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完美星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二十七章 叶天的粉丝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徐可、徐鞍华、章国名、谭家名等等。

    这些人本著对电影的热诚,及年轻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疯劫》、《蝶变》、《点指兵兵》,其后这批或在外国学习电影,或在电视台少林寺出身的年轻导演继续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父子情》、《半边人》、徐可的《第一类型危险》、谭家名的《烈火青春》等数十部作品。

    这些影片都很能表达导演对当时社会气象的感觉及情怀,虽然这些新导演全被以“新浪潮导演”之名,但事实上,他们每一位的作品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徐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可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品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谭家名走中产美学;章国名擅拍警匪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标志著香港电影与上一代本位粤语片的决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往往背负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而“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于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

    徐可邀请叶天加入,他自然没有推脱的理由,如果能招揽一些新锐导演,对东方娱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叶天没想到,在徐可口中,他竟然成了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似乎这些新派电影人对他还十分推崇。

    聊得融洽,徐可就丢开了面子包袱,认真表达歉意。

    “叶先生,不好意思,刚才是嘉禾安排,我也需要配合宣传。”

    “没什么,说实话,徐先生这部影片,我很喜欢。”

    “谢谢!”

    叶天并不是恭维徐可,《新蜀山剑侠传》这部影片很不错,就算放在二十一世纪,也值得一看,不过俗话说的话,比别人多走半步是天才,多走一步就变成先驱了。

    徐可开心笑了,《新蜀山剑侠传》完全是按照他的想法拍的,他提出聘请《星球大战》特技小组,嘉禾也答应了,暗地里他派人以协助名义偷师,拍完这部电影,不愁没有特技人才。

    叶天意外的和徐可谈得来,短短十几分钟,大导演徐可就成了他的粉丝,随便说出一些二十一世纪简单至极的电影表达手法,放在徐可眼里,这就是’圣人之言‘,推崇备至,奉为经典,那眼神,就差对叶天顶礼膜拜了。

    徐可完全改变了对叶天看法,原以为叶天是一个出色导演,现在评价叶天是一位电影大师,这并不是夸张,在徐可看来,叶天的想法都是金点子,只要按照这些思路拍电影,没有亏钱的可能。

    惊讶的不是徐可一人,叶天眉飞色舞,越说越起劲,徐可是第一个理解他的人,准确的说,不是他的想法,而是未来流行趋势,拍摄《黄飞鸿》时候,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午杩、程龙等人,程龙领悟一星半点,午杩则一窍不通,是他强制实行,午杩才勉强改变想法,徐可竟然听得津津有味,还真是一个怪才。(未完待续。)u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