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六节 中国创新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南北战争之后,作为工业重要原料的棉花价格大幅度下降,不但恢复了战前的价格,而且比战前下降了三成左右。因为战争中,美国棉花生产中断,其他国家迅填补了美国的空缺。印度非洲这样的人力和自然条件都合适的地区形成了庞大的产棉区,巴西埃及这些小国的棉花生产也大幅度扩大。此时美国棉花突然再次杀回市场,可以说棉花生产是大大过剩的。

    低廉的棉价,让各国工业成本下降,棉纺织工业再次步入扩张周期,带动的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和金融业加展。

    新技术也开始密集推广,展最快的两大新技术来源于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德国。

    德国人在化学领域突飞猛进,利用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德国人明出了化学染料,廉价印染效果又更好的化学染料,快替代生产成本高,容易褪色的天然染料,为德国经济注入了更大的活力。

    中国和英国是德国染料的最大进口国,德国从英国进口煤焦油,合成染料之后,又返销英国,让英国人感慨在经济上,他们快要成为德国殖民地了。

    除了染料之外,德国还诞生出了化肥工业,让德国的粮食单产开始大幅度增加。并且大量出口到法国东欧地区。

    中国主要在推动电力技术上,功不可没。

    主要原因,一个是中国新时代的技术人员已经成长起来。经过周琅的教育建设,中国的普及教育在三十年前就做到了八成学生入学,如今公立学校已经能够覆盖全国,就学率过95,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义务教育,新一代人中极少不识字的。

    普及教育提供了庞大的人才基数,加上中国的人口数量,诞生人才的可能极大。即便中国人更热衷于考科举做官,但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的数量,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能出新技术,就只能说中国人都是蠢材。

    如此庞大的技术人才数量,其实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奠定基础,原创性技术虽然一直稀少,但改进型技术数量庞大,中国几乎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贡献,基于对欧洲技术的改进,中国生产的蒸汽机机床机械制品质量,已经是世界一流,不输给任何国家。

    但在电力技术上大量原创性技术涌现,皇帝的推动功不可没,因为早在十几年前,皇帝就开始对电力技术的研究进行重点资助。

    皇帝为什么要资助电力技术的研究,源于周琅对中国工业革命的忧虑,他现中国工业展水平,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停滞不前,尽管新技术还在推广,但总量上不再增加了,反应的是城市化率开始停滞,如今过去了二十年,城市化率也不过从三成缓慢增长到四成,仅仅增加了百分之七的样子。

    周琅对比分析之后,有这样一个猜想,那就是在蒸汽动力时代,中国的展已经到了极限,基于蒸汽动力的工业革命,无法让中国彻底完成工业化。

    中国是一个体量巨大的国家,历史上真正完成工业化,其实还要推到2ooo年以后,那时候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才算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工业完全取代手工业,工业产出过农业产出,工业人口过农业人口,但城市化率也不过达到百分之五十而已。

    要让中国成为一个城市化率七成以上的国家,蒸汽动力做不到。那么就只能寻求更强劲的动力,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的使用和内燃机的应用。

    电力工业自不用说,基于电力的使用,动力来源更加简单,拉根电线一整个城镇就能使用电动机,而不像蒸汽机,如果工厂要安装的话,还得自己采办煤炭,这对于交通不够便利的地区,是灾难性的。内燃机的应用,看看庞大的汽车工业就知道了,后世汽车工业消耗了世界钢产量的三四成,在中国仅次于房地产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

    所以周琅重点资助了电力和内燃机的研究。

    周琅拿出了1ooo万两黄金的巨额财富,建立了一个未来基金,并且设立了两个奖项,一个叫做电子学奖,一个叫做动力学奖,对全世界范围内在这两个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进行奖励和资助,每年评奖一次,获奖者可以得到高达一万两黄金的巨额奖励。

    未来基金每年还拿出过十万两黄金的巨额资金,用于支持中国皇家学会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著名明家的研究,各种研究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向未来基金提出申请,基金下设的科学家团队会对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审查,认定对方的能力后,会给予他们的研究进行资助。

    作为起国,中国的科学团队和个人得到了最多的资助,而且许多西方人也因为中国更容易研究,甚至移民到中国,对这些顶级学者的到来,中国政府是欢迎的。

    于是大量新技术开始在中国涌现,不但有外国学者做出的贡献,中国技术人员做出的贡献是主要的。

    皇帝百忙之中还常常参与各种学者的研究讨论工作,他不惜大开金手指,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设想,比如电灯的概念,电力驱动的火车等设想。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皇帝的启,一个年轻上海闻姓大学生,真的在实验室里鼓捣出了电灯。

    其实电灯的初始技术早就有了,早在18o9年,英国皇家研究院教授汉弗莱·戴维爵士就用2ooo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这种灯产生的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移民到美洲的德国钟表匠哥伯尔,在1854年,就明了灯泡。

    只是这些技术都还欠缺实用性以及明人不懂得推广和没有持续改进的意愿,让明只是一种昙花一现的技术,直到爱迪生的出现,电灯才开始应用。爱迪生在哥伯尔之后大约2o年,才明了类似的灯泡,在186o年做了一颗灯泡,但之后一直改良到1878年才有了实用性。

    中国这个大学生是在十多年前弄出第一颗灯泡的,但他跟其他天才明家不一样的是,他执着于可以通过灯泡财,他以灯泡技术得到未来基金的支持,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改进,终于改进出了可以实用的灯泡。

    当他的灯泡在博览会上展示之后,皇帝从报纸上看到后,甚至主动召见了他,让他在皇宫进行了一次掩饰,然后立刻跟他签订合同,让他帮皇宫生产电灯,取代所有房间的油灯和屋外的灯笼。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