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失陷之后,大部分文官对前往前线的差事都是避之不及,有一位却是自请去前线劳军。
这位御史就是推荐孙承宗当兵部尚书的那位亲东林的湖广道御史方震孺,在辽沈失陷的消息传来之后,方御史就感到极为忧虑,天天和人大谈辽事,每天都会上疏建言,在朱皇帝面前刷了很多次的脸。
朱皇帝给他的任务还是挺重的,首先要帮助巡抚安置溃兵,转送右屯卫的粮食,调查辽沈失陷的原因和具体的经过,为处置后事做准备,顺带和前方通个气。溃兵虽说没什么战斗力,但终归是可以当劳动力用,修筑城防。
另一时空,除开右屯卫的粮食之外,这些事大多也是方御史去干的,现在只不过是提前了一些日子。
方御史去辽东办差前,朱皇帝也例行地召见了他。
场面话说哈之后,朱皇帝开门见山地说道:“卿此去辽东,当首重协助巡抚安置好溃兵,监督好各运粮官吏,协助新任参政高邦佐转运广宁右屯卫之粮,监督巡抚等各员修筑城防备战之事。朕会依卿所奏,发帑金二十万两,你此去好生安抚军士。朕听锦衣卫上报,辽东总兵李光荣,怯懦不敢战,截断河桥阻断溃兵归路。朕恐生祸端。卿此去,要好好查一查此人。若是属实,与巡抚商量后火速回报。”
“臣领命。”方御史闻言后,不由有些欣慰,不信任锦衣卫的报告,还派了他这么个正人君子去查实,这说明天子很英明啊。
这位方御史不知道的是,皇帝根本不是什么不信任锦衣卫,这消息就不是锦衣卫告诉皇帝的。
“川浙兵战陨者众多,卿也需要尽快调查石柱等土司兵马功过,以便朕论功封赏抚恤。西南不稳,朝廷欲安抚好各土司,以安将士之心。”
听完皇帝吩咐的一堆事情之后,方御史又提了一堆意见,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这一位御史,责任心是很强的,这些日子来每天都是至少三个上疏,天天在提辽事,只不过人终归是没干过实事的清流,提的意见就没有几个是靠谱的。朱皇帝觉得,让他去做监督工作,总不至于也干不好。
辽东兵力肯定是不足的,兵部很快拿出了一个募兵援辽的方案。
对兵部提出来的募兵方案,朱皇帝扫了眼就直接给打回去了。兵部那帮官僚只提了要钱要粮派人和在哪里募兵,对招募什么样的人当兵,安家银子给多少,怎么保证发到士兵手上,新募的军队一路援辽的补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是提都不提。这样的提案朱皇帝才不会批准,他又不是正版的天启那种好糊弄的少年。
吃空饷朱皇帝可以暂时忍了,他暂时也拿眼下大明官场的各种不良风气没什么办法,然而这些官员大多都是招募些市井无赖流氓地痞交差了事,这他就没法忍了。
这类流氓无产者可以说是眼下的几种兵源里最差的,现在的大明对基层的管控能力实在是太过拙计,人一跑了就根本找不着了,根本不可能像对社会控制能力比较强的近代国家那样严惩逃兵,由于严重的贪腐,大明军队里的伙食待遇也极差,根本留不住人,根本没有近代英国那样荤素不忌地什么人都往军队里划拉的条件。
朱皇帝翻阅过大量资料已经告诉他了,大明官员募兵时招收的这样一群流氓无产者大多都是拿了安家银子在路上就跑了,近的例子就有萨尔浒后,辽东出身的文官刘国缙在辽东搞的以辽人守辽土的募兵,拿了安家银子就跑了一堆不说,辽地那群智障官僚居然派这种新募兵去前线最危险的堡垒,结果剩下那点也跑光了,二十万两银子白白打了水漂。这帮人就算没跑的也多是不服从军令管束的。
眼下的大明,驻军的补给都未必充足,客军的待遇可想而知,连吃饱饭都难的话,跋涉上千里路援辽这些人还不找着机会就逃才怪了。钱被漂没了一部分朱皇帝能忍,毕竟在当下这么个坑爹的环境里,他不能忍也得暂时忍下,但是一分钱用处都看不到,这可没法忍。
对于调集各地兵马的方案,有提调动川兵和西南土司的,朱皇帝看到后都是直接否决。至于调动其他边镇兵马的建议,朱皇帝稍微犹豫了会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他是知道各地都空虚得很,然而眼下的大明,除了拆东墙补西墙又能有个什么其他的办法。反正,另一时空的大明朝也这么干了,除了西南出了大问题其余地方还好,最多被蒙古鞑子入关杀了点人抢了点东西。
对九边其他地方的百姓,朱皇帝也只能说声对不起。大明朝现在这副德行实在不是一天两天内就能扭转的,何况就是张居正时代蒙古人也是时常入关抢劫,再说蒙古鞑子和大明打交道了这么些年之后,也学得理智了许多,他们现在对杀人其实不大感兴趣,多数时候大明和蒙古人相处得其实还好,特别是在土默特部那边,明军帮蒙古人放牧、蒙古部落帮明军看守边墙这样和谐的场面其实是经常出现的。好吧,这倒不是蒙古人爱好和平,只不过是蒙古无雄主,战斗力也不比弱渣明军高多少,大打出手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而已。要是现在俺答汗和土蛮汗这类死了还没多少年的大佬还在,蒙古人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否定了兵部那群蠢货拿出来的初步募兵方案后,朱皇帝只得再次来了次廷议,把自己的顾虑都摊开来和大臣们说了,希望搞出一套稍微靠谱点的募兵方案来。
第二次的廷议,谈的问题是银子分配,这过程自然少不了争吵,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还是拿出了一套比之前强一点的方案来。
招募良家子成了硬性规定,而沿途的补给问题,官僚们一开始是直接推给了地方,不过在朱皇帝的强烈要求下,户部不得不拿出了一笔钱补给地方,至于安家费这些官僚拿出了以前的惯例敷衍过去。
在朱皇帝的强烈要求下,另一时空把募兵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傅宗龙等人获得了更大的权限和资源,干得不好的那些,通通被他直接地否决。
以大明官僚体系的执行力,换上一批人定一些规矩,也只是能稍微强一点,完全落实根本不可能。对此他倒是不会觉得着急,其实对广宁军他本来也没什么期待,他的要求也无非是要他们凭坚城用大炮,死守不出,只派少量精锐骑兵对周围地区实施骚扰。即使真守不住,也不过是损害他的个人名声,多葬送一些人的性命,真讲起来其实也无关大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