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面战争之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 汝可敢与我赴死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管子城上,众人听了叛军的喊话,无不为之色变。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兄长,刘虞老匹夫可恶至极,竟然真的见死不救!我真想一刀剁了老贼。”     公孙越双目赤红,一拳重重砸在城墙上。     关靖在旁叹了口气,悲戚的说道:“没想到刘伯安真的因私废公,而那刘嘉又和我等前有龌龃,想来也不会真心来救了。”     公孙瓒刷的拔出长剑,怒目而瞪两人,大声喝道:“尔等不得妄言,这明明是叛贼的诡计,想要乱我军心而已!”     他转身面对城上将士,大声喊道:“众人听到没有,刘使君已经发援军而来,贼人慌了心神,这才以诡计妄图折我士气,众人切不可上当,随我坚守城郭,我料定援军不日必至,那时就是叛贼们的死期!”     城上军士闻言,心中稍定,士气也稳了下来。     公孙瓒带着心腹诸人回到城下议事厅,摘下头盔,一把掷在地上,口中大骂:“匹夫!恶贼!”     众人面面相觑,“兄长,你在骂谁?”     公孙瓒恨恨的说道:“刘虞老贼,刘嘉匹夫。”     说完,他没理会众人的不解,继续说道:“援军指望不上了,士起,现在城中还有多少粮草?”     关靖苦着脸说道:“最多还能支撑三日!”     公孙瓒点点头,沉思片刻,面容抽搐几下,显然痛心之极,然后沉声说道:“断粮之后,叫人杀马!”     “兄长不可啊!失了战马,我等如何还能突围?不如趁现在还有些气力,今夜冲杀出去算了。”     公孙越听到要杀马,不由急忙上前谏道。     “一派胡言!如今我等被围两月,士卒身心俱疲,城外叛军十倍于我,又遍设壕沟鹿砦,此时出城岂不是白白送死?”公孙瓒大声呵斥道。     公孙越不敢顶嘴,兀自不服的嘟囔道:“那也比围在城里活活饿死的强。”     公孙瓒瞪了他一眼,缓缓说道:“我等难捱,叛军的日子也不好受,他们自石门败后,被我一路追杀,也是军士疲惫,士气不振,这两月来,叛军攻城十余次,战力一次弱于一次,我料想他们也快撑不住了。再说乌桓各部人马数万,集结于此,人吃马嚼,日耗粮草辎重极多,他们又能维持多久呢?所以,我们就要和叛军比拼耐力,看谁先倒下!”     此时正值隆冬,北地的夜晚格外寒冷,尽管此时帐中生着两个熊熊燃烧着的火盆,刘嘉还是觉得冷气从脚腕,从脖颈处,不断的钻了进来,他不由裹了裹身上的羊毛大氅。(     “已经是第七天了,恐怕所有人都等的不耐烦了!”     “启禀公子,他来了。”     六子掀开帐门,快步走进来禀告。     “叫他进来!”     不多时,一位年轻军官,身披鱼鳞细铠大步跨入帐中,     “骑都尉鲜于银,拜见校尉大人!”     刘嘉抬手示意让六子退下,然后没有说话,坐在那里不知道想些什么。     鲜于银稍微等了一下,然后才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校尉这么晚了叫人招末将来,有何吩咐?”     刘嘉闻言抬头看他,微微一笑,“我来问你,那日诸将前来帐中劝谏,神色俱是不忿,唯有你一脸平静,这是为何啊?”     鲜于银听后神色不改,一脸平静的说道:“在下出征前对校尉多有了解,深深佩服校尉的胆识和智谋,深知校尉绝不是胆怯畏战之人,近日此番举动,必有深意,是以并无猜疑之心。”     刘嘉听后暗叹,不愧是三国榜上有名之人,于寻常人相比,却有不凡之处。     那日众人前来大帐劝谏,唯有此人与众不同,刘嘉暗暗记下,事后派六子一查,得知此人名叫鲜于银,官居骑都尉,统领五百骑兵,带兵治军,颇有成绩。     刘嘉当时就是一惊,因为鲜于银这个名字,他脑子里确实有些印象。     刘嘉深知自己若要成事,人才乃第一稀缺资源,重中之重。是以他为了方便记忆,将三国人物划分为五等。     第一等主要是曹操,刘备,孙权等成大业之人和诸葛亮,赵云等超一流的文臣武将。这些人可谓人中龙凤,得一人胜过十万雄兵,因此一旦遇到,拼死也要收为己用。这些人因为人数稀缺,能力超凡,因此被刘嘉冠以“五星”,最为重视。     第二等就是魏蜀吴及各路诸侯手下的一流谋士战将,如曹操之程昱刘晔,刘备之魏延正,孙权之程普黄盖,袁绍之颜良文丑。这些人虽然能力比起第一等略逊几分,但也各有过人之处,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能臣,而且他们人数比起第一等多了许多,招募的机会更大,因此被刘嘉评为“四星”,一旦遇到,绝不放过。     第三等人数最多,他们能力远不如前两等,但也各有过人之处,如射夏侯之曹性,抗大刀之周仓,这些人也都在史书上留下事迹。因此被刘嘉评为“三星”,如若遇见,尽力招揽。     第四等就是鲜于银这般人物,史书和《演义》上都没什么事迹记载,但说起姓名,刘嘉却有些印象,知道此人曾在三国乱世中亮相,因此也算是同代人的佼佼者,刘嘉把他们列为“二星”,能收则收。     第五等,也就是最末一等,就是刘嘉先前根本没听说过的那些人,比如,孙瑾,王伯,汤铁腿和六子等人。这些人或是因为机遇不好,或是因为事迹不彰,总之没能青史留名。所以被刘嘉列为“一星”,择其贤者而收之。     以上划分,或有些不是十分准确,毕竟许多英雄人物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埋没于草莽中,比如幽州长史孙瑾,灵寿县令霍平,其才能未必比前四等的人物差,但因缘际遇,籍籍无名,不能被后人记住。     还有汤铁腿和六子等人,随着刘嘉的到来,他们的命运也必然有所改变,刘嘉和他们同生共死,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觉得他二人虽然比不过四星五星之才,但其才具不下三星之人……     当然前面四等人物,既然在三国乱世中脱颖而出,不管是因为机遇,还是因为才能,总之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傲立同侪,刘嘉不免更倾向于招揽他们。     比如眼前的鲜于银,他只记得此人在刘虞死后,起兵为其报仇,大战公孙瓒,后来归于曹操,至于后面的事就一概不知了。     但这么个二星之才,今日的表现就让刘嘉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刘嘉站起身来,撩开紧紧裹着的大氅,来到鲜于银身边,紧盯着他说道:“张纯张举皆是幽州豪族出身,叛军耳目细作遍布北地,刘使君要救公孙瓒,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