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之潜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新生(下)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这个人,从来都不想出头露面,可是,一不小心,竟成了新闻人物。.既来之则安之,我从来没有隐瞒过自己的政治观点。不妨借此机会,既澄清事实,又可以让人们多了解一些有关“安乐死”方面的知识。我沉着应战、脑海中理顺思绪后,大声地说:“对于各位记者提出的问题,我不想一一解答,也许,这事本身就是一场误会。我只想谈谈对‘安乐死’的看法。‘安乐死’就是无痛苦死亡。也就是说,对身患绝症的患者,在垂危时,由于精神和躯体处于极端痛苦之中,在病人和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的方法,促使病人迅速在无痛苦状态中提前结束生命。这种做法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有法可依。范和平是位高级干部,他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在他身患绝症、濒临死亡时,提过‘安乐死’的要求。因为我国还没有立法,他家属也不同意,所以,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此事。当然,我们在办公室赞扬过他的真正的唯物主义精神。因为‘安乐死’的本质是死亡过程的文明化、科学化。当一个患者已经无望好转、濒临死亡、且遭受着**和精神上的极端苦痛时,依靠高科技手段勉强延长生命,并不是生命的美好。而是求生不成、求死不成的煎熬。与其让精神和**经历惨不忍睹的折磨,不如主动结束生命,选择有尊严的死亡。因此,‘安乐死’是帮助病人解决垂危之苦;意在使病人‘安乐’;不是使病人死亡。因为死亡已经注定,并且即将降临。病人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安乐死’,所以它没有侵犯病人的生命权,恰恰相反,是保护了病人自己选择生命的权利。由此可见,医生实施‘安乐死’的过程,是符合医生的职业道德的、是人道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质量。那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思想已经不被大家所赞赏,很多人认为,温柔的加速痛苦的死亡过程,要比那种靠人工方式来维持和延长的虚假生命,更符合现代人的道德观念、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把选择‘安乐死’的人,这种主动结束痛苦、坦然面对死亡的表现,视为勇敢无畏的行为。那么,通过合法手续,为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医生,则是帮助病人实现自己的临终选择,也是符合医生的职业道德的,与谋杀是牛头不对马嘴。所以,我国对‘安乐死’的立法,已经迫在眉睫。因为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的一种体现,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公正、合理使用;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有位记者问:“你今后是否会致力于‘安乐死’的推行工作?”我明确回答:“我是医生,我永远致力于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另一位记者问:“依你看,‘安乐死’在我国会很快就立法吗?”我说:“伟大领袖**曾经这样教导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此时我看到尹院长出现在记者后面,便趁机脱身,我说:“对不起各位,我们院长来接我了,我得回去上班。”院长说:“谢谢各位,我们回医院有要事处理,采访到此结束。你们能给我们的医生、我们医院一个公正的报道,我就心满意足了。”有人回答:“我们是真理的使者,不会辜负你的期望!”院长满意地点点头,说:“谢谢你们!”护着我上了他来时乘的那辆出租车,离开了现场。

    在路上,尹院长说:“先跟我去院部办公室,书记要找你谈话。”我点头表示同意。史书记见到我就说:“这几天辛苦你了。”见到领导就像见到了亲人,又听到了这样的问候,真觉得有一肚子冤屈要诉说:“这几天根本没有做事,不辛苦,就是心里苦。”书记说:“这就是你一回来我就要找你谈话的原因。你必须正确对待这件事,虽然事情的是非曲直已经查清楚了,确实与我们医院、与你个人都没有关系。但是,考虑到范和平的身份,以及他子女的地位,此事影响不能扩大化、处理不宜公开化。范局长讲了,这事是他姐姐个人所谓,他们其他的人都不知道,他代表全家向你陪礼道歉。我想,一切恢复正常就表明没有什么事了,这一点你能理解吗?”我点点头。大文学书记接着说:“还有一件事也必须对你讲清楚,党组织对你各方面的考察,已经决定把你作为‘七一’前发展的对象。可是,给这事闹的,毕竟大家都看到你被法院带走了;医院内部也众说纷纭。经过慎重研究,一致认为严格要求对你的成长有好处,决定延长你的考察期,把你放在党外,比在党内起的作用更大。希望你能经受住考验。”话已至此,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说:“史书记放心,我相信党组织,也相信我自己能经受住任何考验。”书记连声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改革开放后,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都大大加快,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七一”前夕,我终于有资格站在党旗前面举手宣誓了。当夜我激动不安、毫无睡意,无人知晓我内心所经历的风暴。虽然这一天迟到了二十多年,毕竟是到了;虽然我从思想上早就入党,毕竟从今天起,我才从组织上入党,才开始计算党龄。旭斌!我没有辜负你的期望,我感谢你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如果我们当时能有现在的政治氛围该有多好!如果我们当时的通讯能有现在这么方便该有多好!可是,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没有如果,只有遗憾!风和日丽万千情,我俩仍是梦中人。

    八十年代初,我们住进了现代化的两室一厅,并且实现了家庭的电气化。记得即将调离立新医院时,工会出钱向一个海员买了台旧的黑白电视机,引来全集镇的人,自己职工和孩子都看不到了。妇产科史医生说:“这样受罪,不如自己买一台在家里看!”我惊讶地问:“你刚才说什么?”“我说不如化几百元钱买一台,在自己家里看多好呀!”我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想都不敢想,摇着头连声说:“我买不起!我买不起!”如今从不敢想,到黑白电视不愿看,要看彩色电视,只有几个年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大步,足以证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利国福民的万全之策。

    儿子还在上小学,虽然是掌上明珠,我要求严格,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凭他的聪明脑袋瓜就能掌握百分之八十知识,再认真完成作业,成绩肯定能在一般以上,我并不看重考卷上多一分,少一分,而是要求他灵活掌握知识;我对他注重的是道德品质教育,我的观点是先成人,才能成才,革命传统教育和艰苦奋斗的教育不敢懈怠。有一次,他放学回来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