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枭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圣心难测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璟微微一笑,不愿多解释。

    李景遂呵呵一笑,道:“杨琏,你不必惊慌,本王在皇兄面前举荐你,毕竟你曾经救过怀柔郡主,可是你也知道,你的姓名过于敏感,因此陛下试你一试。”

    杨琏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道:“陛下乃是真龙天子,这一试,可是吓坏了微臣。”

    李璟哈哈一笑,看了看杨琏,倒也还满意,道:“杨爱卿,你这一次立下奇功,朕一定会好好赏赐你。说,你要什么?”

    “陛下,微臣只有一个请求。”杨琏施礼。

    “但说无妨。”李璟点点头。

    杨琏身着甲胄,深深施了一礼,道:“陛下,此次常州****,完全是吴越人暗中捣乱,微臣侥幸平乱,陛下洪福齐天,微臣不敢居功。但微臣请求陛下,饶恕神武军、天雄军的士兵,陛下仁慈,三军将士必定铭记于心,日后精忠报国,为大唐开疆拓土,也不失为美谈。”

    李璟尚未说话,李景遂却笑道:“好,好,好一个开疆拓土。”

    李景达呵呵一笑,道:“恭喜陛下。”

    李璟眯起眼睛,打量了一番杨琏,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杨爱卿的这番话,朕记在心中了。既然杨爱卿为众人求情,这笔账,朕就暂且记下,允许他们戴罪立功。只是这样一样,未免对爱卿不公平。”

    “朕赏罚分明,这一次既然你立下大功,朕就要有所赏赐。朕听说神武军损失不小,不少指挥使、都头战死,朕就令你为指挥使,日后若有功绩,再另行升迁。”李璟说道。

    杨琏忙施礼,道:“微臣杨琏多谢陛下赏赐,必当竭尽全力,为国分忧。”

    齐王李景遂呵呵一笑,摆摆手,道:“杨琏,你出征也有一些日子,不妨先回家看看吧。”

    “微臣告退。”杨琏说着,后退着退出,门口早有一名小太监,领着杨琏走出宫城。

    大殿内,李璟慢慢踱步,道:“此人果然不是前朝旧太子。”

    李景遂笑道:“皇兄英明,此人若真是前朝旧太子,以他的个性,怎敢来到金陵?恐怕早就躲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了。”

    李景达也道:“陛下,那樱洲还有前朝旧太子的坟墓,他怎能从坟墓里爬出来?死人复活的事情,我可不信。”

    李景遂微微皱眉,道:“四弟,不可胡说。”

    “无妨。”李璟倒是显得十分大度,自家兄弟嘛,李璟还是十分放心的。

    李景遂想了想,道:“皇兄,杨琏虽然不是前朝旧太子,但他的名字太过于敏感,若是在朝为官,难免引人非议,那些个谏官恐怕会不停弹劾。杨琏此人又个性刚强,不肯改名,实在是让人头疼。”

    李璟笑道:“你倒是维护于他。”

    “皇兄明鉴,他救过怀柔郡主,若是出了什么事情,我这心里不安哪。”李景遂道。

    李璟喜欢的便是他的这份仁慈之心,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朕就亲自下一道圣旨,封他为神武军指挥使,为从五品,同时特赐银鱼袋,以示嘉奖。”

    有了皇帝亲赐的银鱼袋,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身份已经被李璟知晓,除非有不长眼的人,根本不会来惹杨琏麻烦。想到此,李景遂拱拱手,道:“皇弟在这里替杨琏多谢皇兄。”

    杨琏走出皇宫,回头凝视了一眼曾经居住过的皇城,脸色微微一变。虽说刚才他看起来十分冷静,实际上还是有些紧张的。李璟是个性格古怪的人,他精通琴棋书画,是个文人,按道理这样的人性格应该比较温和。可是,他毕竟是个帝王,继位之后,一改李昪与四邻和平相处的政策,四处用兵,足见他是一个有大志,或者说好大喜功的人。刚才若是一个不小心,恐怕就会人头落地。

    此时除了皇宫,顿时觉得背上全是汗水,刚才当真是无比惊险。

    不过幸好,他有齐王李景遂帮忙,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相反,杨琏从区区的将虞侯升为指挥使,从此迈入了中高级军官的行列,还是值得庆幸的。依旧沿着秦淮河走路,杨琏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不觉,离家不远了。

    抬起头,只见前方人声鼎沸,十几辆马车排成一排,几乎要将路给堵住了。杨琏快步走了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刚走过去,只见几名家丁模样的人,正抬着箱子,朝着客栈走去。

    这一行人十分喧闹,街道上的四邻都看见了,不少人探出头看,奇怪地看着。杨琏快步走了过去,只见为首一人身材欣长,有些干瘦,面白却无须,到了门口,王虎迎了出来。

    “我等奉陛下之命,特来宣旨,杨琏何在?”那人说道,声音尖锐,原来是名太监。由于杨琏是步行,这群人是骑马,而且早有准备,比杨琏来的稍微早了一些。

    王虎一愣,自家老爷没有回来啊。但见这位公公是说奉陛下之命,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杨琏快步赶到,朝着太监施礼,道:“公公,我正是杨琏。”

    “好。陛下的旨意,快接旨吧!”太监说道。

    杨琏忙施了一礼接旨,太监微微一笑,朗声读了起来:“神武军杨琏,忠君爱国,临危不乱,于乱军之中,拨乱反正,于国于民,有莫大功绩。今特授予神武军指挥使一职,赏银鱼袋一个,金银绸缎若干。钦此。”

    圣旨非常短,也没有特别的文采,想必是李璟觉得杨琏是个武夫,因此说的简单。在场的所有人都听明白了,杨氏客栈的主人去了苏常一趟,回来之后便升官了。只是那银鱼袋是什么东西?有的人不知,知道的人不免在一旁解释。银鱼袋不是官,而是挂在官员腰间的物品。

    从唐朝开始,一般而言,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南唐承袭大唐,制度也差不多。杨琏的指挥使一职是从五品的官职,勉强有资格获得银鱼袋。但天子赏赐银鱼袋,是一种荣耀,不是官阶到了就能获得赏赐的。

    杨琏起身领旨,心中却微微心惊,刚在在宫城里,李璟对他是各种试探,若不是他沉着冷静死不认,恐怕已经被甲士分尸。刚给了自己一记闷棍,随后就派人来宣旨,弄得不少人都知道,这是在给自己蜜枣吃啊。果然是圣心难测,李璟虽然是一个文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太监令人放下礼物,带着人走了,杨琏眯起眼睛打量着他们离去。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