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回甲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奇葩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再碎的银子也是银子。

    银白色的银子因为常常被人摩挲白得耀眼,从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到一脸惊愕的奸商怀里。

    “呃……”眼看到手的银子又飞了,石文锦一脸惋惜。

    “出去,出去。”石云开一脸不耐的继续关门。

    这短短几天功夫,从石云开手中打过转的银子已经三十两,石云开还真没把这点散碎银子放在眼里。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虽然没有收过礼,但石云开后世求人办事时送过不少,经验算是充足。

    正所谓: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足,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诱惑不够。

    看这奸商迫切的样子,石云开感觉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两位小哥,小哥,都怪我,都怪我,劳驾通报一次,通报一次。”果然,那奸商脸上的愕然一闪而过,继而表情更加亲热几分,随着熟络的求饶声,两块银子塞到石云开的手中。

    哼哼,这次加起来足有一两多,差不多了。

    “看在你是真有急事的份上。”石云开满意的点点头,大模大样的把银子塞进荷包,对旁边一脸担心生怕石云开再作妖的石文锦使了个眼色。

    石文锦咧了咧嘴,对石云开的无耻行径表示了下惊讶,转身往院内飞奔而去。

    “嘿嘿,嘿嘿……”那奸商对送礼这种事肯定不陌生,但对石云开这个貌似憨厚的山村小子居然也如此贪婪下作表示惊叹。

    “嘿嘿,嘿嘿……”刚收了人银子,总不能翻脸就不认,反正银子已经到了手,石云开继续一脸憨厚的表情赔笑。

    两个不要脸的对着“嘿嘿”,若是旁边有人经过,定会以为这是两个傻子,谁能发觉这是两个奸诈若狐的家伙?

    不大会功夫,石文锦从院内飞奔而出:“我们队长请您进去。”

    “好好好,多谢小哥,多谢小哥。”那奸商嘴上没口子的感谢,一边作揖一边往门庭方向而去。

    “嘿嘿……三哥好手段。”眼看奸商已经走远,石文锦适时对石云开表达自己的敬佩。

    “嘿嘿,雁过拔毛,不赚白不赚。”就这么两句话功夫,石云开已经把银子一分为二,顺手递给石文锦一半:“见者有份,千万别客气。”

    石文锦难以置信的瞪大双眼,居然不敢伸手去接:“给……给我的?”

    “对啊,给你的,说起来刚才还是你跑的腿,不给你给谁?”反正是意外之财,石云开一点都不心疼。当然石云开也没忘嘱咐一句:“可不要说出去,要不咱们俩一个铜板也剩不下。”

    “你就放心吧三哥,打死我也不说。”石文锦拿着银子止不住嘿嘿乐,长这么大怀里就没揣过这么多银子。

    “这算什么啊,以后赚银子的机会多着呢。”石云开不以为意。

    仔细想想还真是,生活中赚钱的机会多了,就看抓不抓的住,只要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抓住,不说人人都是富翁,混个小康还是不难。

    这不石云开俩人刚分完赃,街角又转出一人。

    这人一身清军兵勇打扮,刚转过街角看到石云开就满脸堆笑往这边来,嘴里还不迭声地喊:“石家小哥,昨晚上睡得可安好不?”

    清军兵勇胸前都有一个类似补丁一样的东西,上面清晰的写明该兵勇所隶属的部队番号。比如这位胸前就写着:盛字练军右军后营前哨正勇。

    这是曲章安的手下,莫非是那位姗姗来迟的都统大人到了?石云开一边寻思,一边拱手答话:“都好,都好,有劳过问了,可是都统大人到了?”

    “没呢!影都没,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到。”那兵勇满脸堆笑的回话,满脸都是褶子。

    “呃!”石云开失望的叹口气,努力堆起笑回话:“这位大哥可是有事?稍等下,我这就通报我们队长。”

    要钱也要看对象,面前这位怕是榨不出什么油水来。

    “不用,不用,不找你们队长,我是来找小哥你的。”那兵勇在门前站定,乐呵呵的跟石云开扯起了犊子。

    “找我?不知大哥找我何事?”石云开心中警铃大作,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嘿嘿,说来简单。”那兵勇仿佛有点羞涩,颇有些难以启齿:“昨日里在盛军营门前,我看小哥似乎识字,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

    一般人如果这么说,意思就是:不管你同不同意,我都要说。石云开想干脆点不认账:“识字?识什么字?”

    “嘿嘿……昨天若不是小哥提醒我,咱们差点就错过了盛军营地,虽然最终也没找到正主,但我想来小哥是识字的。”

    “呃……”石云开努力回想,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来着,这兵勇难道就是当时帮自己推车的那人?怪不得感觉似曾相识:“斗大的字也不识得一箩筐,就是认得那个‘盛’字罢了。”

    不管这兵勇想干嘛,石云开都不想承认。这年头,朝廷对于文化的传播控制极其严格,只要是个读书人,就要想办法把你弄到既得利益集团里去,往深了说,朝廷就是在推行“愚民政策”,老百姓嘛,没必要懂太多,会干活也就行了。

    石云开也想出人头地,但绝对不是在平壤,起码也要错过甲午清日战争去,在这个关口出风头,实在是福祸难料。

    “嘿嘿,小哥不必多虑,老哥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小哥帮我写封家书回去。”那兵勇不再周旋,直截了当说出目的:“小哥且放心,自有润笔奉上。”

    帮忙写信?这倒没什么问题。

    “行倒是行,只是我这里没有笔墨纸砚啊。”石云开实话实说,倒也不是故意推脱。

    “知道小哥这里没有,我带着呢。”那兵勇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大堆物事,也不知是从哪里寻摸来的。

    “呃,这边请。”眼看服务周到,石云开也就不推辞,随便找了间屋子推门而入。

    石云开上小学时曾练过几天书法,对文房四宝倒是不陌生,唯一麻烦的就是此时没有墨汁,只能用墨条在砚台上慢慢磨出来,这可是个水磨工夫,石云开借着磨墨的功夫仔细问:“不知大哥想写些什么?”

    “不用太麻烦,只要告诉孩他娘我已到平壤,勿让她挂念即可。”那兵勇要求并不高,短短十余字而已。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