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世吉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7章 伍趣三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病倒其中必有跷,但病发至今已有月余,沿途一切都是太子做主,还想要找出什么有用的证据,几乎已绝无可能。

    皇帝已经病同废人千万确即使在前世医学高度发达的条件下,这样的重度中风治愈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恐怕就是玉皇大帝下凡无法保证皇帝还能挺多久。可回到长安之后又能拿太子怎么样呢?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合法储君,父死子替乃是天经地义要扳回局面又何其难也?自己与秦氏父子、徐文瀚所做的一切,到底能有多大的意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许该为下一步早做打算了。

    杨致虽然有些心灰意冷,但头脑依静而清醒。目前皇帝这种身体状况,死不死对太子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太子想弄死皇帝也不必等到现在,让皇帝像现在这么活着,比弄死他对太子更为有利。所以皇帝到底还能活多久,完全取决于其自身的生命力了。为了捡开石头走路,太子为皇帝配备的生活与医疗班底,杨致仍是原封不动。在潼关返回长安的途中,万一皇帝有什么不测,太子也咬不到自己头上。

    太子见杨致出了龙撵一脸戚,戏谑的问道:“飞虎侯,如何?依你之见,父皇还有希望康复否?”

    “也许吧。谁知道呢?”杨致面无表情的大吼道:“迎驾进关!”

    大概是杨致登撵面圣前后的情绪对比太过鲜明,太子果然十分配合,撒手将一切都交给了他。筹谋多日累死累活,竟然面对的这么一个结果,杨致感到说不出的疲惫。而杨致将皇帝迎进潼关安顿好以后,把两万护驾兵马暂驻城外的琐碎事宜都甩手交给了叶闯料理,自己则钻进房中蒙头大睡,连叶闯为太子设下的接风晚宴都只是去露个面草草应付了一下。

    晚间叶闯来找杨致的时候,说起皇帝也是满脸黯然,神色复杂的问道:“杨兄,如你所言,叶某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此番迎驾放太子入关,该做也好不该做也罢,反正都做了。如今皇上病重至此,不知杨兄日后有何打算?”

    “我和你不同。”杨致苦笑道:“日后如何打算,你叫我现在又怎么说?你如真正当我是兄弟,就记住我今日跟你说的话:日后一切按圣旨办,那金銮殿上坐的是谁,你就听谁的。不管太子能否继位,我敢说三五年内他不会也不敢拿你怎么样。即便偶尔给你穿上一两回小鞋,能忍就尽量忍了。但切记不可死抱愚忠之念!”

    “蒙杨兄不弃,我们不已经是兄弟了么?”叶闯若有所思的点头道:“杨兄的话我定当谨记于心。叶某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能与杨兄并肩征战!愿天佑吾皇,天佑大夏!”

    进了潼关之后,太子和杨致好像都不着急了。杨致统率的两万兵马由迎驾变护驾,潼关到长安三百余里的路程走了整整八日。直至夏历武成二十六年正月十一日,皇帝圣驾才抵达长安。

    监国皇子越王赵启、首辅宰相王雨农、枢密院太尉正使卫肃、集贤殿大学士徐文瀚、福王赵行等王公贵戚、文武重臣事先得报,早早出城三十里处摆好仪仗相迎。

    在这样的场合,杨致也不便与王雨农和徐文瀚多说什么,迎着徐文瀚迫切的眼光,皱眉摇了摇头。王雨农看在眼里隙过来意味深长的道:“飞虎侯辛苦了。皇上病体沉重,太子一路护驾劳顿,老夫以为

    侯还是先回府歇息几日再进宫缴旨复命为宜。”

    徐文瀚附和道:“王相说的不错。太子远行疲惫,朝中诸事繁杂与越王交接只怕最快也需放在两三日之后了。三弟且不忙缴旨复命,尽管先行回府歇息,一切由王相与愚兄担待便是。”

    按大夏军制,领兵大将未缴旨之前不得回府。二人话中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将两万兵马抓在手上几天看看形势再说!

    可就算再怎么拖下去,能让皇帝奇迹般的好起来吗?杨致懒洋洋的答道:“我要回府也不急在这几天,反正大军要回禁军大营驻扎,我便在禁军大营行辕凑合住两天吧。想回去我照样可以回去,谁还敢拦我不成?”

    以越王为首的一干王公贵戚与文武重臣簇拥着皇帝圣驾和太子进城之后,杨致先不忙率军入城起精神遣人将封道截粮及负责“寄存”的三名校尉张得胜、王彪与刘当召来。

    张得胜禀道:“大军,您可算是平安迎驾归来了!在我等领命封路截粮间,太尉卫大人和耿将军都曾亲自前来过问,但见了大将军手书的军令之后,不但没有干涉且对我等还多有嘉许勉励。”

    张得胜显得颇为兴奋,若不碰上杨致分派了这么个美差,又怎能有机会与卫肃、耿超这等威名赫赫的名将面对面的打交道?

    王彪赔道:“大将军的面子真是大得很啊!”

    杨致料想卫肃当时也不敢动他们超就更不用说了。淡淡笑道:“是吗?你们做得很好。我这个大将军是个临时凑合的主,过几天就要缴旨复命了。你们安心等我的下一道军令到达撤兵进城吧!”

    “刘当,你也干得错。那不是算过了许下的军饷和赏银要二十余万两么?稍候我写张便笺,你拿去秦氏分号换三十万两银票,给弟兄们分一分。我原说你们每个校尉赏银五千,现在还得升一升。你们留在长安城外的三个每人八千两,随我迎驾的每人一万两。”

    等刘当三十万银子到手,寄存在秦的大批粮草辎重这就算“出口转内销”了。至于两万兵马的双倍饷银和赏银,回头就写奏章照讨不误。皇帝病成了废人,可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得逞,该斗那还得接着斗。与领兵打打杀杀一样,这是个高风险、高难度的技术活,远不如像秦公那个老狐狸一样,做个连皇帝都要看你三分脸色的财阀来得实在。常言道多得不如现得,现得不如早得,等这几天腾出手来,一定要向秦氏父子把粮行顺手敲过来!

    大夏虽于军功封赏极重,但因库连年吃紧,非立有大功者,终归还没有重到动辄数千上万两的程度。众人无不大喜过望,刘当讨好的笑道:“小人记得大将军那天曾说过,追随大将军不仅要胆儿够肥,还要慢慢习惯发财。果然不假啊!”

    “这也是我与兄弟们有缘嘛!”杨致笑道:“保举你们几人的奏章,待我卸任以后就会进宫呈上。日后我是不是还有领兵的机会,还真不好说。只要大家见面还记得打个招呼,我就知足了。”

    众人更是惊喜莫名,一齐磕头致谢。正谈笑间,只见两名军士推推搡搡的押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乡农过来:“禀大将军,此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