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艺香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开机和院线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国外购置了一批全新的器材,只是回来的时候让王天霖拿去试拍了几天就封存起来,留着准备后用,这次却被王天霖提出来借给胡月了。

    黄中标和黄月泰当初到邵氏挑选摄影器材的时候被告知要用这些摄像机的时候都是喜不自胜,摄像机对于摄影师来说就是士兵手中的枪,有了AK47谁还愿意用三八大盖不是,本来陈得森把黄月泰拉来他还有些心高,看不起这草台班子,等拿到摄像机那点小抱怨都彻底的没了,台子虽然看起来不怎么地,胜在人家人脉广,后台硬,TVB家大业大随便露点出来都了不得,再加上今天看到胡月的造型。

    黄月泰76年入行,已经执镜过十数部电影,而且还兼任过编剧,副导演等,年少得志也不怪乎其心高气傲,他不是剧组其他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小毛头,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说就造型来讲,胡月已经成功了,只要剧情不是太烂,笑点不是太糙,应该能赚钱。

    其实还是黄月泰想太多了,这部片子赚钱已经是肯定的了,只是赚多赚少的情况了,胡月一共投入了二十来万,这里边还有收购影视公司的钱,按照香江交保底金然后4:6发分账来算,票房只要到五十万就能保本了,至于五十万?嗬,这个只是个笑话,王京和胡月都不觉的自己这本子只能拿下五十万的票房。

    其实说到这个就不能不说香江电影的院线制度了,十分的操蛋,最起码目前使这样的,而且胡月觉得这个所谓的院线制度也是导致香江电影迅速破灭的根本原因,为啥?一个字多!这就导致了香江电影的前两个特点!多和快!

    香港历年的电影院数量,最顶峰时是1969年,当时香港的电影院数量达到了恐怖的180家。之后就逐年减少,到去年时仅剩下75家,不过今年又新增开业了5家,所以现在香港一共有80家电影院。

    50年代电影院线是四分五散的时期,由于制作成本较低,主角明星的片酬多1000元,几家或1—2家影院放映一部影片就可以收回成本,在东南亚地区放映后,便可大收特收。

    60年代,港产片院线制的特点是大工厂制,是邵氏公司的天下,其次是长城、凤凰、新联。邵氏和长、凤、新都有自己的片厂和院线。电影经营方式:制、发、放一条龙。香港叫做大工厂制度。另外.60年代,还有一条丽声院线,专门发行中小公司的影片

    70年代初,嘉禾公司成立,租赁了几家影院成为骨干影院,然后再与几家影院签约,成立嘉禾线;当时形成三条港产片院线,邵氏、嘉禾、丽声。当时邵氏、嘉禾两条院线排自己生产的影片,丽声初期由嘉禾经营,后期排映中小公司影片。

    80年代独立制片兴起,出现了制作与发行院线分离的状态

    1980年金公主开始经营丽声院线,改名金公主院线,有时还称丽声院线。金公主的老板是雷(雷国华)氏家族。金公主公司主要发行影片和经营院线,少量投资制作影片。金公主最大的功绩是废除了影院包底制,减轻了片商的压力,提高了独立制片公司排片的积极性和经营的活力。

    一般排在金公主院线的影片都由金公主发行,但是为了帮助独立公司,不少独立公司的影片由他们自己发行,一方面调动独立公司的积极性,一方面免收发行费。如:缤缤公司、奋斗公司、思远、协力、兄弟、立人等公司都自己发行自己的影片在金公主排片,体现了金公主成立后对独立制作提供的良好的发展空问。

    结果,一向在金公主院线排片的新艺城,影片非常卖座,使金公主院线的票房收入紧随嘉禾之后,成为香港第二大院线。因此,新艺城与金公主院线紧密合作,新艺城兴旺,金公主院线便兴旺,新艺城解散,金公主院线也结束,因此院线与制作是息息相关的。

    了解归了解,时势可以造就英雄,而且轻而易举,而英雄造时势,难,太难!而且不讨好,过了九十年代香江电影就开始没落,院线盈利下降根本没有任何投资的价值,而且就目前来讲,院线的三大巨头也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吃力不讨好,还得罪人,得不偿失,所以胡月根本没想过打院线的主意。

    至于香江电影的未来?胡月不知道,也无法左右,只能在在新-浪潮推进黄金时代来临的时刻为其再增添一份火焰,至于它最终会走向何方只能天注定了。

    ---------

    PS:第一更送到,第二更会很晚,留着明天看吧,过了十二点如果顺利还有一更,补昨天。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