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工匠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0章 皇家气派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器还有什么呢?就是珐华器,山西非常多。我们今天就叫琉璃器。在民国时期,那个法国人特别追求这个东西。大量的珐华都流到了欧洲,流到了欧美,可是后来就没有人认。

    我有一个朋友有几件珐华器,没人认。老跟我说:“现在人都不长眼,不认这东西。这东西多好啊“。尽管他卖的价钱并不高,二十万,但人家也不接受,都想还便宜。有个人天天跟他磨,说:“不行,你得便宜。这个东西没人认,你就得便宜给我。“结果他也不卖。

    后来我到香港的时候参加一个拍卖会,结果香港的拍卖会上有一件珐华一下就拍了二百多万,跟他要二十万的差不多。我就在拍卖会上给他打一个电话,我说:“恭喜你,有一个瓶子跟你那个东西很像,拍了二百多万。“他说:“我得赶紧把我这个瓶子收起来,我不卖了。“

    然后,半小时以后,那个买家就兴冲冲地冲进来说:“你那个瓶子呢?我不跟你讨价还价了。我就要买。“他也获得了这个信息。所以,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信息往往是价格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俩是同时获得的信息,只不过中间还有半小时路程。如果我要不给他打这个电话,如果我不给这个卖家打电话,那么买家就会用很低廉的价格把它买走。

    康雍乾三朝的孔雀绿烧造很多。它烧的色泽就越来越均匀,它实际是对历史上的孔雀绿的一个认可,就是从宋到元到明到清,它是一个认可。乾隆以后就很少烧造了。

    青釉是出现最早的颜色釉瓷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而宋代的龙泉青釉更是青釉发展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瓷器品种。在十六、十七世纪,龙泉青釉大量地走私到欧洲。当时的欧洲贵族都以能够拥有龙泉青釉为荣。

    宣德以后龙泉青釉却于明突然停烧。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处州烧龙泉的地方停贡了,不再贡给宫廷了,为什么呢?首先是品种单一,你这个地方就烧一个青瓷,景德镇烧很多种样子,所以一块儿就运过来了。第二,龙泉瓷胎比较厚,达不到景德镇那种胎薄,达不到它那个强度。所以,龙泉到这个宣德以后,质量急剧质量下降,没有什么追求了。

    康熙青瓷与其它的釉色都是一样的,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当时的颜色,它可以把青瓷分出层次来。分为了:粉青、冬青和豆青。两头非常容易理解。粉青是很浅的青色;豆青是很深的青色,我们说的豆青就是你可以想像中的颜色。但这冬青就不太好理解。冬青光写法就两种,一个写冬天的冬,一个写东方的东。那现在也好理解。你知道粉青,知道豆青,介乎于中间的就是冬青。

    清代青釉的特征,是它加进了很多装饰手法,不单纯地用釉色来表现了。它加了一些纹饰,比如有堆粉的,比如有刻花的。雍正到乾隆,这个时期的青釉釉面肥润,以后就越来越稀薄,一直到民国。2005年在香港苏富比,有一件40公分高的六方套瓶,外面是青釉,里面是青花,成效价是4492万元港币。说起来也是将近半个亿的价格了,价钱非常高。

    有一年,跟我一个朋友去上海。在上海的文物商店里看到过一个粉青的方瓶一对,我就劝他买。我说:“这东西不算很贵。“他说:“还是贵。“,说“不流行。“我说:“将来有一天这个东西会很值钱。你现在有钱不妨把它买了。“他就很担心,最终还是听劝买了。在他手里,后来很多年以后,他说:“幸亏你当年劝我把这个东西买了。“我就告诉他,我说:“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此一时,彼一时。“

    这就和股票市场一样。那很多专家告诉你,股市有一个规律,就是熊市中去买,牛市中你去卖。但有多少人听这个规律?所有人都是牛市中去买,到熊市中割肉。是吧?这就是我们股市的状态。还有人对股市做过一个规律性的总结,他说:你应该是在欢呼中恐惧,在恐惧中欢呼。什么意思呢?大家都高兴的时候,你应该很担心;大家都担心的时候,你应该很高兴。

    收藏也是这样。很多东西你知道它的历史价值的时候,它不可能在你跟前呈现这个历史价值的高峰,这是最好的时候。如果它是一个历史价值的低谷,那你恰恰应该进来。那你不能说别人都不买,我也不买。过两天,那东西涨上去了,你就说:我当时怎么没买?你肯定是这种感觉。所以,一定要知道,它历史上有什么价值,它真正的价值在哪儿,你就能够下这个决心。

    绿釉中还有一些低瘟的绿釉。比如,康熙时期的瓜皮绿,雍正时期的湖水绿,乾隆时期的葱心绿等等,它是一种低温绿。那个颜色都是以绿色为基调千变万化。

    20世纪80年代末,我看到一个葱心绿的大碗,那是光绪的。我印象非常地深,这么大一个碗,刻着两条龙,漂亮之极。当时标价是一百六十块钱,可以打九折。我要买的时候,有老先生跟我说,说:“年轻人你不懂,瓷器到了这个时候是没有价值的。你不能买。“然后,我一想也是,那时候的观念就是搞收藏一定乾隆以前,乾隆以后都是垃圾。我说过都是搭售的。你买一个乾隆瓶子,我送你一个光绪的碗,是这个路子。

    所以,你怎么能花一百六十块钱去买这样一个碗呢?我就没有买。我很多年以后,我就后悔这事。其实我们知道一个道理,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那天就算偏信了,老爷子也不怎么负责,就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知道我们今天下这个决心都觉得你很容易,你当时为什么不下这个决心?你为什么不买?当时,首先一百六十块,打九折也是一百四十四块钱,对我来说是两个月的工资。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放过后回过头再看的时候,依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当时下决心是非常难的。我就没下这个决心,没有拿出两个月的工资买这个碗。那现在能变成两辈子的工资。所以,一定要记住: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颜色釉中还有一种更特殊的釉色叫“茶叶末“。茶叶末的生成本身是一个偶然现象。唐宋时期,就有的北方的瓷窑就很容易烧造出这种颜色。到了雍正以后,它变成了一种主动的追求。我就要追求这种绿不绿,黄不黄的颜色。茶叶末釉又叫厂官釉。在《陶成记事碑》中,它记载有三种。一种叫“鳝鱼黄“,一种叫“蛇皮绿“,一种叫“黄斑点“。今天的专家都很容易区分什么叫“鳝鱼黄“,什么叫“蛇皮绿“,就分不清什么叫“黄斑点“。这“黄斑点“太抽象。因为,鳝鱼、蛇这都是我们能见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