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权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八章 将要开学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eadx;    最近朝堂上发生了很多大事。◎頂點小說,x

    裁割西北军啦,新建西军啦,和亲成功啦,淮军分裂啦,许多大臣因为这些事情或升或贬啦等等。

    百姓们这几个月获得的谈资较之往年,丰富了不知道多少倍。一些跟底层官员沾亲带故的百姓卖弄着不知从哪儿得来的“内部消息”,整天骗邻居的茶水,有时候还赚酒水。

    淮军分裂,对于底层百姓的影响自然不大,就算放在朝堂上,都是一件只可暗中意会不可明说的事情。

    百姓们如今已不怎么关注西北军会不会分成两半、提督大人还能不能干下去、鲜卑公主长得好不好看了,因为有一件影响持续了好几年的大事,就要拉开序幕,成功的吸引了百姓们的注意力。

    那就是——讲武堂。

    一些还算年轻的武师计划着要在讲武堂的伴学教习招募大会上争取一个名额。很多晋都的百姓都等着终南山讲武堂的开学,可以目睹盛会。更有很多的孩子被家人送去学武,想要在将来考一个武举人。

    已经是十月份了,秋高气爽,很多由地方推举上来的学员以及外堂学员都陆续进京了,加上家族中的人,晋都变得热闹了很多。

    许多官员都忙着联络亲友或者优秀的学子,以便为将来做准备。就算是不同阵营的学员,在开学前多接触一下,总归不是一件坏事:该结的梁子要结,该联合的同伴要联合。反正迟早会有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自然就有斗争,最近发生的许多大事,在各地学子涌入晋都之后,一些本就复杂的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各种议论,各种辩难,各种猜想,在各种集会上出现,一时间晋都的酒馆茶楼生意暴涨。

    期间自然有不对路的人发生了摩擦,京都府这段时间焦头烂额,许多预备衙役都被抽调过来,作为正轨衙役使用。

    随着一些人已经定下的讲武堂领导班子名单浮出水面,像走访集会之类的就变得更加频繁了。

    而威侯府,虽然在这几个月中大有风雨飘摇之态,在此时却依然是宾客盈门。

    原因无他,谢家如今还在晋都的三个男人,全部在讲武堂领导班子之中。

    谢衣谢裳谢神策是整个大晋唯一能够一家人都做到这一壮举的人。

    而惊讶已然不止于此。

    名誉教授老太傅,挂了个教习名号的谢神威。

    谢家举族上阵,霸占了讲武堂的五个名额!一家三代全部在内部流出的领导班子名册上。

    一些人傻眼了,虽然谢衣谢神策是早就内定了的,但是另外三个人,在先前可都没动静啊!

    先前以为谢家已然开始衰落的某些人,不禁暗自猜测,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弄错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毕竟除了一个管戒律的谢神策和一个分管后勤的谢裳,其他人都不起多大作用。

    就是身为副院长的谢衣,在实际学习中,也没有多大的权威。他们的能量体现在毕业之后的学员分配上。

    这天,威侯府照例来了许多人,先是顾顺行以及他交好的极为同门,其次是谢家的门生故吏,而在不久之后,羽林卫大将军与李大小姐也登门拜访。

    李大将军在威侯府与谢衣畅快的谈论着些什么,周围不少人不时地发出大笑,气氛十分融洽。

    李七七在后院与一干女眷说着话。作为晋都娘子军的标杆人物,李七七在成为大龄剩女之后,逐渐有“退隐”之势,准备将心思放在嫁人上,美其名曰淑女回归。不过谢神策总是恶意说她是嫁不出去开始干着急,让她屡次大发雷霆。

    前院的说话谢神策无意干涉,他对一些人关心的仕途、关系也不在意,而一些人看到他在场的时候,说起某些话题总是有些顾忌——大约是因为缇骑司提督的身份,因此双方时常会有尬。

    虽则气氛在谢裳与李大将军的带动下,并没有明显的停顿,但尴尬之人肯定是心有体会的。于是很快找了个借口离开。

    谢神策在离开的时候,明显的看到一些人松了口气。尤其是两个后生,本来在长辈面前就已经很紧张了,加上一个传说中嗜杀残忍的谢神策,更是很少发言。谢神策这一走,他们心头最大的一块石头就去掉了,估计接下来的发言会多很多。

    顾顺行找了个借口追了出来,问了谢神策一些私人问题,对一些接人待物的标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谢神策倒是无疑干涉,只是顾顺行说起来,他也就顺口说了两句,大意就是要认清一些人,莫要被表面蒙骗之类的。

    王解花作为实际上的女主人,已经接替了司马氏,成为主持女眷聚会的主要人物。

    在这种情况下,谢神策虽然经过后堂,她也不可能出来陪他。于是对着王解花略带歉意的笑容摇了摇头,谢神策径直一个人回了小院子。

    时值深秋,院子里的一颗枫树已经红透,其他树则是黄叶凋零,谢神策看着这幅场景,有些不是滋味。

    没有绵延不断的国祚,也没有永不衰落的门阀。依照如今的形势,看晋帝的决心,谢家的衰落已是必然。谢神策不奢望在晋都就能够保持谢家的如今的实力,只希望将晋帝削弱谢家的步骤减缓。至于发展,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他只是想将谢家的重心转移出去。

    实际上,这也是很久以前他与老太傅就达成的共识。

    只是那时候的想法,是先将西北建设好,然后逐渐转移。

    然而晋帝早已看穿一切?

    谢神策不相信晋帝会有这么大的能力,他对于西北的运作,看似明显,实则步步都在情理之中,而且表面上根本显示不出来,自然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何况他掌握着西北的情报系统,如果真要隐瞒,也不见得就有人能真的察觉得到。

    只不过目前正好与晋帝的计划重叠了。

    呵呵,赶得真巧这边谢神策还才刚开始有所动作,那边晋帝就开始裁割西北军,紧接着淮军就分裂了——还真是运气爆棚。

    如果说王臻分裂淮军没有晋帝的暗中通气,打死谢神策他也不相信。

    晋帝,齐王,王家这一连串的关系,谢神策感觉自己已经触及到了最核心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