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
一旦发现帝辛伤得很重,那么天下必定会大乱,趁着帝辛病重之时,勾结旧贵族势力,联合天下各地诸侯,共谋大事。
一旦发现帝辛伤的很轻,或是压根没伤的话,自然会把一切的心思,都深藏于心底。
说到底,还是因为帝辛无后。
没有储君,能够在帝辛出事的情况下,继承大位,以安朝臣和黎民之心。
若帝辛年长一些,也有了子嗣,即便帝辛出了事,这天下或许会小乱,但必定不会大乱起来。
说起来,帝辛纳白雪儿、王颖和崔玉为妃,也有近十年的时间了。
期间的交合次数也不少。
未继承大位之前,太后就曾多次念叨过这件事。
结了那么多年婚,却不见三人肚子大起来。
初时太后以为是对方的原因,身上有什么疾病,肚子才始终没大起来。
一个或许是,但二个、三个呢?
三女入宫多年,皆都无后。
不可能存在这么大的巧合。
那么问题本身,必定在帝辛身上无疑了。
帝辛本身自然没什么问题。
毕竟前世他有多个王子、公主。
只是心里面一直在挂念着苏妲己。
帝辛想要立自己和苏妲己的孩子,为帝国的下一任继承者。
因为按照祖制,嫡长子乃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一旦帝辛和别的女人有了孩子,到时候必定是一个da麻烦。
如今,虽说苏妲己已经成为了帝辛的妃子。
但始终还有一个问题,摆在帝辛的眼前。
那便是姜氏!
嫡,意为正。
王后,乃是帝辛的正妻,其余的女人,即便再受帝辛宠爱,也只能是个妾。
唯有和王后产下的第一个孩子,才是嫡长子!
帝辛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继承大统,与他嫡长子的头衔,有着很大的关系。
不管微子启再怎么得到士林的拥护,但庶子的头衔,却如一个钉子一样,将他牢牢地钉在地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帝辛一步一步的跨过他的身体,坐上那至高的王位。
若帝辛不是嫡长子,那么比干、商容和闻仲,乃至九卿、重臣们,也不会旗帜鲜明的支持他了。
帝子羡,或许会有更多的考虑,不一定非要选择帝辛为继承人。
故而,帝辛自然是深知“嫡长子”这三个字的份量。
哪怕是一介庸才,只要不作死,总有大把的人,会扶持你坐上王位。
面对这股力量,君王的意志,反而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古以来,嫡长子才是储君,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除非君王废掉嫡长子储君之位,贬为庶民,若无嫡次子的话,才会轮到那些庶子头上。
这也是帝辛这么多年始终无后的原因。
以他的实力,不想让女人怀孕,有的是办法。
“搬掉头顶的那座山!”帝辛轻语,眼眸渐渐变得冷冽。
他,
与姜桓楚,
迟早会决裂!
自从帝辛推行“废分封,立郡县”等一系列变法后,他就已经与传统的旧贵族势力恩断义绝。
虽然现今大家相处的还不错,但双方之间的关系,已然多了一条巨大的鸿沟。
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四大诸侯,乃是最为强大的封国势力。
如今的九州,名义上是郡县制,实则却是郡国制。
关内,是一个个郡县,而关外,则是一个个封国。
故而,若不消除这四大诸侯势力,郡县制将永远无法达到圆满的地步。
但,姜桓楚会心甘情愿的交出封国,让朝廷一刀给革了吗?
必然不会!
因为那是姜氏祖祖辈辈,辛苦经营千年的家底。
寻常家庭,家庭成员生了病,面对那高昂的药费,高昂到要花费大半家产才能救活的药费,都要犹豫踌躇很久,思考值不值当。
更何论是他姜桓楚?
关内的领主,那是被逼得没办法。
刀就架在脖子上,不交出封地,则九族尽诛,不留活口。
反叛是死路一条,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顺从可以活命,虽没了祖宗传承下来的封地,但家财却得到了保留,继续守着贵族的头衔,当个富家翁还是可以的。
但东鲁国可不一样,有作乱谋逆的资本。
东鲁富饶,地大物博。
全年财政收入,能达到大商朝的四成。
举国动员下,可以征调近百万的带甲之士。
若能得到西周、南鄂的响应,又背靠东海龙宫和宗教界,未尝没有和大商叫板的资格。
所以,帝辛直到现在,都没有行废后之举。
他需要稳住姜小媛,稳住姜桓楚。
或许,帝辛这样做很无情。
对于姜小媛来说,他不是一个好丈夫。
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他却是一个好君主!
一旦姜桓楚和朝廷决裂。
姜小媛作为姜桓楚的女儿,又岂能幸免?
她是无辜。
但王室的刀,从来都分不清好坏,分不出是无辜波及还是罪有应得。
凡是不利于王室的,这把刀,都会毫不犹豫的斩下。
哪怕是自己的亲哥哥,自己的王后!
“吃饱了吗?”帝辛眯着眼睛,他有些微醺。
邓婵玉眨了眨眼睛,轻笑的嗯了一声。
相比帝辛深沉狠辣的目光,她的眼睛,恍若是黑宝石一般,纯净、清澈,不禁让他有种自惭自愧的感觉。
或许有些羞恼,帝辛指着邓婵玉,轻喝道,“卸甲!”
邓婵玉一愣,觉得帝辛情绪似乎有些不对。
但她依然老实的卸掉了身上的轻甲。
“再卸。”帝辛喝了一杯酒。
邓婵玉看了帝辛一眼,贝齿轻咬着玉唇,脱下了纯白色的衣衫……
一道低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