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土门趣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青垛山的传说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青垛山的传说

    青垛山,位于陕西省南郑县城西约5公里处,海拔九百三十二米。又名八宝云光寨,九鼎铁塔山,因远看有八个峰顶,像一座巍然屹立的铁塔。还叫石宝山。因北峰有个名声远扬的石宝。

    此山的第一峰,名曰石宝峰。细观此峰,山势险要,青松苍翠,怪石犬牙差互,杂草丛生,野花怒放,美不胜收。崖顶边沿,天然形成一个石碟窝,碟窝内盛了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椭圆石,此石耸立在峰顶边沿,直指苍穹。远看这一巨石仿佛就是悬挂在石崖之上,若稍加点外力,就会马上滚下山去似的。千百年来,这石宝峰就像一位慈祥、稳重的老人一样守望着我可爱的家乡。说它是宝,它就是宝,说它怪,它还真有点怪,说它是神,它还真有点灵气。听老人们讲,此石宝是有灵气的,是可以降福的。前去祈求它时,心必须虔诚,不能有半点杂念,一路上不要与人说话,这样去一个人就能摇动石宝,它能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还有求必应。若心不诚,就是十几个人一起用力,石宝也岿然不动,犹如扎了根一样。这就是闻名陕南十县的石宝。

    走近石宝,细细欣赏,它还真有点怪。这石宝上面有很多图案,远看像花草,近看像古文字,细看又像人物图像。若用放大镜再看,仿佛《西游记》里的人物基本俱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牛魔王、铁扇公主、蜘蛛精等等,也都栩栩如生。再细看,又像一副世界地图。总之,你心里想它像什么,它就有点像什么。因此,便产生了许多关于石宝的美好传说。

    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公共的水神,和一个叫祝融的火神交战,互不相让,后来这个公共人少力单吃了败仗,他一气之下,便用头去碰不周山,传说这不周山就是顶天的柱子,由于公共用力过猛,一下把天柱给碰断了,这天的西北便塌了下来,成了一个大窟窿,这塌下来的天刚好砸在大地的东南,大地凹陷,于是天地混沌,从此就有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之说。

    天自此有个窟窿,天河往下漏水,形成了洪水泡天。上古神女娲见天地混沌,大地一片汪洋,心中甚是不忍,便亲自炼五彩石来弥补苍天,她一共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彩石,就动手补天,天补好后,刚好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彩石,结果剩下一块,就随手丢弃在青埂峰下,传说这青埂峰就是现在的八宝云光寨,九鼎铁塔山青垛山,女娲神丢弃补天剩余的这块五彩石,据说就是石宝峰上千年屹立的这块石宝。

    这公共的儿子句龙,他与父亲的观点不同,不想争做什么首领,成年累月勤勤恳恳开荒种地,种植五谷,造福人民。这件事由日游神报告给了上帝,上帝念其心胸豁达,种植勤恳,就封句龙为土地神。后世人为了纪念句龙,广修土地庙,供奉土地神,每逢初一、十五人们就前来上香祭祀,祈求丰年。有词:

    公共怒触不周山,苍天塌陷多半边。

    天地混沌万物绝,女娲炼石来补天。

    青埂峰上飞来石,因而得名石宝山。

    据说《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脖子上的那块通灵宝玉也是这石宝的精灵所化。还传说很久以前这石宝吸收了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受青垛山万物的孕育,曾在汉末唐初从中蹦出一个石猴,因而有了民间《石头记》的传说,从而演绎出了《西游记》,所以石宝上才有孙悟空等人物。

    青垛山的又一奇观“老牛石”。

    在青垛山东南脚下有一座山梁,梁顶上有一巨石,其状如牛,昂立山梁之上,黑褐色,牛头向东,重约百吨。人们称之为老牛石。不知多少年的风雨剥蚀,样子依然如故。

    传说道教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世称太上老君。他在天地未开,混沌未分的时候是一团气,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化,在商朝第十八王阳甲在位时,化成五色玄黄、大如弹丸的一团光,投入玄妙玉女口中,足足怀了九九八十一年,到了周朝武丁王庚辰年二月十五日卯时,才诞生在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历乡典仁里的一颗李子树下。他是从玄妙玉女左肋下生出来的,生后左肋下血流不止,玄妙玉女急忙拔了一撮头发塞在肋下,才止住了流血。(所以每个成人腋窝下有毛,便是这个缘故。)这太上老君一生下来就是白发银须,耳朵上有三个洞。他指着这棵李子树说,我就随他姓李,取名耳,字伯阳。因他白发银须,人们又叫他老子。曾在周朝管理图书,任史科收藏室吏等职。后来辞官离家出走。他到处拜师求学,广交饱学之士。后来投在洪钧门下,当了大徒弟。这洪钧也是上古时代的一位高人,他收了三个徒弟,大徒弟李耳,道号道德天尊;二徒弟道号元始天尊;三徒弟道号通天教主。这道德天尊和元始天尊共同创建了阐教,又称道教。他们住在昆仑山紫霞宫。他们的弟子就是十二上仙,如慈航(即观音菩萨)、文殊、普贤等,他们一代一代发展下来,就是现在人所共知的道教,这李耳就是道教的创始人、太上皇,人称太上老君。教内日常事务有元始天尊处理,有大事可上天宫的八景宫请太上老君定夺。

    这三徒弟通天教主心术不正,学艺后就联络下九流,诸如狼、虫、虎、豹、龟、蛇、鱼、虾等创立了截教,发展旁门左道,扩展势力范围,专与阐教作对,这就是历史上传说的阐、截之争。这《封神榜》就描写的是阐教和截教的斗争故事。

    为了把道教发扬光大,太上老君遍游天下的名山大川,广传道义。一次太上老君来到这八宝云光寨,九鼎铁塔山修道传教,从石宝山脚下的山沟经过,由于长于跋涉,早已**难忍,不觉抬头一看,这满沟的树上都结着果子,这果子碧绿中泛着微黄,老君信手摘了一颗一闻,觉得清香扑鼻,放在口中尝尝,味美可口,沁人心脾,便一连吃了几十颗,顿觉神清气爽,力量倍增,询问农夫此果何名,答曰“无名果”,老君道:此果与我有缘,也是它该有名字的时候到了,我姓李,此果就随我姓李,叫“李子”吧!从此这李子树被人们广为种植。这“石宝山的李子”就更为出名,明朝、清朝还成为朝廷的贡品。至今我们这里还流传着“石宝山的李子,水南坝的女子”的民谣。老君吃罢李子又继续上路,走到半山腰小憩,把他的坐骑青牛放在这山梁上,之后这青牛的凡体便化为石牛,雄立在这山梁之上,傲视着天汉大地。这就是现在的老牛石。

    这太上老君在青垛山峰顶搭棚修炼,又在峰顶北面的一个百尺悬崖中间用法力塑造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