭是如何破城的?”
使者沉声道:“陛下,并非周军破城,是刘仁赡将军迫不得已,主动放弃撤离的。”
“什么?刘仁赡放弃了寿春城?惧战畏敌,临阵逃脱。当真是有负皇恩重托,罪大恶极。”李景遂不等李璟发话,便抢着质问道。(更新最快读看看小说网)
那使者听到这番话,想起正阳桥上牺牲的好兄弟,顿时怒由心生,也顾不得对方是皇叔,大着胆子说道:“晋王殿下,你不知前线具体情形,何必过早妄下结论。”
“你!”
李景遂被小小报讯使者指责,怒不可遏。刚要说话又被使者抢白道:“陛下,寿春城坚守两个多月,兵员伤亡惨重,粮草几乎殆尽,士兵们吃不饱饭,如何抵御周军猛烈的攻势?伤员们缺医少药死伤众多?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李景遂心中怒气未消,抢白道:“这就是刘仁赡的理由吗?朝廷派出各路大军正在支援,他就不能再坚持几日?”
厉声诘问让使者也很是恼怒,说道:“救援,可是援兵到了吗?可有一粒米一个人进入寿春城里?前线的将士们都看的明白,殿下你看不明白吗?寿春城就是个鱼饵,等着朝廷上钩去救援,围点打援,攻击我们的援军,刘彦贞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这一点李璟是想到的,但他又不太愿意放弃,放弃了寿春就等于放弃了整个淮西。此时听使者这么说,也到觉得在情理之中。于是问道:“景遂稍安勿躁!”旋即又问使者道:“前线情形如何?”
“北周皇帝柴荣亲临督战,攻势更加猛烈,正阳关几近失守,实在是支撑不住。刘大人与各位将军商讨,寿春最大在坚守几日,终究是守不住,等到那时全城将士势必全军覆没。”
使者续道:“合计之下觉得,城池保不住了,但数万将士是要保住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积蓄有生力量,将来也好卷土重来,收复失地。也算是对的起陛下,对得起江南父老。”
李璟缓缓点点头,觉得刘仁赡的想法确实合情合理,并无大错。李从嘉也深以为意,要死数万将士死在淮南,血流成河,生灵涂炭,会是怎样一番惨状?
“刘仁赡想法是没错,可撤出坚城,他就不怕周军衔尾而追吗?”质疑的自然是李景遂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