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孺子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七章 剑在手中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奉入宫,既是拜见皇帝,也是辞行,他此次返京原是为了确认圣军师的身份,半路上听说皇帝遇刺,数日后又听说皇帝已经康复,心情也跟着大起大落了一次。

    他的权力来自皇帝,没有皇帝他将失去一切,因此必须亲眼看到皇帝安然无恙。

    杨奉看上去又瘦了一些,满面风霜,他在云梦泽可不是坐在屋子里安排战斗。

    杨奉算不得纯粹的内臣,皇帝在凌云阁见他,微笑道:“朕又涉险,让杨公失望了。”

    杨奉仔细打量子皇帝几眼,放下心来,“陛下平安就好。”

    “朕还是没能完全掌握皇帝的权力。”韩孺子很高兴见到杨奉,有些话他只能对这名太监说,“十步以外、千里之内,不知还有多少臣子与韩稠的想法一样,只是暂时没敢表露出来。”

    韩孺子指了指桌上厚厚一摞奏章,“这是连日来各地诸侯和朝中大臣递上来的,杨公能猜到他们都写了什么吗?”

    杨奉想了一下,“首先是恭贺陛下康复,其次是痛斥韩稠的狼子野心,最后……他们大概会说起稳妥的好处:祖宗如此安排自有其道理,后世子孙改动时必须慎之又慎。以此暗示陛下当初将韩稠从洛阳调至京城是错误的。”

    [.“何止暗示?有些人直接写了出来。”韩孺子摇摇头。

    韩稠是诸侯后代,其祖自愿交出王号,当时的皇帝为了表彰这种行为,特许其家子孙可以世袭河南尹,长驻洛阳,结果却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麻烦。

    “可大楚不能再容忍韩稠这种大臣存在。”韩孺子看向那摞奏章,好像上书者就站在面前,目露坚定,一次刺杀吓不住他,“如果只是剿匪,动用数郡之力即可,韩稠影响不大,如果要对付匈奴人,需倾天下之力,朕不允许再有洛阳这样的法外之地。”

    杨奉没吱声,韩孺子轻叹一声,“可朕现在还腾不出手来。”

    “陛下有皇子之后会封王吗?”杨奉问道。

    韩孺子沉默良久,“会。”

    “三五代之后,将有一位皇帝如陛下一样,琢磨着如何废除各地诸侯,陛下的子孙也在其中。”

    只有杨奉敢说这样的话,韩孺子并不在意,反而很欣赏,喃喃道:“一个人不能自私到以为别人不自私,连皇帝也不能例外。”

    韩孺子一时想不出良策,看样子杨奉也不能,于是笑道:“不说以后的事情,先说眼下的问题吧,朕向云梦泽又派去一位新将军,名叫黄普公。”

    杨奉点头,“我在路上遇到了,跟他聊了几句,是位能做事的将军,难得陛下能将他找出来。”

    韩孺子将黄普公的事迹大概说了一遍,“他的本事哪怕只有五分真实,击破云梦泽群匪也应该不在话下,接下来朕要派他去平定东海。可朕担心一件事,燕康与黄普公原是主仆,以后一文一武协作剿匪,只怕会有隔阂。有人建议朕将燕康之子燕朋师也派去云梦泽,如此一来,黄普公的功劳就是燕家的功劳,或许可以消除隔阂。可这种做法不太公平,朕一直犹豫未决,正好杨公来了,朕想想听听你的意见。”

    杨奉上前一步,“打个比方,陛下得到一柄号称削铁如泥的宝剑,是深藏匣中,还是拿在手中与敌人对战?”

    “当然是拿在手中。”

    “敌人选用何样的兵器迎战,陛下决定不了,那可能也是一柄神兵利器,两强相争,必有一伤,陛下的宝剑纵然得胜,也可能受损。”

    “如果对方是神兵利器,朕就更应该使用宝剑,这正是宝剑的用途。”韩孺子笑了笑,有时候他还是需要杨奉的指引,“朕明白了。”

    杨奉后退一步,回至原位。

    韩孺子继续道:“作战的是将军,朕只需给他权力、兵将与粮草马匹,至于其它事情,该由将军自己解决,无需朕事必躬亲。能不能解决彼此间的关系,是黄普公与燕家的问题,朕秉持公正即可。”

    明白这个道理,韩孺子一下子轻松许多,看向杨奉,说:“申明志对自己的问题解决得不好,朕已经决定允许他致仕还乡,可是该由谁接任呢?”

    “陛下想必已有人选。”

    “朕属意瞿子晰。”韩孺子停顿片刻,见杨奉没有提出反对,接着说下去,“先让他担任帝师,期满后入御史台,如果表现出色,可为宰相。”

    略过六部的为官经验,皇帝给瞿子晰安排的是一条快速通道。

    这是赵若素的建议,杨奉点点头,“陛下安排得很好,瞿子晰有宰相之才,可是与宝剑一样,也要提前试一试锋芒。”

    “问题是在这之前呢?谁当宰相?如果瞿子晰被证明只是一介书生,空谈强于实干,申明志的继任者很可能要在宰相的位置上多坐一阵儿。”

    “冯举已被任命为左察御史,按惯例该由他继任宰相。”

    韩孺子沉吟不语,他提拔冯举是为顺利通过自己的多项任命,对吏部尚书不是特别满意。

    “冯举是三朝老臣,执掌吏部多年,再有御史台的经验,堪任宰相。”杨奉并不避嫌,还是冯举。

    “卓如鹤怎么样?杨公在云梦泽经常见他吗?据说他是先帝欣赏之人。”

    卓如鹤原是桓帝当太子时的近臣,后进入六部为官,就等着步步高升,直达宰相之位,结果桓帝早崩,他被调至外地,升迁之路中断,韩孺子对他印象不错,派他去安抚云梦泽周边数郡的民心。

    杨奉想了一会,“卓大人剑在匣中,尚未试刃。”

    “卓如鹤治理弘农郡颇有声誉,在云梦泽做得不好吗?”

    “做得很好,云梦泽这几个月来返乡为民的强盗,比过去几年加在一起都要多。卓大人不缺治民的经验,但是缺治吏的经验,宰相是百官之首,非得是深谙治吏之术者才可担任。”

    “嗯。”韩孺子明白杨奉的意思,不管怎样,他对未来的安排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杨奉觉得差不多了,躬身道:“我明天就走,要向陛下请调一人,一块带去云梦泽。”

    “满朝文武,随你调用。”

    “此人不是朝中官员,而是牢中关押的一名刺客,叫栾凯。”

    “朕知道这个人,他曾经闯进皇宫,惊吓到了皇后,该是死罪。”

    “此人自愿去刺杀栾半雄,以赎死罪。”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