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电信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6章 极好的机遇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以大多数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都是在厂里苦捱,企业的领导们也是如过去一样等着上级安排生产什么产品,等待上级安排无事可做的工人、技术人员。

    而政府部门又哪里有本事安排他们?当时要材料没材料,要市场没市场,只能不断地劝说这些企业自己去找市场,自己决定生产什么产品,要他们自己去闯自己去生存。

    因此一来,工人、企业领导、地方政府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矛盾,如果不是后来政策放宽,大力支持私营企业发展、支持乡镇企业发展,事情还不知道会闹到什么地步。

    ……

    想到这里,姜新圩心里一阵窃喜,如果这个时候大量接收有技术的工人、技术员,地方政府的官员们还不大喜,还不巴不得把这些无法安置下来的人往自己企业塞?人家小小的私人企业,其实最多算是家庭作坊都能吸引技术工人甚至技术员去那里打工,自己的企业还能不吸引大批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前来?

    就在姜新圩思考如何利用当前的局势悄悄扩大企业的规模,做一件利国利民更利己的事情,把闲散的技术工人、技术员收拢到自己手下时,远在莫斯科的梅奥妮正在狐疑地看着手里的电报。

    实际上,苏联莫斯科经过了开始一段时间的混乱后,现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开始那么混乱了,到今天凌晨电话包括国际长途都能打通了。

    现在乱的只是苏联的高层,其他机构都在观望,老百姓也是茫茫然。不过,因为担心电话被窃听,加上对苏联情报组织克格勃由来已久的恐惧,弗兰克尔也好、梅奥妮也好,都没有采取电话进行联系,而是通过家族的人脉动用了外交通信线路,通过大使馆之间发电报的形式来传递这些重要信息。因为大使馆具有外交豁免权,他们的信息传递受到各国的保护,不容许任何人任何组织截留、查看。

    电报是意大利驻我国大使馆发到意大利驻苏联大使馆的,再由驻苏联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亲自送到梅奥妮的手里。

    (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www.. )

    ...(快捷键:←)上一页     返回目录(快捷键: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