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杨国忠赌场小混混出身,做事轻佻,他自己也知道其他很多人都是瞧不起他的,自己不但没有真才实学,也没有好名声,结局肯定不好,不如及时行乐,于是做事越发肆无忌惮!
再加上他当政以来,欺瞒皇帝,有灾不救。在南诏送掉二十万人,并且还准备在京畿道抓壮丁继续送。可以说,整个长安,乃至整个京畿道。除了被他提拔起来的小弟,上至公卿,下至庶民,没有一个不讨厌,不痛恨杨国忠的。
于是乎,大部分的怒气。就一下转到了杨国忠身上,只不过杨国忠官职太高,权力太大,敢怒不敢言而已;
但是对送掉五万河东大军,丢了井陉雁门两关,又临阵脱逃的杜乾运,就没那么客气了,愤怒的长安百姓,以及骑马赶车从河东逃难而来的世家富户,一下包围了杜乾运在长安的府邸,无数的小石头,臭鸡蛋,烂菜叶就往里面砸。
而天策府的这些小动作,也终于引起了杨国忠手下人的注意。
时间是正午,长安城连续两个多月的**雨霏霏在不久前终于停歇,难得出了个大太阳,位于长安东市的一间清心茶社的大茶楼已经挤满了人。
后来到的人只能搬个胡床坐着或者干脆站着,茶水全免,点心小吃半价,大家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听说书人讲莫秋风在饶阳城的故事。
“……当时情况那个危急啊,五千汉人百姓负土填壕,若不是不放箭射杀,要不了多久,土丘就能堆得和城墙齐平,幽州胡狗就可以直接冲上城墙,饶阳就破了啊,城内的上十万汉家百姓就都会被杀死!
可若是放箭射杀,杀的却是自家的无辜百姓,附近的乡亲,这叫城头这些守军如何下得了手!
便就在这个时候,天策军的校尉莫秋风站了出来,要带领六十名天策骑士,冲击两万人的幽州大阵。饶阳太守卢全诚双目含血道‘你们这是送死’,可是莫秋风却说‘我们是天策府的兵,天策府的使命就是保卫大唐,天策府的将士,为了守卫大唐,为了保护大唐的百姓,可以去死’……”
“好!天策军好样的!真英雄!”听书的人们大声鼓掌叫好,堂中一片热烈的掌声。便在这时,就从外面传来一阵吵嚷之声,却是一队金吾卫的士兵拿这长枪挤了进来,见人就打,很快就清除一片较大的空间,一名将军模样的走了进来。
“是裴十五郎……”
“杨国忠的小舅子……”
“故意来找茬……”被赶到大堂两侧的听众有人认出了这名金吾卫将军,小声的议论到。
裴十五郎裴昱进到大堂之后,环视了一圈店内,昂着头,颐指气使道:“妖言惑众,胡说八道,你们清心茶社胆敢颠倒黑白,污蔑当今宰相,从今天起,所有清心茶社不许再说书,否则就把你们偷偷抓起来。”
几名四海商社的员工和两名天策暗卫成员跑了过来,互相对望几眼,旋即那说书人一拍惊堂木,看着裴昱,开了口:“还请裴将军指出来,在下说书的内容,到底哪点是胡说八道,哪点是颠倒黑白?”
一些听书的也壮着胆子问道:“是啊,这位说书先生哪点说的不对,指出来啊!”
“颠倒黑白的是你们吧,杨家真是跋扈惯了,当长安是你家开的么……”
裴昱杨着个脑袋,眼中寒光四射,尖声叫道:“井陉关、雁门关会丢,明明是你们天策府想居心叵测,想消耗河东军的实力,故意放假消息让河东军出兵井陉关。之后又发动士兵作乱,驱赶河东节度使杜乾运!”
“滑天下之大稽!”那说书人冷冷笑道:“那杜乾运是个什么样的货色你当我们大家不知道么?你这种颠倒黑白的话也说得出来,你以为大家会信?”
一名河北道的难民用手指着裴昱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这天下就是被杨国忠败坏的,你姐夫杨国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吗?当初南诏之战就是他颠倒黑白。葬送掉二十万大军啊!”
店中众人也跟着一起叫嚷:“就是,就是,他惯会颠倒黑白!”
“金刀乱唐,金刀乱唐,说的不就是杨钊么……”
“你们杨家人惹了这么大的祸事。到现在还想仗势欺人,为非作歹么……”
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裴昱的脸色一下挂不住,气急败坏道:“说天策府妖言惑众,你们就妖言惑众,这么多人就被你们骗了!”
顿了一下,他声音再次提高了三四度,又尖又细的大声喊道:“把这里砸了!叫你们妖言惑众,颠倒黑白。”
几十名金吾卫的士兵开始打砸起来,桌子茶杯茶壶碟子倒了一地。噼里啪啦的,瓷器碎片乱飞,滚烫的黄绿色茶汤四溅,店里的听众纷纷四处躲避,口中大声议论往店外跑,而包括说书人在内的十几名天策府成员只是在一旁冷笑。
一天之内,类似的场景同时在长安城内所有的清新茶社所属的茶馆茶楼上演,所有的长安人都开始议论纷纷。
即使是再迟钝的人,也一下反应过来,这是杨国忠和天策府两大权力集团。公开翻脸决裂啊,就是不知最后谁赢谁输,不过至少在现在,至少九成以上的人。是希望天策府能赢。
杨家仗势欺人,胡作非为,杨国忠那那副小人得志的轻狂模样,我们早就看他不惯了……
平康坊,潇湘馆。
八名国子监的太学生在此置酒高会,在接过旁边女妓的斟酒。满饮一杯过后,有人深深叹了一口气,做悲天悯人状。
于是旁边一人道:“刘兄就是悲天悯人,可是为河北、河东道的百姓伤心难过?”
被称作刘兄的太学生名叫刘秩,乃是这八名太学生的头头,最善于清谈辩论,一手骈文也写得精致漂亮,每每酒后就长篇大论,上至宰相,下至地方,激扬文字,整个大唐就都被他批评指摘了遍。
而他说发表的言论,也大多是书生意气,盲目复古,以为一切都按照春秋时期周礼来,自然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若是萧去病在此,定会如闻狗屁,或者一巴掌打得他闭嘴或者落荒而逃,可偏偏他身边一群人,却对他无比追捧,一群人每日饮酒高会,抒发心中怀才不遇的愤懑。
刘秩闻言,点了点头:“国危如累卵,社稷倾颓,生灵涂炭,我等空有一腔报国之热忱,却无报国之门路,每日只能饮酒高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