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新创业半导体的pc内存条还未正式的生产和上市,但是已经震动内存市场。
5月5日,pc市场8mb内存条从100美元以上的天价暴跌20美元至80美元每根。5月6日,又跌至75美元每根。
全世界的pc用户,都是乐见其成,喜闻降价!
之后,内存厂商纷纷放出话,认为新创业半导体的pc内存仅仅是停留于计划,不会很快进入市场,但是到5月15日,8mb内存条跌破70美元。
其后,三星、镁光等等内存厂商,陆续宣布降低内存条的出厂价,pc电脑的8mb内存条出厂价降至60美元。至于市场零售价,则是反弹至75美元。
原本,包括三星在内的内存芯片厂商认为,新创业半导体公司即使要生产pc平台的内存条,至少要3~6个月,才能看到新创业半导体的pc版的内存条销售,量产的话则有可能到明年。
但5月17日,新创业半导体发布新闻,试产edo内存条。edo内存条,在91年~95年之间,广泛应用于386、486和奔腾电脑,容量从4mb~16mb不等,比前一代的fpmdram内存条容量要大一些。
目前,pc市场edo内存,算是主流的内存。
这条新闻发布之后,pc市场的8mb内存条跌破60美元!4mb容量的内存条,市场价更是已经跌至20美元!
随后,新创业半导体公司宣布,在全世界免费赠送1000条8mb容量的edo内存条,征集用户的评测意见。用户如果将评测建议通过雅虎网站的相关板块发布,更是可以获得1000美元的稿费。
总计3万多用户,抽取1000个幸运用户。中奖率三十选一,应该算是比较高的。
这些内存条,通过国际快递空运,陆续的送到用户手中。
之后,雅虎网站上,迅速的出现了一堆的评测文章,不同语言版的评测文章,不断的给新创业半导体唱赞歌。
“……虽然,我仅是出于好奇,申请了评测。拿到8mb内存条之后,发现跟我的486电脑里面的内存插槽是一样的。插好了内存条之后,开机顺畅,完美兼容,甚至,内存频率比原本的内存更高。之前的内存条频率只有66mhz,但是,我发现新创业半导体免费送的内存条频率高达100mhz,虽然,频率重要性不如容量,但是更高的频率也意味着速度更快,这一点很让人满意!”
“希望新创业半导体的内存早日上市,还未上市已经造成了内存厂商纷纷降价,已经很期待上市内存市场更多的优惠价格了。”
“羡慕盘古电脑能用更便宜更大容量的内存,但是没办法,我们国家规定了政府办公电脑,只能使用pc,而不允许用盘古。为了办公的需要,不得不捏着鼻子用pc。以至于,盘古8代都64mb的内存容量了,我的奔腾电脑,才8mb的内存容量,难以想象,这是同一代的产品!”
……
1994年5月26日。
林棋到新创业半导体公司,亲自过问,内存项目的进展。
“林总,我已经让员工加班,争取在6月份,第一条pc内存条的生产线,实现量产。7月份,pc内存就开始在线上销售铺货。”胡伟武表示道,“目前规划,把原本用于生产鲁班1代cpu芯片的生产线调整,用来生产内存芯片。1微米芯片工厂80%的芯片加工设备其实都是不需要更换,毕竟,相当多的设备是半导体行业通用的。所以,需要在设备方面的投入也不是很贵,大约需要300万~800万美元就可以将生产线改造完成。第一个生产线成本800万美元预算改造成本,是因为缺乏经验,后面多改造几条之后,300万美元以内就可以搞定。生产线调整,最大的难度在于需要员工能够快速适应新产品的生产。好在,我们工厂目前的员工规模超过3万,技术骨干员工员工超过5000人。抽调1000名精兵强将,改造第一条生产线,之后,就容易的多了。加工内存芯片颗粒阶段。最大的差异,可能是封装阶段,也就是内存条的插槽接口不一样而已。但对于我们这样大型工厂而言,一点困难都没有!7月份让产品铺货上市,这应该是没问题的。”
“好!内存产品而言,利润不重要,重要的狙击三星等等公司,扩大我们半导体行业的版图!”林棋说道。
“其实……pc内存,估算一下利润,应该非常赚钱!”胡伟武说道,“我们是把折旧差不多的生产线拿去改造生产。设备方面投入很低,而现在内存条的价格,甚至比盘古1代cpu的价格要划算。相当于是把低利润产品,转移到高利润产品。本来,盘古1代cpu生产线,就是陆续在淘汰,淘汰后设备廉价卖出去,现在,这么做反而存在更大的利润空间了。”
“好!”对于目前新创业半导体的效率,林棋是欣慰的,后世的中国的紫光、晋华等等国产芯片工厂,全盘引进海外的光刻机设备,计划投资500亿美元以上,准备进入内存颗粒和闪存颗粒市场。但是,筹备了三年以上,还未进入量产。即使是设备已经到了工厂,想要培训合格的产业工人,却是发现相当的困难。
简单说,过去是没钱、没设备,等到有钱有设备,却发现设备到位了,人还需要培训。而且,后世的工艺水平已经是7纳米时代了,就算用同样的7纳米光刻机,估计,一开始能做到14纳米精度已经偷笑了。
持续不断的研发和生产,才能一代代的培养合格的工艺人才。
越是到后来,人才的重要性越重要,甚至,现在没设备没资本的时候,很多人以为仅仅是差设备和技术。等到设备拿到手了,工艺技术装箱运输过来了。但是……还需要大量吃透技术的人才吧?
现成的工艺技术拿到手去啃,已经比对手最先进的工艺落后1~2代了。等到吃透能生产了,可能五六年时间过去了……
现在的国内的半导体行业,最重要的是,不是从零开始,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巨头,新创业半导体和骊山半导体都拥有数万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工。整个国家,懂行的人才储备,至少有几十万人。把各大相关配套的产业都算上,则是有数百万人。
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多了,能解决难度的团队和人才储备的数量就多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