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神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黑衣大食是怎么回事第(1/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阿拉伯帝国、白衣大食、萨珊波斯之间的渊源

    要知道黑衣大食是怎么回事,首先得先简单介绍一下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白衣大食。

    一切还要从公元七世纪初期当时世界上三大强国说起,这三大强国分别是中国、萨珊波斯和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在阿拉伯人兴起之前,波斯人一直是西亚,中亚这一带地区的绝对霸主,有着极其强盛和辉煌的历史。在公元一千年跟埃及打的是波斯人;后来希腊兴起,跟希腊争斗不休的也是波斯人;后来罗马兴起跟罗马打个不停的还是波斯人。反正这群波斯人除了没跟中国打,在公元一千多年前到公元六百三十年这一千多年,他们跟西方所有兴起政权打了遍,而且都是扮演进攻压制的角色(当然亚历山大马其顿除外,那一次他们是防守方,而且被打亡国了)。

    在公元628年之前,萨珊波斯几乎是一直压着拜占庭打。为了彻底击败拜占庭,他们在公元572年占领了阿拉伯半岛的也门地区,以切断中国到拜占庭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行为不但打击了拜占庭帝国的经济,也给半岛上依靠商业谋生的阿拉伯人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使得大量阿拉伯商人失业,各种社会矛盾被激发,半岛动荡不安。于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奋起了。

    于是从公元610开始,一个我们都知道名字的人开始在半岛传教,并在632左右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一个以宗教为核心的穆斯林国家。

    而这个时候拜占庭和萨珊波斯刚好斗得两败俱伤。在621年的时候萨珊波斯大败拜占庭,占领整个埃及,版图和人口都达到顶点。然后扩张过快的结果是耗尽了本国的财力和经济,不得不向民众课以重税,百姓怨声四起。之后拜占庭抓住机会反击成功,萨珊波斯最富庶的地区被战火蹂躏,国王声望受损,在628年被他儿子杀死。他儿子即位不到一年便逝世,又引发了内战,萨珊王朝开始持续衰弱。

    斗争的另一方拜占庭同样也被打残了,两国长年受到战争虚耗,经济衰退、税项沉重、宗教纷争、动乱不堪。这无疑给了刚刚兴起的阿拉伯帝国可乘之机。从632年起,阿拉伯人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于拜占庭和波斯的南部边疆。他们不断扩张,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帝国。

    阿拉伯帝国在公元637年在关键的卡迪西亚战役以少胜多战胜了波斯军主力,围攻萨珊波斯首都泰西封。围城数年,末代波斯皇帝只得弃城而逃。之后他试图进行反攻,然而因为财政短缺和其他问题,一直不能组织起有效抵抗,于是一败再败。末代萨珊波斯皇帝伊嗣埃三世逃到东呼罗珊,被一名磨坊工人刺杀,萨珊波斯宣告灭亡。他的儿子卑路斯逃到吐火罗,向唐朝求援。唐朝在吐火罗南部,成立波斯都督府,封卑路斯为波斯王,后卑路斯辗转东逃来到长安,不久后死去。

    卑路斯被唐朝封为波斯王的时候,阿拉伯帝国正处于倭马亚王朝时期,也叫伍麦叶王朝,因衣服旗帜尚白,唐朝称之为白衣大食。在白衣大食之前是四大哈里发时代,也叫神权共和时代。也就是哈里发不世袭,白衣大食之后,哈里发之位开始世袭。

    四大哈里发第三任哈里发出身倭马亚家族,他的即位被以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为首,哈希姆家族中部分亲阿里派的人质疑,并组建起什叶派,与普遍承认第三任哈里发的逊尼派相对立。穆斯林内部首次开始分裂,并一直分裂至今。之后第三任哈里发被刺,阿里即位为第四任哈里发。但是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为首的倭马亚家族又拒不承认阿里政权,于是双方发生内战,未分胜负,僵持不下。

    之后阿里也被刺杀,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这就是白衣大食的来历。

    二、白衣大食统治的崩塌

    前文说了,阿拉伯帝国趁着萨珊波斯和拜占庭帝国斗得两败俱伤时迅速崛起,一时扩张得飞快。这时问题出现了,就是统治基础问题。阿拉伯帝国以小博大,短时间就占领、统治了这样广大的一片领土,治下数千万的人口,但是他们的统治基础,阿拉伯人却少的可怜。

    所以最开始阿拉伯人仗着军事的优势,以非常残暴的手段统治其征服领地,实行红果果的种族压迫制度。比如对待波斯人的问题,绝大多数波斯平民成为了阿拉伯人的奴隶,被阿拉伯人随意屠杀。

    波斯人被与驴和狗相提并论,毫无尊严。如果一个骑马的波斯人见到步行的阿拉伯人,他必须立即下马,把马让给阿拉伯人骑。在许多场合,波斯人不得与阿拉伯人并肩而立或并排行走。

    除此之外,更以残酷的手段镇压反抗者,比如以残暴著称的波斯总督哈查只就曾血洗过库法城,一次性屠杀12万人。不止这些,他们还对波斯人进行宗教迫害,摧毁祆教祠,祆教神像等。不过据记载,白衣大食统治者曾经短暂鼓励被征服地区的人们改信YSL教,但马上就放弃了。因为这样一来,白衣大食统治者就不能像原来那样向对方征收沉重的赋税,以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

    因此这样一来,白衣大食的统治基石是极其不牢靠的:第一,以极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第二,不得民心,极多数人被严重压迫,内心怨恨不断加剧;第三,教派冲突和反对者一直没有停歇,到后期白衣大食内乱一直没有停过;第四,可以说,白衣大食是靠造反立国的,强大的武力是他统治的基础,但是这支武力却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叙利亚人。

    因为白衣大食是叙利亚总督以武力夺取哈里发建立的,以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为首都。叙利亚军队就是白衣大食核心军事力量,倭马亚王朝的支柱。可是叙利亚其实也是被阿拉伯人征服的一个地区,在倭马亚王朝时期虽然叙利亚人、叙利亚军队获得了极高的地位和利益。所以一旦叙利亚军队失去这些地位和利益,白衣大食倒台也就指日可待了。

    事实上,白衣大食就是从迁都开始,快速走向灭亡的。

    公元744年是值得记住的一年,这一年白衣大食一下换了三任哈里发。统治白衣大食十九年的倒数第五任哈里发希沙姆在734年去世之后,倒数第四任哈里发瓦利德二世(也有翻译韦立德二世,WalidII)即位。据《阿拉伯通史》记载,“韦立德二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浪子,据说他惯于在酒池中游泳,他狂饮酒池里的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