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章 四两拨千斤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型号的卡车啊?”

    姜诚摇摇手说道“不是卡车,是大车,就是农村那种人或者牲口拉的那种车。”

    孙宁啪的一声关掉笔记本,双目一横说道“老板,那个车我先不说这个年代大规模购买去哪里买了,这个的利润也太低了吧,他们付多少钱啊?”

    姜诚眼睛看着天花板说道“反正利润是很高的,你安排就是了。”

    孙宁无奈的又一次打开笔记本说道“反正我也习惯了,对了,这一个月堆积了不少货物哦,什么时候来人拉货啊?”

    姜诚想了想说道“来一千辆吧,都拆解好用集装箱放,多准备点轮胎。”

    孙宁一脸嫌弃的说道“才一千辆,这个价格本来就不高,利润也到不了哪里去,我知道了,我会尽快安排的。”

    后世很多人知道中日两国的部队训练,武器装备差距很大,但是还有一个差距极大的地方却很少有人关注,那就是后勤机动力,当时的日军大都是胶鞋,而国民军大都是草鞋或者布鞋,但是和普通人映象不一样的是,虽然八路军在吃、穿、装备上大都全面落后国民军,但惟独在鞋袜上八路军是全胜,当时红党大部分部队都保证了每个士兵有充足的鞋袜--一年7双布鞋、1双胶鞋,在战时急行军还会动员民工在行军沿线设置补给点,为士兵更换布鞋,有了这些才会有我们红党军队铁脚板打败汽车轮胎的故事,光从鞋子上来看,整个中国战场,最土气的反而是南京的国民军了。

    人如此,车辆差距就更加大了,虽然中日两军主要都是用马车来拉后勤,但是中国主力是川滇马和蒙古马,挽力普遍在40千克和45千克,而日本主力是若曼底马,挽力在60千克左右。这样一来,中国的后勤自然吃亏。

    马差距大,车也不小,中国部队尤其是八路军大部分都是民间的木制车,木轴木轮,而日军的马车,除了就地征用的中国马车以外,基本都是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钢制轮毂橡胶车轮、钢制车轴,滚珠轴承马车,软式挽具,可以多马联合挽曳。

    根据建国后的养马学教材,滚珠轴承胶**,一头挽力45千克的蒙古马可以拉一部全重3470千克的马车,,足足是胶轮车的五倍,同样挽力只能拉一部700千克的马车。如果考虑胶**车的单位自重远低于木质马车,一部胶**车的运力能达到木质马车的六到七倍。

    尤其是考虑到马车和马车夫本身也要消耗车载的给养,胶**车的有效运力可以达到木质马车的八倍以上。更何况日军的马的挽力还高,差距就更加大了。

    后勤输的如此彻底,在战斗中的代价也就极其的高昂了。(未完待续。。)u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