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现在又把触角伸到了中东地区,虽然都是些荒无人烟的地区,但仍旧值得羡慕啊!
在这些地区的价值体现出来之前,确实是些不毛之地,只有吕梁和基因人们知道那些地方到底有多重要。获得太平洋上的德国殖民地后,华军就开始在塞班岛(美国在美西战争后将北马里亚纳群岛卖给德国)、帕努鲁鲁、新几内亚等地修建军事工事,虽然进度缓慢,但一直没有停止。也许当空军发展到一定程度,美国人就会发现这些岛屿的重要性。
对于科威特同样如此,类似捡漏的成功让吕梁心情大好。对于华军来说,军队需要海量的石油资源来推动,目前已经出现了油料短缺的迹象,海底采矿车数量有限,开采的海底石油还不够惠州石化厂一家公司的消耗。另外在北方的东北、山东等地的油田也正在开采之中,根据估计,北方油田开采后仅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和军方三分之二的需求。所以战略石油储备已经建立起来,每年都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石油,为了防止美国石油供应在战时断绝,必须开辟新的石油来源。
科威特就是最佳的选择,从协定签署后,华国就在组织数量庞大的开采队和工程机械,他们将乘坐五艘运输船,同部分行政人员和一个步兵团的军队,随护航舰队一起抵达科威特。
组成护航舰队的有四艘挑战级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和七艘驱逐舰,出发前舰队舰身通体涂成白色,被称为“大白舰队”。这支舰队的威慑力不亚于当初**同盟的远征舰队,虽然数量较少,但战斗力十足。要不是华国事先向各国发出通告,估计会引起各国的敌视。
尽管如此,护航舰队驶入南海后附近就出现了英法等国的舰只,一些英法巡洋舰紧随左右,充当外围防御,舰船上不少技术人员就近观察这四艘战列舰。()
本书来自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