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乌衣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逞强的后遗症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字最后那刻,是梦中飞鸟扑出入“门”才平息了玄修念气,看来应该是飞鸟帮他挡了一劫。

    所以因为破字失败,那一点还留在大伯谢鲲的字符上。

    如无意外,这应该就是王熙之的玄修之力,就是她的第一笔。

    王熙之将她的初笔郑重折叠送给自己,俨然是给了他一个护身符。

    他此刻只愿快快养好伤,等开春时就能见到她,将这些疑惑猜测都解开。

    葛洪与鲍姑在谢家待了数日,见谢安能下地走动时才安心离去,虽然葛洪少不得被好友干宝哄去司徒府,与王导见上一面。

    王导自然是想他留下来做官的,哪怕是留在建康行医,但葛洪再三推辞,也推却了王导的赠礼。

    当然并非只有王导仰慕葛洪在炼丹医道上的名气,国舅庾亮也顺便请了葛洪吃了顿饭,但还是得到跟王导一样的答案,最后庾亮无法只得作罢,不过既然仙师到来,庾亮的妹妹庾皇后也请葛洪入宫,给司马皇帝夫妇看病。

    皇帝皇后都是身体倍棒、无恙,只是在葛洪离宫之时被皇帝的贴身老太监韩公公留下来问了一句,“听说仙师研究房中术?不知有何妙用?”

    葛洪怔了怔,他入宫前听人言近来皇上得一新宠,甚为迷恋,韩公公这般询问应是替皇帝讨要了。

    葛洪淡淡道:“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伤损,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益阳,或以增年延寿,其间条理甚多,贫道还在整理书写之中。”

    言下之意就是现在拿不出。

    韩公公也只得作罢,毕竟葛洪这种接近半仙的人,谁也不好得罪。

    谢家知道葛洪不愿为官,在山间清贫又乐医好施,这番救治谢安的丹药应是花费不少,原要大礼相谢,但谢据心知葛洪为人,早早命人寻来一副上好金针赠予鲍姑,又暗中命人往葛洪隐居之所送去纸张笔墨和日常生活所需。

    谢安将躺了月余,在恢复过程中虽做着鲍姑的**实验,但也记下了不少穴位,鲍姑很是欣喜,直言要收他做小徒弟。

    这边是谢安病愈,而乌衣巷又有一家主人病得厉害,那就是纪家,那位江南士族首领纪瞻。

    纪瞻已患病许久,加上年逾七十一,葛洪拼尽全身医术也没能再将老人的命拖过新年。

    这位南士冠冕在生命最后时日里,还担忧着谢安的安危,直到听到这小孩已能下床行走时,甚为安慰。

    大概这世间除了王导之外,再无他人知晓,为何纪瞻会对谢安这个小孩如此关心。

    也许是谢安在家宴上让菜一举勾起了纪瞻对故人的思念,也许是纪瞻的慧眼穿透了十年光阴再度寻到了可造之才。

    只是那时谢安并不知道。

    四岁的他只知道那个一面之缘的、曾让他去纪家有空坐坐的老爷爷去世了,去世前纪瞻还竭力想要吹一曲洞箫,可惜已无多余力气,只得怅然一笑,命人将紫竹洞箫送给了谢安。

    多年后,王导才将纪瞻当日在家宴上对他的评价告知,当夜,谢安回到家,伫立沧浪亭,手持纪瞻所赠的紫竹箫,吹了一夜的萧曲。

    纪瞻病逝,大约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王敦之乱时纪瞻就已带病护王,七十一岁高龄在家中安然离世,对于乱世中的人们来说,是最好的死亡方式。

    谢万也陪着纪友掉了几天的眼泪。

    纪瞻的葬礼上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虽然部分江南士族十分怨恨他对司马家的助力,让北方士族在江东大大压了南方士族一头,但斯人已逝,恩怨已然消泯。

    这个冬天,乌衣巷里有人死里逃生,有人遵循天命而逝,冬去春来,人生皆是如此。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