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御驾亲征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官家,北汉前番刚刚遭遇晋州之败,刘崇怕是不敢轻易南下。末将认为,北汉只是小规模的试探进攻,不虞担心。”一名武将如是说道。数月之前,背后曾有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被周军在晋州打的落花流水。

    柴荣说道:“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刘崇有了契丹支持,气焰嚣张。趁我国大丧之际南下来攻,视我年轻,缺乏治国经验,意欲吞并整个大周,朕不能不亲征。”

    “话虽如此,可目前我朝形势如此,官家确实不宜亲征。应该稳固坚守才是,为帝王者不可轻易冒险。”宰相冯道的反对,立刻引起一大批人的附和。

    重臣率先,众臣反对,柴荣面色沉郁,说道:“昔日唐太宗也曾多次御驾亲征,方建立盛世大唐,朕为何就不能?”

    “敢问官家及的上唐太宗吗?”宰相冯道不以为然,让柴荣很是窝火。毕竟他刚上台,元老级重臣倚老卖老,让他很是无奈……“你……”

    “官家恕罪,臣也是为官家和大周着想,太祖皇帝创下这份基业不容易……”三言两语间搬出了先皇郭威,柴荣还能说什么呢?郁闷之计,举目四望,正好看见默然不语的林旭,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林旭何在?”

    听到皇帝呼唤,林旭赶忙起身出列答道:“臣在!”

    “林爱卿勇冠三军,太祖皇帝敕封为雁翎将军,常听父皇说起林爱卿足智多谋,军远见卓识,不知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拿死人说事,动不动扣上大帽子,这是谁都会。

    众大臣心中不禁好笑,官家这不是自说自话吗?林旭是谁?柴官家的连襟兄弟,心腹之臣,林旭的话不就是他自己的嘛。很多大臣心道:看来官家是铁了心要御驾亲征,一会可不能表错了态度。一些比较理智的大臣则是想听听林旭之言,这位年轻的将军在军事的见识他们还是很佩服的,毕竟河中与汴京的战绩摆在那里,谁也抹杀不掉。

    林旭一直默不作声地听着群臣与皇帝的争论,看的出来,柴荣御驾亲征的情绪高涨。这事做主的还是皇帝自己,既然如此就随他心意喽!当然他并非曲意迎奉之徒,这样想是有理由的。

    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位年轻皇帝的远大抱负,从他自比汉武唐宗就看的出来。当然这些都是其次,目前最重要的是稳定统治,

    就像大臣所说,新君即位,人心确实不稳,因此就不能御驾亲征吗?柴荣并不这样认为,相反他正是想通过亲征抓紧权力,提高自身威望,巩固帝位。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时候,取得一场属于自己的胜利,对柴荣具有非凡的意义。成功早就英雄,即便是冒险他也会尝试。有理由相信,很多臣子都注意到此节,但因为自身利益、或是太多的束缚、或是不同角度的不同思维方式,以至于无人支持皇帝的想法。

    这些理由只能摆在心里,柴荣不能说出来,林旭也不能说,更不敢说。皇帝垂询,就必须得有个说法,林旭沉吟片刻说道:“臣支持官家御驾亲征!”意料之中的答案,柴荣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有固执的大臣问道:“林将军的理由何在?”

    林旭朗声道:“如今北汉与契丹联合来犯,淮河两岸,南唐蠢蠢欲动,西北诸藩的臣属关系也名存实亡,大周形式危急。这时候正需要一个英雄站出来,振奋军民信心,抵御外辱,提升国力威望,这个人非官家莫属。如此一来,我大周必然兴旺繁荣,将来定能一统天下,否则蚕食日久,必有灭国覆亡之祸。”

    其实也就是一番有用的废话,大帽子扣的老高。合了柴荣的心意不说,也让臣子们不好反驳,灭国覆亡之祸这等罪责,谁能担当的起?

    “林将军之言确实振聋发聩,可是此战有几分胜算?官家的安危又如何保证?”冯宰相问道,这位宰相也是处处为周朝着想,只是老成持重有些过头了,忠心倒是不在话下。

    林旭答道:“适才说道,我大周将领人才济济,御驾亲征更会激励三军士气,胜算只会增不会减。至于官家的安危,林旭不才,愿亲自护卫驾前。”

    林将军之勇如雷贯耳,数次护驾有功,众人也都清楚。话说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好反驳的呢?

    林旭自己事自己知,柴荣前期的征战与统治十分顺利,个人安危更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才敢“夸下海口”。当然他坚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只要没什么大意外,保护柴荣周全还是没有问题的。

    赵匡胤、石守信,潘美,曹彬等武将纷纷出列赞成,当然最出乎意料的还是驸马张永德,如今的禁军高官。不知他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什么样的动机?这个时候林旭不会深究,柴荣也不远深究。因为就此拍板决定——御驾亲征。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