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五章 散散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出来,立刻就跟被按了电门一样,拍着巴掌,大声叫好。

    范兵兵直接惊了,愣了好半晌,问道:“你认识啊?”

    宋铮想要否认,可是这会儿再否认,谁还相信啊,只能解释道:“我以前在别的地方看过他使活。”

    范兵兵斜了宋铮一眼,明显不信,不过,貌似也无所谓,反正谁上来,她都没兴趣,还不如桌子上那盘瓜子儿吸引她。

    咔嚓咔嚓!

    宋铮可是好长时间都没听这两位说相声了,特别是那位上了年纪的,对范兵兵制造出来的噪音,感觉特心烦:“好好听相声。”

    范兵兵往台上瞄了瞄,一个跟猪头肉似的,一个戴着小眼镜,歪着个肩膀,撇了撇嘴,道:“有什么好听的!”

    “来的人不少,我很欣慰啊!”那胖子调低话筒,说了句开场,眼睛看向了宋铮这里,“刚一上台,就听见有朋友叫好,我这还没说呢,您就吃出好来了!您是真捧!”

    宋铮笑了,熟门熟路的抱了下拳,台上的胖子也抱拳还礼,然后接着开说:“这位大伙都熟悉,张闻顺张先生,有认识我的,有不认识我的,学生叫郭德刚,相声界一个小字辈,给我的衣食父母们鞠躬了!”

    广德楼!

    郭德刚!

    燕京相声大会,也就是日后的德云社!

    宋铮上辈子刚到燕京的时候,一开始是跟着朋友去听,那个时候的德云社已经开始火了,宋铮几乎是天天去,到最后,连演员们都认识他了,票都不用买,德云社在燕京的几个地方,随便进没人拦,还和郭班主一起喝过酒,甚至曾半开玩笑的拜过张闻顺先生为师,只不过,他是一天都没学过,但三节两寿,从来没忘过往老头儿家里送东西。

    重生过来之后,宋铮也想过去德云社最初的发祥地广德楼看看,但是一直没工夫,也想去看看张先生,可他重生的时候,张先生已经逝去了,要是再见着,他总觉得有点儿瘆的慌。

    宋铮正回忆着呢,郭班主已经在台上开始犯贫,这一场说的是《豆腐堂会》,郭班主的倒口相声说的很有味道,张先生稳稳的压住场,不时蹦出几句蔫了吧唧,又恰到好处的词儿,从容淡定,平凡中大见功夫。

    宋铮上辈子经常听相声,一直觉得张先生捧哏,要比抽烟喝酒烫头那位捧得更瓷实,于大妈那叫卖萌,老爷子是真功夫,真要实在台上亮本事,也只有这老爷子才能压得住郭班主。

    宋铮上辈子听张先生说过他们最难的时候什么样,台上俩人,台下就一个观众,演一天下来,连买窝头,咸菜的钱都不够。

    现在是2002年,还没有更名德云社的燕京相声大会早就不像头几年那么难了,演员从仨人扩充到了十几个,也从一天才挣十块钱到了可以给演员们开出工资了,在燕京城剧场茶楼这块领域,也小有名气,不过距离日后的辉煌还差得远呢。

    郭班主的风格还没到日后的程度,但也逐渐的形成了,虽然不够行云流水,但是基本功倒是扎实,也算得上自然顺畅。

    宋铮上辈子和郭德刚也就见过一两面,对这个人,算不上了解,大多都是从别人那儿听来的,也说不上好或坏,只能说太精,反正他是不太深交。

    与之相比,宋铮更欣赏的张先生,老爷子活儿最好,而且品性一流,在别的说相声的还在苦挨受穷的时候,老爷子早就做生意发财了,可是心中对相声的感情却从未放下过,和郭德刚搭伙,老爷子根本就没在乎过钱,初期的时候,几乎把全部的积蓄都垫了进去,就为了相声能好,只可惜去得早,没见证真正的辉煌。

    宋铮想着,招手叫过了服务生,问道:“你们这儿有花篮吗?”

    服务生明显一愣,貌似自打他来这儿,还从来没有人问过这个,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忙道:“有啊!有!”

    “多少钱一对!?”

    宋铮懂行,茶馆剧场卖花篮没有单个的,都是按对卖。

    服务生回答道:“有二十一对的,四十一对的,您看~~~~~”

    宋铮随口道:“四十的!”

    “您来几对?”

    宋铮笑了,道:“瞧见那台子了吗?横着一溜儿,你给我摆满了!”

    服务生被吓了一跳,道:“先生!这得~~~~~~少说也得八对才能摆得满!”

    宋铮直接掏出了四百块钱,递了过去:“来十对!”

    服务生见宋铮是动真格的,不是拿他逗闷子,忙接过钱,喜道:“好!您稍等,马上给您送上去。”

    范兵兵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不禁问道:“你疯了啊!?”

    范兵兵知道宋铮有钱,可就算是土豪,也不带这么糟蹋钱的,什么跟什么啊,就四百块钱,这时候,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啊!

    宋铮笑道:“你才疯了呢,我就是喜欢!”

    好吧!有钱难买乐意!

    反正花的又不是我的钱!

    范兵兵生着闷气,瓜子儿嗑得咔嚓咔嚓响。

    那边服务生已经把花篮给送了上去,十对太多,小台子根本摆不下,剩下的两对都摆在了台下。

    郭班主和张先生正巴拉巴拉的说着,见了都特惊讶,嘴上没停,眼神都不自觉的往花篮上飘。

    像茶馆剧场,一般都有卖花篮的,等于观众给演员的打赏,也有让返场再说一段儿的意思,回头花篮撤下去接着卖,不过这些年传统曲艺都不吃香,市场萎靡,别说打赏,燕京多少个老牌场子都亏黄了。

    说完了一段,郭班主和张先生都没走,看着摆的满满登登的花篮,不禁有点儿小激动,道:“谢谢这位朋友捧场,您太捧了,说句良心话,我们爷俩儿东跑西颠这么些年,还是头回收着这个,没别的,在这儿谢谢您!”

    郭班主说完,和张先生一起对着台下鞠躬。

    宋铮笑着挥了挥手,这也是规矩,台上演员道谢,台下花钱的主顾得也得表示一下。

    郭班主瞧见宋铮,笑了,道:“我瞧出来了,刚才喊好的那位,您真是太捧了!”

    郭班主说着,连连抱拳拱手,在旧社会,相声艺人都是走江湖的,不过这些老礼儿,现在知道的人可不多了。

    道完谢,郭班主又跟张先生说了个返场小段,再对宋铮表示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