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十八章 谁去?打谁?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纷附和。

    “嗯!”柴荣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

    “难为因为晋阳城坚,就要放弃这样的大好机会吗?”有人迅速诘问道。

    石守信辩解道:“非也!我军现在粮草不足,而晋阳之战旷日持久,难以为继,只怕得不偿失。”

    ……

    一时间武将分为两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柴荣依旧面色如水,轻轻说道:“雁翎将军有何意见?”

    双方武将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信服林旭,都抱着一种心态,且看林将军如何分说。

    林旭出列道:“官家,臣赞同石将军的意见,暂时放弃晋阳,出兵萧关。”

    众武将一阵唏嘘,柴荣问道:“为何?”

    “正如石将军所说,晋阳城高大坚实,想要攻陷,非一日之功,我军的粮草压力很大。还有一点,北汉身后有个契丹,虽然杨衮退兵了,但是如果我们全军深入,契丹怎肯轻易放弃这个难得的缓冲地带,若是契丹再次出兵,我们的压力将会很大,所以继续对北汉用兵得不偿失。”

    这一点,不仅仅是理论的推断,更是历史事实所证明的。历史上的北汉是五代十国中存在时间最长久的国家,一直到北宋太宗年间才得以平定。无论是后周与北宋都多次进攻,意图收复北汉,兵围晋阳城也不是一回两回。但是北汉凭借一座坚城加上契丹的援助,一直苦苦支撑多年,所以现在想要破城是不可能的。

    林旭续道:“诸位都觉得府州折家进犯萧关一事不足为虑,但在下不以为然。府州乃是我大周臣子,公然做反,必须加以严惩,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正是这个道理。否则各地藩镇纷纷效仿,大周天如何安定?”

    “诸位想过没有,府州为何在这个时候进犯萧关?一个很合理的解释就是为北汉解围。若是我们继续兵逼晋阳,麟府二州必然在外侧应,若是我们出兵平叛,打击府州,北汉无力援助,更容易获胜。不仅给西北各个藩镇以震慑,还能剪除北汉羽翼,为来日进攻北汉创造有利条件。”

    一番论断,众人心服口服。柴荣更是明明白白,当日定难五州阴谋策划汴京与滁州挑拨离间之举,林旭禀报了郭威,作为继任者,柴荣自然更明白。林旭口口声声所说府州折家如何如何,其实更有可能是定难五州李氏父子。对于这只有危险的狐狸必须小心为上,此事只有他二人知晓,可谓心照不宣。

    “众卿的意思呢?”柴荣站在御座上高声朗声问道。

    一众武将听了林旭的叙述后,有所明白。林旭在素有智谋的威望也给人很大信心。加上之前汴京御驾亲征和高平战前狭路相逢两次决议中,林将军前瞻性的建议,众人纷纷点头。当然不乏某些善于察言观色之人已经从龙颜之中看出几分,一时间附和之声不绝于耳。

    柴荣轻轻一笑:“如此说来,此时就这么定了。府州平叛的人选诸位可有提议。”

    “官家,臣请缨前往。”柴荣话音一落,石守信就抢着回答,看来她对这差事很是看重。

    本来有人正准备提议林旭,见石守信主动,林旭又尚未表态,只好暂时沉默不语。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平原侯张永德,只听他出列奏道:“石将军年轻有为,此次平叛表现不俗,臣以为可以担当此任。”

    林旭总觉得醉不归一事连累杨光义,刘守忠一事后,石守信兄弟表面上对自己客客气气,实际却又了芥蒂。尤其是心思更深的石守信和刘守忠,毕竟当初算是“受人恩惠”,也该知恩图报缓和一下关系。于是出列道:“官家,臣也认为石将军非常合适。”

    赵匡胤被也有自荐之意,无奈石守信抢先一步,此时听林旭这么说,也跟着附和。

    “哦?既然诸位都属于石将军,那好!石守信听着旨。令你领军两万渡河讨伐府州折家。”

    石守信朗声道:“是,臣定当全力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一场关于谁去打谁的争论总算有个结果。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