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的强悍,他身边的教匪必是之前孟祥所率的乌合之众不能比的。倘若他也裹挟数万教匪而来,己方这八九千兵马未必能扛得住。勉力拖延或许还能应付数日,只要郭旭派兵前来,两军东西夹击,倒也是彻底剿灭青教教匪的一个机会。可怕就怕在倘若郭旭倘若另有心机,那事情便变得让人担忧起来了。
林觉早已不是单纯的人,他想问题早已艰深复杂,不再以善意度人。特别是这一世经历了许多事之后,林觉更是轻易不肯从好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目前的情形,恰恰是最需要谨慎的。
倘若郭旭和郭冕没有利益之争,没有对未来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的觊觎和争夺的话,林觉或许不会多想。但现在,林觉不能不多考虑一步。郭旭既然已经在平叛之事上落于下风,他会不会做出一些不寻常的举动来。林觉不敢想的太多,却又不能不想。人性之恶是永远没有底线,更遑论是在关乎至高利益的争夺之中,会有很多你完全意想不到的阴暗之事发生。倘若预料不到这一点,将来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见林觉皱眉沉吟不语,神情甚是严肃的样子,郭昆心中隐隐的觉察到了一丝不安。现在的郭昆对于林觉的观感可早已和之前大大的不同,他已经完全明白自己和林觉之间的差距,对于林觉的每一个意见,他都不会再蔑视和忽略了。名义上是林觉抱自己的大腿,但实际上自己却要紧紧的抱住妹夫这根大腿了。
“林觉,你在想什么?莫非觉得有何不妥?咱们北路平叛兵马占先,即便郭旭破了应天府,那也在我们之后,我们还是首功,不用担心。”郭昆低声道。
林觉苦笑不得的看着郭昆,他忽然明白为何大周朝会到今日的地步了。郭氏子孙没有将国家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而是将自己的私利摆在首位。没有为应天府的收复而欢喜,反而权衡着得失利弊。甚至以己度人,认为自己也是那么想的,这可太可笑了。倘若郭氏子孙心里都是这种不顾大局只为一己之私的想法,那么自己的担心便不是多余,郭旭没有追击海东青怕也是另有目的。
“大舅哥,争功的前提是平叛成功,否则哪来功劳可争?淮王攻下应天府乃是大事,此战得手,大势已定。我们都应该高兴才是。这意味着平叛大局已定,教匪的末日要到了。大舅哥,行事还要看大局的。”林觉淡淡道。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