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
哲宗皇帝听完道长回答之后,心中十分高兴,顿时脸色由愁变喜,并满面笑容地对刘混康道长说道:“道长若能治好母后铁针入腹之疾,朕定要将您留在京城之中,并为您修建庙宇,并赐金银财宝,让您享受人间一切荣华富贵。”
“贫道这就前去一试。”刘混康道长如此回答。
刘道长见过太后,拿出丹药与神符,施法后让太后服用,太后呕吐不止,很快就将绣花针吐了出来。
至此,皇帝龙颜大悦,请刘道长留在京城上清储祥宫,为此宫住持道长,并赐其号为“洞元通妙法师”。
刘混康道长在京城上清储祥宫内住了一段时间,虽说倒也清静幽雅,但还是十分思念那山青水秀的茅山,故而便辞请回归茅山隐居修炼,哲宗皇帝无奈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重新回至茅山。
为了表达对刘混康道长的感激之情,绍圣四年(公元一零九七),哲宗皇帝敕江宁府出资扩建茅山,刘混康道长所居住修炼的潜神庵,工程竣工后敕赐名“元符观”。
与其同时还特别敕茅山上清经篆宗坛,同江西贵溪龙虎山,与浙江阁皂山三山鼎峙,共辅皇图。
不久又将年号由绍圣更改为“元符”,以示纪念。
宋徽宗继哲宗皇位之后,于建中元年(公元一一零一年)诏请刘混康道长赴京,崇宁元年(公元一一零二年),刘混康道长屡告归山,微宗皇帝见久留不住,便遣派使者陪送刘混康道长归至茅山。
不久又先后赐送给茅山道教上清派,九老仙都君印一颗,合明天帝敕玉符一道、御赐宗坛玉圭一笏、哈砚一座、玉靶宝剑一口、《上清大洞秘篆》十二卷轴、《上清大洞券策简词》十二卷轴、《辽王诗简》一卷,共计八件,以作镇山之宝。
青松道长遵循师傅遗嘱,要去死亡谷内寻找的,就是八件宝物中的“玉靶宝剑”。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