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长片的剪辑,往往比拍摄还要耗费时间,也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工作。
电影节奏符合导演意图么?人物是否活灵活现?故事是否清晰明了?情节是否有暗线?如果没有,剪辑是否能创造一条出来?
说到剪辑,不可能拍出的每个镜头都十全十美。
也许镜头里有慷慨陈词,有妙语连珠,有诙谐逗趣,或者冷嘲热讽,或者秋波暗送,或者惊鸿一现。
如果取舍镜头的标准单单只是演员的表演,那剪辑就是相当简单的一项工作了。
但这永远都不可能,在《变形金刚》这部电影里,演员表演只能排在一个相对靠后的位置,杜克和麦克?道森还需要考虑,主角的搭档表现如何?摄像机机位是否适当?灯光是否恰如其分?天气状况是否合乎要求……
在工业光魔制作的特效画面初步完成后,临时对白、音乐和声效都需要被插入到镜头序列中。
电影一步步制作完成,渐渐摆脱了粗糙的模样,但现场拍出的镜头未必和杜克想要的效果一致,一段只有30秒的镜头,加入特效画面后,可能会变成一出两分钟长度的戏。
在杜克看来,这一阶段的工作难题,在于怎么一面仔细选取实景拍摄的镜头,一面在特效生成的画面上令变形金刚大展神威,同时在加入特效效果后,如何让变形金刚和演员协调自然。
在变形金刚工作室,每天的制作在上午由相关负责人验收,精选出满意的结果传给杜克,一旦杜克说通过了,他的几名助理就给影音技术部发去通过的部分,由他们拼装成真正的电影片段。‘
如果对这样的工作没有兴趣。肯定是非常无聊的过程。
但杜克在后期制作时的每一天都保持着巨大的热情,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他都会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召集在一起,用最快的时间和最简练的方式,讨论今天几幕戏的制作。
有一点,杜克几乎隔几天就会强调一次。他要求尽可能控制场面,让变形金刚们有更多出场时间。
随着特效制作不断完成,杜克也越来越忙,别说像奥斯卡提名者午宴时那样坐在一起悠闲的喝咖啡聊天了,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甚至需要争分夺秒的和他沟通。
“杜克希望看到我们有主见,为了更好的效果不知疲倦的日夜摸索。”
作为奥斯卡最佳剪辑提名者,记者采访的时候,麦克?道森曾经这样说过,“他会坐在系统前。把精选出来的镜头片段按照顺序串起来。一下子,这些零零散散的部分就有了灵气,神光离合。他能记住拍过的每一个镜头,比我们还印象深刻。他有一双精准的眼睛,节奏感非常强。跟他一起工作,我们要尽力追赶他的步伐。杜克的作风说一不二,不过他也希望大家能提供好主意。”
毫无疑问,《变形金刚》的成片会创下运用特效镜头之最。
在华纳兄弟追加投资后。影片会用到超过2000个特效镜头,这些都是由工业光魔负责完成。他们的技术优势在环境、灯光、物理特效模拟以及cg人物和真实环境画面的合成中,也大量体现了出来。
所有特效镜头中最难处理的部分,是擎天柱、爵士、铁皮和救护车集体变形的一幕,杜克采用了两台摄像机分别从不同方向拍摄素材,再由工业光魔通过cgi画面合成。
出色的特效画面,还需要同样出色的音效来搭配。
一开始。杜克只是打算反复修改电影片段,并不用5.1声道生成音效效果。
变形金刚工作室有一套5.1声道设备,不过一直争分夺秒在修改画面,没时间管音轨的事。
但如果音轨方面出了纰漏再回头修改,无疑将增加很大的工作量。所以杜克想了个折衷的办法。
剧组把24音轨的声音文件提取分割出来,做成左声道、右声道、环绕混音文件,或是存成音质较为粗糙的低频文件,然后将画面以及它们对应的音效文件分门别类存在一起。
当需要在5.1声道系统里播放的时候,再找出画面对应音效文件的原文件,把他们和画面合成起来。
这个办法实施起来的效果堪称天衣无缝。
此外,军方也有代表驻扎在华纳制片厂,及时了解和反馈《变形金刚》的进度。
这也从侧面突显出了杜克影片的影响力,全美只要有点头脑的人,都清楚杜克拍摄的是真正可以广为流传的大众影片,能通过大银幕、互联网、dvd以及电视机等影响到全世界无数的人,五角大楼既然赞助了他的影片,理所当然的需要美军的正面形象。
在这方面,杜克一向信誉良好,他与五角大楼合作多年,不会脑袋进水到以为五角大楼里面都是一群白痴。
即便是在北美,坦克或是战斗机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借到的东西,想在电影里用这些,必须和军队联系。
后期制作中,杜克也确保美**方在电影中形象高大正面。
无论是战斗场面,对白还是制服,都体现了当今美**方的价值观。比如,电影中的军人将变形金刚机器人称为“非生物外星生命体”,体现了军队措辞喜欢咬文嚼字使用奇怪的科技字眼的习惯。
大概是对剧组非常满意,在二月份纽约的一个动漫展上,五角大楼方面也派人参与了《变形金刚》的几场宣传活动。
“罗森伯格导演负责电影的好莱坞一面,我们管里面的军事部分,我们的合作非常顺利。”
来自五角大楼公共关系办公室的保罗?希勒上校还专门接受了n的采访,“军队和娱乐业的合作,能让军队看起来更人性化。我们不只是在保护国家,虽然这是我们的首要工作。这部电影会让公众明白,军队也有人性化的一面。什么地方需要保护,需要帮助,我们就会出现在哪里。”
虽然这位上校的话大美利坚主义十足,但这本就是针对北美的宣传。
当然,宣传活动的焦点还是在杜克身上,虽然不会在纽约停留太久。但杜克还是在活动上接受了《名利场》杂志的专访,制作这部电影很重要,宣传推广这部电影同样重要。
由于杜克给出的采访时间极其有限,《名利场》派来的女记者坐在他对面后,也不绕圈子,问话直接进入主题。
她指着巨大的宣传海报问道,“电影的主旨就是‘一个男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