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末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2章:海外殖民利益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启十一年,战略铁路正在修建,特别是通往蒙古草原的战略铁路,这条战略铁路的建设,这条战略铁路一旦修建完成,大明的大军就能轻松压境蒙古,作战物资也能大量运输到前线。

    所有新政省份,此时都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不再似过去那样如同一潭死水,商人有钱赚,百姓有事做。物价保持稳定,收入不断提高,民生持续好转。老有所养、少有所教。

    内部市场十分繁荣,海外商品出口市场同样也再度扩大。

    与美洲的贸易在天启十一年直接就扩大了一倍,通过出口商品的方式,贵金属持续流向大明。同时在与葡萄牙人在马六甲城的贸易,虽然受到了美洲航线开通的影响,但贸易额也没有大幅度下降太多。

    大明在朝鲜的利益则在持续扩大,大明商人在朝鲜大规模的投资,大明资本在朝鲜大量兼并土地、开采矿产,朝鲜政府完全就是一个傀儡。大明资本在朝鲜的圈地运动还在持续展开,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进入城镇务工。

    因为大明资本对朝鲜的投资,所以朝鲜并不缺少工作岗位。即便本土工作岗位不够,海外也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大明开发海外殖民地需要很多劳工,即便是相邻的大明东北地区,同样也需要劳动力。

    朝鲜劳工工资低廉,用起来也很划算。

    此时的朝鲜,已经彻底的沦为了大明的商业殖民地,这种殖民不是直接通过武力进行掠夺,而是通过贸易、商业投资对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的持续掠夺。大明虽然在持续掠夺朝鲜,但同时也在保障朝鲜人不被饿死。

    只要没被逼到要被饿死的程度,造反是很难成功的。何况大明距离朝鲜那么近,又是外部矛盾,军事技术的进步之下,愈加没有反抗之力。

    所以大明派遣到朝鲜的总督,在朝鲜当‘太上皇’的时候,也对朝鲜进行了少量的改革。

    这些改革主要是为了保障底层百姓不被逼上绝路。例如民政局的制度很快就普及到了朝鲜,朝鲜人真要被逼∝∝,上了绝路,可以找民政局。民政局可以给他们救急,并且给他们安排工作。

    当然这些工作,通常都是安排到海外当劳工。

    普通朝鲜百姓在大明的这种掠夺模式下,甚至是差距不到大明是如何掠夺朝鲜的。表面上看,双方是公平贸易,朝鲜的商品可以卖到大明,大明的商品也能卖到朝鲜。但问题是。朝鲜的商品都是没什么技术性的,附加值很低。而大明的商品技术含量高,属于高附加值商品。

    这就相当于两个人打架,强壮的一方不让瘦弱的一方避战,只能站在那里和强壮的人比力气,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了,弱小的一方被欺负惨了。但到了台上打架,人们看到的都是双方在‘公平较量’。一般不会思考弱小的一方为什么要上去打架?

    同时大明的资本可以毫无阻碍的进入朝鲜,完全就是长驱直入。大明的资本比朝鲜商人的资本要强大太多了,加上大明控制了朝鲜的政权,可以颁布很多有利于大明资本的有利政策,这种有利政策未必要公然的减税什么的,即便是同样的税率,也能出台很多有利政策。

    朝鲜资本完全竞争不过。只能充当大明的走狗资本,从而保全高人一等的富裕生活。而那些朝鲜民族资本,则成为了大明资本和朝鲜走狗资本联合围剿的对象,在庞大的资本打压之下,还有朝鲜政府在一边吹黑哨。朝鲜民族资本自然是溃不成军。

    当资本对朝鲜的渗透越来越强,相当于整个朝鲜都在给大明打工。而且待遇还比大民工人要低上一等,很多紧缺资源在商业掠夺的环境中不断向外流失。最明显的就是朝鲜的女人开始产生嫁到大明去享福的观念,越来越多朝鲜女人嫁到大明。

    同时朝鲜的资源也在流失,森林、矿产等等资源在持续的流失。

    除此之外大明还在压榨朝鲜的人口红利,一船接一船的朝鲜劳工被成群的运往海外殖民地开荒。同时朝鲜的农业也在往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发展,棉花种植业正在不断发展,而粮食种植规模却在缩小。

    大明将个人劳动效率不是那么高农业产业分配给朝鲜农业,而大明的农业则负责生产个人生产效率比较高的项目。

    然后大明向朝鲜输出粮食,朝鲜向大明输出棉花等经济作物。

    大明负责冶炼矿产,而朝鲜人则负责挖矿,这也是一种产业分工。脏活累活外包,本土保留技术环节。

    这种掠夺也还算比较温和,双方面子上还能过得去,唯一的矛盾就是贫富差距很大,大量紧缺资源外流,让朝鲜百姓有点水深火热,但也不是活不下去,只是累一点,基本的温饱还是大明努力在朝鲜进行保障的。

    日本在天启十一年,内战持续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小**阶段了。样藩攻城略地,幕府节节败退。这边幕府从大明这边购买了军事装备之后又展开了反攻,一时间剧情跌宕起伏。

    在这样的局势下,大明与日本的贸易已经全面展开。

    德川幕府已经无力限制地方大名私下与大明贸易,大明的商品持续的涌入日本,持续掠夺日本的贵金属。

    对马藩也被大明趁虚而入,成功的将对马藩从日本分裂了出来,成立了一个‘对马王国’,并且受到了朱由校的册封,这册封的含金量绝对是最高的,对马王国接受了册封,意味着和日本天皇完全断绝了关系,从日本的体系中脱离了出来。

    天启十一年,大明又从日本分裂出了两个小王国,这些独立出去的小王国,都有大明的驻军,大明已经对日本完成了战略围堵。

    德川幕府此时自顾不暇。自然无力顾及这些问题。

    陷入混乱的日本,已经无力对大明构成什么威胁,同时内部动荡也消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

    日本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让他们自己炸一炸,就不会炸到别人了。

    而大明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利益则在持续增长,因为大明资本涌入中南半岛。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规模持续增长,天启十一年中南半岛向大明输出的商品粮已经增长到了将近三千万石的规模,而且还在持续的增长,大明对中南半岛的开发还不是很深入。

    中南半岛各国向大明输出商品粮、矿产以及其他原材料,大明则向中南半岛输入各种工业商品,从而完成掠夺。这种模式因为中南半岛人口并不是难么多,倒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