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比如外交策略,比如之前还想过对李隆基来一次斩首。比如幽州军也有一支由契丹私兵组成的骑兵队伍,练习过排队冲锋等等。
可幽州军再怎么准备也都只是在以往的认知内,而天策府总能跳出之前所有人的认知,玩出各种新花样,新技术,新战术。
这两年天策军的工程局研发出来轻便又刀枪不入的铠甲;研发出来了射得更远的且上弦极其省力方便的手摇弩;研发出来了可以看很远的千里镜,幽州军也有一支,是安禄山问李隆基讨要的;听张献诚的情报,天策府还研发出了一种可以在水面燃烧的猛火油;现在又研发出骑兵对冲的时候,突然放冷箭的战术,一下打得八千曳落河措手不及。
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极其别扭和憋屈的感觉:天策军对自己这边都是已知,自己这边对天策军那边有太多未知,鬼知道以后和天策军交战,对方又会冒出什么新的技术和战术,然后再次打自己这边一个措手不及,以后这仗要怎么打?
“这就是新技术和新战术的优势啊,逼迫他们必须按照我们的打法来。”同一时间,三十多里外的李倓,说出了上面的话。
他算深刻理解了萧去病所说的科学技术和创新就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战斗力这句话了。
李倓一下想起师父在出征南诏之前,一次闲聊时说起的,以后要出台一部名为《专利法》的法规,鼓励发明创造创新,还说创造创新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师父的智慧,真的是比大海还要广博,除了《专利法》师父还提出了一部《物权法》,说是要保护什么私有产权。
师父说现在四海商社发展得这么好,主要是靠的掠夺和科技的领先,一旦这两者的红利吃完,或者害处出现,就只有靠保护私有产权,才能使经济越来越繁荣;
师父还说以后大唐的疆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统治,所以到了皇帝阿爷这个时候,才会出现节度使,而节度使最后就非常容易演化为军阀,军阀最后十有8九就会造反,所以节度使制度以后一定要消灭。
但这么大的疆土总要管理啊,唯二的办法,一个是加强文化凝聚力认同感,再一个就用科技拉近距离。
师傅的构想便是修建一种名叫铁路和火车的东西,据说修成以后,人躺在火车上,一天之内就可以从长安到达范阳;三天之内就可以从长安到达安西龟兹。
除了可以运兵坐人,还可以运送几十万斤的货物,如此一来,就算打下再大的疆域也能管理得下来,经济也能繁荣几十倍。
想想就让人激动啊,安西距离长安近六千里之遥,竟然可以躺在火车上,三天就能到;到范阳竟然只要一天,如此河北之地不就随时在朝廷的掌控当中么?
这样的事情,李倓简直做梦都不敢想象,但师父就给了他一个无比美好的盛世梦。
不过说起来,师父又有太多无奈,他不止一次黯然说道,这么多好的想法,到现在也都只能说说,空想而已。
师父还说,若是在他四十岁之前,能看到铁路从长安修到范阳。再从中原修到海州(连云港)、广州。就别无所求了。
想到萧去病说起这些事情时眼中的光彩和随后脸上的黯然。李倓就莫名有一种冲动,自己应该帮师父实现这一切!而其实师父的打算,到现在为止,李倓也多多少少能猜出一些……
“可是王爷,我们为什么不放出招降的信号,却一再强调不接受投降,要杀光反叛呢?”名叫荔非守瑜羌人出身的安西军大将,不解地问道:“这不符合兵法之道。不接受投降,只会坚定他们的战心,即使我们取得了初步胜利,这些幽州兵也会做困兽之斗,岂非图增伤亡?”
李倓道:“荔非将军所说不假,但也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望风而逃。”
“怎么会?”
“怎么不会?只要再打惨他们几次,就会在他们心里种下阴影,逐渐积累下来,到时候就能取得神奇的效果。”
然后李倓就给荔非守瑜讲起萧去病给他讲过战例:说是大洋的另一边。有一个叫小鬼子的国家,十分残暴。其他国家都是善待战俘的,一般都会打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就投降。
可是因为小鬼国残暴,结果有次交战,一直英~国~军队列阵以待,本来信心满满的,但小鬼子突然一支小分队奇袭出现在英~国~军队阵线后面,这支英~国~军队就望风而逃了,因为害怕被俘后被虐待死。
另一边,另一支军队打败小鬼子后就不留战俘,全部活埋,有人质疑会不会让小鬼子拼死抵抗,可结果却是这支军队一到,小鬼子就望风而逃,因为怕战败被活埋啊。
“所以关键还是要我们多打胜仗,打怕他们,每次交战他们都是输,输了就会被活埋,不跑还做什么?他们可是一群强盗,又不是像我们一样是为了保卫家园,精忠报国!”
李倓最后说道:“而且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必须表明一种态度,对反叛,对作恶绝不容忍,这样才能扭转这些胡人叛附无常的习性……”
在李倓这边对要不要接受投降的讨论时候,安禄山那边也很快统一了思想,这个一下稳定局面的人,名叫田乾真。
这次二十万幽州军南下反叛,并且选在安西军陇右军出征吐蕃,天策军出征南诏的时机,为的就是趁大唐中原和关中武力空虚,一举打入长安,奠定胜局,已经造反了,退回幽州是死,停滞不前也是死。
“……天策军虽两战大胜,都属于出其不意,而且天策军毕竟人少,我南下的幽州军现在还有十九万,主力未损。
兵法之道,以正合以奇胜,我们军数倍于天策军,就以堂堂之兵,稳扎稳打,以正面优势兵力临之,不给他们奇袭的,出其不意的机会,若对方没有什么新花样,我军自然可以摧枯拉朽将其毁灭;
若对方有新花样,我军也可见招拆招,想办法化解就是,又何惧焉!”
田乾真一番话说下来,说明了现在的处境,又指出了双方的优势和自己这边的应对之道,安禄山和军中诸将也一下找了主心骨。
没错,已经起兵造反了,天策府如此咄咄逼人,难道还有后路吗?这两次只是被打了个出其不意,最终取胜还是要靠战场上的堂堂之兵,我们有我十九万百战精兵,而对方只有一万,其他的新训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