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土门趣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探宝记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言

    土门,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山虽不高,却也独具一格。春来野花怒放,夏临绿肥红瘦,秋至层林尽染,冬到松苍柏翠。我的家乡就位于土门山的南面,村子里住着二十几户人家。南湖的西干渠环村而过,给村庄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土门山就像一扇苍翠的屏障屹立于家乡的北面,给家乡平添了几份景致。青垛山像一方翠玉雕琢的笔架矗立在家乡的西南方,也给家乡增添了一缕文化色彩。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宜生长各种农作物;这里的村民勤劳、朴实、敦厚、善良。我们家世世代代就生息繁衍在这个村子里。村子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

    我出生在五十年代初,童年,青年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度过。在公元一千九百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家乡的温饱问题一直困扰着家家户户。无论在何处,与人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就是“你吃了吧?”一日三餐主要是红苕、洋芋,夹杂着能数的清的几颗大米。穿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大人实在不能穿了,就改改给儿童穿,儿童不能穿了,再改改给幼儿穿,不问款式如何,只要能蔽体就行。人们一年到头只为生计犯愁,哪还说的上生活质量。至于文化生活,基本等于零,一年到头由县电影队放映两场电影,内容也是千篇一律,老掉牙的。人们闲暇就聚在村头的大柳树下,坐在青石上,摆摆龙门阵,开开粗俗的玩笑,说说前三皇后五帝的轶事,说到热闹处,大家不禁哄堂大笑。当时自己年纪小,每逢此时,必定前往,次次都是洗耳倾听,生怕漏掉一个字。日子一久,头脑中不免深深的烙下了形形色色的逸闻趣事。现在想来,这便是当时当地当村最先进的村头文化生活了。

    现在过了花甲之年,看烦了电影电视,回想起当年那村头的文化生活,还真觉得是趣味无穷。若就这样让其在民间消失,实在太可惜了,这种思绪不免与日俱增,于是便情不自禁动动拙笔,记下当年在土门山前听来的一些奇闻怪事、民间传说。它们有历史的,现实的,玄幻的,使其成为一个短篇小说集,暂且定名为《土门趣闻》,一个章节就是一篇短篇小说,着重突出“有趣”。少则两三千字,多则两三万字,故事情节相对**,读来不觉冗长。可供人们工作之余、茶余饭后消遣,与有缘者共赏。

    作者简介

    土门老人,陕西省南郑县协税镇人。本名陈琳,男,生于1953年,大专文化。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八年。酷爱写作。喜欢垂钓、爬山、绘画(中国画),步行。性格开朗幽默。

    第一章探宝记

    在离我们这二里地有一个塆弯沟,里边住着二十几户人家。有一家姓吴的,当家的70多岁,名登友,小名夭娃,外号钱吸子。此人解放前读过几年书,能认几个字,能记个简单的账,也学过几天木匠,这人自以为自己识字、有手艺,就觉得自己聪明、高人一等。可这塆弯沟的人对他这个所谓的文人是一瞧不起,二不放心。队里有个啥事还偏不叫他干,,因此他这点文化还无用武之地。他爱钱如命,一心想发大财,挣大钱,所以人们叫他钱吸子。他一心想干一件别人干不出来的事,既不出钱,又不出力,或不出大钱出点小力就能得到丰厚回报的大事。所以几十年来就挖空心思想呀,想呀!盼呀盼呀!连做梦、走路、上厕所都在想,他想财神赵公明点石成金赐他一座金山,他想走进童话太阳山去捡金子,想的久了,渐渐入了迷,想退出来也很困难。

    据传说南山深处有一座金山,里面全是金灿灿黄生生的金子。山口有一道石门,石门上有一把石锁,还有一把石钥匙。听说有一个穷人无意从这路过用这把石钥匙打开过这道石门,得到过金子。后来不知咋的石门关了,石锁锁了。一次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封死了石门,这石钥匙也不知去向。几千年过去了,再没有人得到过金子。

    不知这钱吸子怎么得知了这个传说,就一心想找到这把石钥匙,打开这把石锁,进入这道石门,得到这座金山。从此家中大小的事他一概不管,他老婆长期气喘咳嗽吐血,他也是不闻不问,一心只想得到金山。眼看他婆娘不行了,亲戚朋友劝他,儿子媳妇催他,这才不得不把婆娘送到医院,经检查是Ⅲ型肺结核晚期,若抓紧治疗,还是有救的。可钱吸子找金山心切,没心思给婆娘看病,他悄悄把检查报告单毁了,对人说他婆娘不要紧,吃两幅药就好了。局外人也不再追问。钱吸子心想:这婆娘人老珠黄,长相寒碜,没文化少见识,又得了这大病,若住院治疗一花钱、二费时,三耽误了我找金山的宝贵时间,他想来想去,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干脆不治,拖死她算了。只要我找到了金山,啥女人没有,那黄花闺女、大学生、留学生任意选,还要到北京、上海去买别墅,到国外去定居。若这老不死的婆娘还在,那多扫兴。不如让她早点死了,好处多多。这主意已定,儿子的事不管,孙子的事不管,一心只想着找金山。就这样一天天拖下去,终于有一天,婆娘被他拖死了,他也不怄气,心中还暗暗自喜,这下我算解脱了。有词:

    贪财进了**关,金钱美梦来纠缠。

    女人死了他不管,画饼比命还值钱。

    钱吸子的婆娘一死,他又继续做他的春秋大梦。我若找到了打开金山门的钥匙,这座金山就是我的,从此我们世世代代坐享其成。我就去小蓬莱找长生不老之药,我就与天同寿,享尽人间富贵,直到地老天荒,那才叫人生。于是钱吸子就开始行动。他每天早早起床,吃点早饭,戴一顶破草帽上路,天黑回家,神神秘秘,谁也不知他的行踪。他一个人从青树到红庙,从红庙到喜神坝,走乡串户,访呀,问呀,找呀!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这一带的人几乎都打听过无数次,刚开始人们还觉得好奇、新鲜,给他指指点点,后来人们厌倦了,干脆不理他,再后来人们都说他是神经病,连狗都不给他撵。尽管这样,他还是一往情深,不怕狗咬,不怕伤脸,执着的去访呀!问呀!找呀!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直到60多岁了,还找金之心不死,但已体弱多病,腿脚不灵便,这才无可奈何呆在家中。但金山的影子却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脑际。有词:

    一生只想弄大钱,数年寻宝也心酸。

    梦中之话他偏信,童话传说当经念。

    费尽千辛和万苦,到头还是一穷汉。

    1998年的一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