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海外市场购买发行版权的时间有早有晚,这也使得“爆裂鼓手”的海外市场上映档期完全没有规律可言,断断续续地,电影的上映周期足足延续了一年时间,等次年颁奖季揭晓的时候,电影在海外市场也依旧没有完全下线。
“爆裂鼓手”在漫长时间里,在世界各地粉墨登场,持续不断地刷新自身纪录,因为上映阵线拉得太过漫长,而且数据叠加速度也相对缓慢,以至于媒体热度渐渐开始下降,最后再也没有媒体给予过多关注,恍惚之间似乎已经忘记了还有一部颁奖季作品依旧正在院线持续上映。
一直到2015年的九月初,“美国周刊”正式报道,“爆裂鼓手”的海外票房成功突破一亿五千万美元,这才重新唤醒了人们的记忆,感叹与赞美之词再次沸沸扬扬地喧闹起来,让这部电影再次进入了大众视线
去年年末这部作品着实引发了太多讨论,至今依旧历历在目;没有想到,海外观众也与他们有着相同的默契,果然,好电影总是能够引发共鸣,与文化、民族,阶级等等都没有直接关系,真正考验的还是一颗愿意拥抱艺术享受艺术的赤子之心。
这显然是一个意外惊喜!
“爆裂鼓手”的海外票房数据最终定格于一亿七千七百万美元,不仅一鼓作气突破了一亿门槛,而且还远远地超出了水准,虽然没有能够进一步取得突破两亿,却依旧值得大肆庆祝。
这部制作成本仅仅只有三百万美元的作品,曾经在构思阶段彻底无人问津,即使是达米恩-查泽雷专门制作了短片并且在圣丹斯赢得了赞誉来进行宣传,也依旧没有能够吸引到愿意投资的电影公司,这也迫使达米恩不得不在落日塔酒店之外守株待兔,然后他等到了蓝礼;而现在,电影却堂堂正正地在全球范围内席卷三亿六千五百万美元,强势地成为了2014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作品。
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壮举,再次证明了蓝礼独树一帜的艺术眼光;再加上“夜行者”的备受赞誉,西西弗斯影业轻而易举地吸引越来越多瞩目视线,不管安德烈是否玩票,但只要蓝礼坐镇这家公司,就意味着没有人可以小觑。
还记得“爆裂鼓手”在2015年一月第一周全面扩映的时候,新闻媒体是如何评价的吗
虽然丧心病狂,但只要是蓝礼,一切都顺理成章。
同样的话语,现在也适用于西西弗斯影业。
视线重新回到“爆裂鼓手”身上,北美一亿八千八百万,海外一亿七千七百万,全球声势轻松超过了去年的“醉乡民谣“,在普罗大众之间,收获了更多支持与喜爱,成功逃离“曲高和寡”的窠臼,全面进入大众视线。
这也成为了“爆裂鼓手”搅局颁奖季的最大筹码面对“美国狙击手”的票房爆发,毫不逊色;面对“模仿游戏”和“鸟人”的公关声势,不落下风;同样,面对“少年时代”的口碑狂潮;并驾齐驱……这似乎是一部没有缺点的颁奖季征战作品,从各个角度都可以找到切入口,索尼经典的公关筹码着实令人嫉妒。
更重要的是,“爆裂鼓手”拥有蓝礼。
然后,又到了花式称赞蓝礼的时刻,但这次,还有惊喜。
“你可以找到一千个憎恨蓝礼的理由,却无法反驳一个喜爱蓝礼的关键这位才华横溢的演员总是能够在大屏幕之上绽放万丈光芒。”
这是来自“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目光牢牢锁定在好莱坞当红宠儿的身上。
“‘爆裂鼓手’之中有这样一个画面
安德鲁平静地注视着镜头,从沉稳镇定到犀利尖锐,隐藏在瞳孔深处的光影折射出内心的蜕变和成长,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一个灵魂完成脱胎换骨变化的关键时刻,然后血腥残暴的气息就冰冷刺骨地传递出来,杀伐果决的凌厉无声地展示出了推翻权威、自立门户、重获新生的弑/父时刻,逐渐成为顶天立地的巨人,最后全部收敛起来,落在嘴角上扬起来,绽放出完美时刻的喜悦,狂热的情绪宣泄而出。
短短一个眼神之内的变化,真实而细腻、深刻而生动,层次分明地展现出了蜕变的过程,情绪的变化与人物的成长完美融合起来,为角色弧光完成了一个完美句点,真正地让每一位观众都与安德鲁站在了同样的位置。
这可以说是过度解读,但毋庸置疑的,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震撼,如同惊涛骇浪般将观众吞噬其中。
这是’爆裂鼓手’的最后一个画面,却也是让电影从佳作升华成为经典的时刻,故事的完整和情绪的饱满让整部作品充满了生命力。蓝礼-霍尔真正地诠释出了演技的极致,从物理到心理的双重震撼,将大屏幕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再次提醒观众
为什么电影艺术应该属于大屏幕!
只有大屏幕才能够真正地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包围在整部电影的氛围之中,如同吞噬一般,沉浸其中。
但显然,关于蓝礼-霍尔的赞扬与惊叹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迹,而我绝对不是其中最专业的那一位影评人,他也不需要我的欢呼来继续添砖加瓦;今天,我更加倾向于冷静下来,谈谈屏幕之外的那个蓝礼-霍尔
这位被堂吉诃德们亲切地呼唤为’蓝礼少爷’的演员,到底是如何征服粉丝的?”
凭借着“爱疯了”登顶奥斯卡之后,关于蓝礼的文章、报道、采访、传闻就不绝于耳,作为当今全球电影产业第一人,永远都不会缺少聚焦在他身上的视线,各大媒体也翻来覆去地持续挖掘出不同角度和层次,试图寻找到这位巅峰人物不为人知的秘密一面——绝对不是狗仔手段。
犹记得前年,“纽约时报”撰写了一篇题为“作为蓝礼-霍尔是一种什么感受”的专访,以不同视角展现出了蓝礼生活化的侧面,至今依旧是无数堂吉诃德们珍藏爱惜的文章,那个踩着滑板、衬衫飘飘的少年形象成功烙印在了粉丝心中,暂时还没有能够找出超越如此巅峰的专题报道。
如何在赞誉狂潮、老生常谈的话题之中挖掘出新意,这也是每一位记者、每一家媒体冥思苦想的课题,现在“美国周刊”就成功寻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从“活埋”登陆多伦多就开始瞩目蓝礼的资深业内记者盖文-亨特执笔撰写了这篇文章。
盖文-亨特,这是一个许久许久都没有出现的名字,甚至被许多人遗忘的名字。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