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五章 遗忘意味着背叛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国远征军,不熟悉二战历史的人,对这个称呼或许会非常陌生,尤其是在当前的宣传大环境之下,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自然都是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国境之外,也曾有这样的一支部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之下,给予了日寇沉重的打击。

    宋铮在开始动笔抄这部电视剧剧本之前,曾专门找了很多关于当年远征军的资料,对期间发生的几次著名战斗,更专门做了一番研究,他发现,远征军所经历的每一场战斗,其惨烈程度,甚至比国内犹有过之。

    远征军成立于1941年,当时二战已经进入到了最为激烈的时期,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英国希望借助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

    同时,在中国方面,为了要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当时也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

    因此,自1940年起,英国首先开放封锁已久的滇缅路,接着酝酿中英军事同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陷于欧洲战场无力他顾,对于英国的战略方针而言,在远东地区首要之务就是保卫输出最多资源的殖民地印度,并将其余殖民地视为保卫印度的战略纵深。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缅甸等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钳制线,如果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作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

    为此,1941年,英国邀请中**事考察团赴缅甸、印度、马来亚考察,几经协商,在同年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中国远征军就是根据中英军事同盟而组织的。

    当时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的西.藏和云南接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日本进攻缅甸,对于其自身来说也有着很多意义,比如孤立中国,以及作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1942年日本用于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有6万人,大大超过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

    1942年初,日本侵占马来西亚后,开始入侵缅甸,很快就攻克了缅甸东部重镇,随后兵分两路继续前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进而进攻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

    此时,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集合了当时精锐力量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

    然而,1942年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队入缅参战,中国远征军随即开赴缅甸战场。

    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即便如此,中国远征军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

    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入缅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日本可以直接威胁印度,也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的空中航线。

    但是,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英军撤退,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并消耗日军部分力量,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从而赢得时间,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以西,最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

    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做战,可谓战功赫赫,击毙击伤日军约45000人,但同时也遭受了惨痛的伤亡,共计5万余人。

    此后,鉴于缅甸的重要性,远征军积极酝酿反攻缅甸,1943年,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远征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和铺设输油管。

    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1944年,远征军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

    此后,远征军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于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戌,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此役历时一年半,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也付出了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

    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牵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中**队入缅算起,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