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确实是有些事情,昨天连通知都没能发出来,我本来已经码了3000字好么?!算是补上的。↖頂↖点↖小↖说,嗯,欠了不少字。晚上还有一章!)
王岱宴请谢神策,倒不一定就是出于什么特定的目的,只是有些事情需要沟通而已。
本来原计划是定在数天前,结果因为前一天晚上谢神策遇刺,这件事就耽搁下来了。
如今谢神策打的王家没有还手之力:一部分官员被缇骑震慑,不敢再有所动作,军方则完全由王鼎控制,生意上张相很聪明的坚守不出,淮商没有机会下手,而民间,人们虽然不会站在谢神策一方,但口风上,对王家却是不利。
那么既然如此,王岱约见谢神策就变得让人难以捉摸了。难免会有好事者自己脑补一些情节。
然而两个当事人却并没有什么难以明言的隐晦,完全只是私事而已。
真的只是私事。
王岱在见到谢神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女儿怎么样了?
谢神策当然知道王青盐在就在西北,处理谢家名下的生意,但是谢神策可不敢直接说,我把你女儿丢到西北吃沙子去了。
这实在是一个很尴尬的情形。
所幸王岱并没有深究。
女儿自己是管不了了,如今一个人跑到天涯海角,王岱每每见到妻子以泪洗面,也是悔不当初。
当初就答应了又能不,还是不能答应,但如果早些默许的话,或许女儿也不会一走了之,至今没能再见面。
王岱只能小心翼翼的问着王青盐的事情,因为他知道王青盐一定跟谢神策说过了,那些事情能说,哪些事情不能说。
谢神策心中好笑,但无论如何也不敢真的笑出来,只能是尽量的满足王岱的要求,对于有些可能会催泪的地方,也稍加修改,让王岱知道王青盐过得还不错。
“青盐小的时候就喜欢生意之类的,老夫乐的不去管,结果却是养成了她太过**的性格你回去见到她了可一定要说说,老夫她母亲很想她,有时间还是回来看看,毕竟一个女孩子离家这么久,不好”
王岱絮絮叨叨,没有逻辑的说着一些有的没的,谢神策有一搭没一搭的应和着。对于王岱的一些要求,谢神策也尽量答应,比如传话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小侄记住了”等等。
客厅屏风后传来了隐隐的声音,不一会儿传来了轻微的声响,于是王岱很快从自我抒情的节奏中走了出来,转而继续询问王青盐的近况,谢神策一一给予解答。
带到中午时分,谢神策本来想走的,毕竟王家大宅中也有几个人死在他的刀下,所以觉得不自在。但是王岱极力相邀,说难得见上一面,一定要在一起好好吃一顿才行,于是谢神策就留了下来。
至于原因,大概是不忍王青盐的母亲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的辛苦吧。
王岱作为淮扬道最有实力的富商,吃穿用度在淮扬道乃至大晋都是最为豪奢的。
午宴真的很丰盛,虽然没有龙肝凤胆,但产于极北之地瑶池的莲子,南海最为鲜美的鱼籽,西北的燕窝让谢神策应接不暇。王岱为了讨好谢神策,甚至还特地准备了一道白鱼羹,用以夸耀谢神策谢衣的战功。而这道白鱼羹,明显要比晋帝的那一道要更为美味。
而谢神策也能猜到,其中王岱最为热心的几道菜,应该就是王青盐母亲亲自下厨做的。对于这种待遇,谢神策自然是倍感幸运,大快朵颐的同时,也将王青盐比较隐晦的消息微微透露出来了,当然也会妆模作样的对那几道菜给与了极高的评价。
父母心不外如是,我对你好,你对我女儿也会好一些吧。
吃着大把大把的银子,把桌上的王岱与躲在后面偷听的王夫人哄的眉开眼笑之后,谢神策打着饱嗝告辞了。
王夫人在谢神策走后一把拉住了王岱,哭诉都是因为他才见不到女儿,如今拐走女儿的罪魁祸首近在眼前却不能发作,还得好吃好喝招待着才能从其口中得到一些女儿的讯息。
听着妻子的哭诉,王岱心下也是十分烦恼。
哪个老爹见到把自己女儿拐走的混蛋之后还会有好心情?
要不是你这个女人一心想知道女儿的近况,老夫我怎么会放下尊严这么低声下气的求人?早打出去了!
拐走的是你的女儿,就不是我的女儿了?
于是夫妻二人都觉得人生悲苦,心里十分的难受。
恰巧,这个时候,王臻邀请王岱书房议事的侍卫,第二次来了。
王岱心知王臻邀他所议何事,只是他此时心中颇不宁静,于是便再次拒绝了,只是对侍卫说道:“告诉家主,他担心的都不会发生。”
而侍卫将王岱的原话转告给王臻之后,王臻的眼神闪烁了几次,便也将此事放下了。
琅琊山如今是人满为患。
自从知道了淮扬之花王解花被刺客暗算,身中剧毒昏迷不醒之后,淮扬道的士子富商们就觉得自身才华与财气又有了用武之地。
士子们反正是做了一大堆抨击时事、鞭挞罪恶的诗文,其中不少名篇获得了相当多人的争相传诵,短短几天时间,便造就了一大批“才子”,而其中甘为诗文献身的年轻女子也不再少数,屡屡传出佳话。
而富商们同样也是忙坏了,琅琊山脚下与半山腰的茶棚酒肆比比皆是,都是为给赶来探望王解花的人以方便的。其中有几名富商为了争夺一个风水上佳的场所爆发了矛盾,最后还是校刀营出面解决了争端。
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这些富商们还纷纷出资,重金悬赏捉拿谋害王解花的凶手。
其中一个来自江南郡的丝绸大商甚至出价五万两白银以及良田三百顷,奖励捉拿到匪首的人。
高额的赏金让人们陷入了癫狂,甚至一度让谢神策按耐不住要将那几颗人头拿出去换了银子。
江湖人士以及游侠儿纷纷带剑出行,誓要将二里人刺客捉拿归案,在滁州城周围掀起了腥风血雨,有几场规模不小的江湖斗殴,很是死了些人。滁州府衙为此不胜其烦。
谢神策暗自偷着乐。还没见到二里人的影子就因为赏金分配不均大打出手,这些人也真是有闲工夫。
当然,外人不知道的是,匪首什么的,早在几天前就死了。这些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