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隋秦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章 兵势如山(二)(五千字章)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些压抑不住的兴奋。

    “呵呵,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留名于青史,不宜妄自菲薄!哦,对了,你们刚才在说什么呢?”杨浩淡淡点了一句后,话音一转。

    其实以他的听力,早就听到了魏典所说的军营里混进了女子的事情,心中正好奇着呢,却没有一丝对违背军纪的恼怒。

    “这……”

    可惜魏典却不知道杨浩的想法,心中徒自七上八下的惊慌着,嘴上不由犹豫着,同时眼睛求助似的望向了秦叔宝。

    “你看我做甚么!说啊,当着将军的面,把来龙去脉都讲清楚!”

    秦叔宝知道魏典心中的顾忌,不禁笑骂起来。

    他熟知杨浩的脾气,军营里混进了女子,虽然也是违背军纪的,但是终究与赵行枢祸乱军营不同,不可能被严厉责罚的。更何况带女子入军营,首先破例的便是少郎君自己,秦叔宝心知肚明,自然有底气。

    魏典见秦叔宝几乎要发火,慌忙把事情原委一五一十道了出来。

    “咦,原来是这样!”

    秦叔宝听到那女子竟然是被斥候营的军士救回来的,不由有些惊讶。

    “田娃受伤了?是他把那女子救回来的?”

    “正是。”

    魏典小心地应答着,不时观察一下秦叔宝和杨浩的表情,看到两人似乎都没有太把注意力放在‘违反军纪’的事情上,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气。

    不过他仍然不敢放松心情,最终咬了咬牙,单膝跪在杨浩面前,鼓起勇气接着道:“将军,田娃是斥候一营最出色的斥候,这次受了重伤,到现在还没有脱离危险。那女子虽然是田娃救回来的,但是在回归军营之前,田娃就倒地昏迷了,带女子入军营,不是田娃的主意。如果……将军要追究违背军纪的责任,那就……记在我魏典的头上吧!是我一时不察,没有认清女子身份,这才酿成了事故……”

    杨浩笑着看了秦叔宝一眼,道:“叔宝,你看此事……”

    秦叔宝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少郎君,依我看啊,这纯碎是意外,算不上违背军纪吧?”

    杨浩故作正色道:“你是斥候营的统领,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嘿嘿,好!”秦叔宝笑嘻嘻道。

    旁边的魏典听到这里,终于豁然开朗,大喜道:“将军英明!秦将军英明!”

    “少拍马屁!田娃受了重伤?你领我去看看!”秦叔宝笑骂了一句,让魏典在前面带路。

    “是!秦将军!”

    魏典心中的担忧,如此轻描淡写的解决了,让他喜不自胜。

    “你们等等!我也随你们一起去!”

    杨浩开口喊住了两人。

    他刚才听魏典述说田娃的英勇事迹,心中一动,除了感佩这个叫田娃的少年外,倒是想起了一个好主意。

    云麾军,云麾勋章,田娃倒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啊!将军……”魏典一脸痴呆。

    杨浩道:“田娃是个好儿郎,不但有功于右军,而且有功于大隋,我作为右军之将,前去探望,实属本分。”

    “是!”

    魏典精神一振,在前面带路,引着杨浩和秦叔宝朝伤兵营行去。

    ……

    呜——

    浑厚的银犀号角吹响,巨大的吐谷浑王帐,拔地而起,然后被收拢,列装到了马车之上。

    “起!”

    临羌城外,湟水沿岸,一座座巨兽一般的粮草物资马车,在吐谷浑人的操控之下,缓缓动了起来,沿着湟水河谷,逆流而上,退往西海之地。这些都是此次侵掠隋境的收获,足以弥补天灾对吐谷浑的损失。

    其实,回西海,更好的路程,应该是沿着湟水的支流——长宁河的谷地,是最便捷的道路。

    但是谁曾料,隋军来势汹汹,居然如此迅速!

    除了前期早已经转移的大世王世略钵,走的是长宁河谷,现在仍然滞留在西平郡的吐谷浑人,已经不能再走长宁河谷这一最优路线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走湟水谷地,然后再伺机北上,绕道回长宁河谷那条道路。

    “唉,若不是连斥候都安插不过去,就算是闯,我也会选择走长宁河谷的!”

    大世王的儿子世略勤一身锦服,几乎媲美中原汉家郎君的风范,端坐在宽大的马车内,摇头叹息道。

    “世子不必懊丧!湟水河谷虽然难行,但是目前来看,一定是更安全的道路。属下猜测隋军恐怕早已经占据了土楼山,强行绕道长宁河谷,只怕正好入了隋军的埋伏。”同样是汉家衣着的崔回,捋着山羊胡子,如此回应着世略勤。

    碰!

    世略勤一拳击在了车厢上,震得木质的车厢簌簌作响。

    “可恶!如此一来,只怕单单是行路,我们都要折损些人马了!隋军里面当真有战神一般的存在吗?我们是不是有些太过高看隋军了?”世略勤皱着眉头,斜着眼睛望着崔回,眼神里写满了疑惑和不甘。

    崔回苦笑道:“世子,前几日我军的伤亡,十分的蹊跷,就连乌律幹那样的勇士,都死得无声无息,实在是可怕!此番隋军将领的用兵,非我能够猜度一二,在摸清楚对方行动之前,避而远之才是上策啊!”

    世略勤惊愕道:“崔先生都不能看透对方的用兵吗?大隋会有这等人物吗?简直难以想象!”

    崔回脸上尴尬之色,一闪而逝,随即郑重道:“中原之地,人才辈出,崔回……崔回不过是中人之姿,哪敢小视天下英雄……”

    世略勤听出了崔回话中的落寞之意,干笑道:“先生不必过谦,先生的长处是经世治国,长于谋略,短于兵戈,无需长他人志气!”

    “世子过誉了!”

    崔回朝着世略勤拱了拱手,头低下去的时候,正好掩饰住了他的苦涩。

    实际上,他崔回恐怕连中人之姿都未必能达到!

    他出身于小小的商贾之家,读过一些圣贤之书,学问才名不显,只不过相比一般的凡夫俗子,他的胆子更大一些,更富于冒险精神。这也是他敢冒充崔氏望族子弟,远走吐谷浑,博取前程的原因所在。

    一个小小的中原商贾子弟,凭借着粗浅的学问,居然赢得了吐谷浑大世王的青睐,却是让他受宠若惊,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