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5章 凉州生乱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穆淼心如何感慨,暂且不提,单说裴熙。待到穆淼和卫拓都走了,内‘侍’们也主动退下,殿剩他和秦琬两个人的时候,他才漫不经心地指了指茶碗,问“宫膳食,皆是如此?”

    秦琬不明白他说得是什么,还当他不喜欢有人试吃,觉得不干净,便解释道“你也瞧见了,试吃的内‘侍’所用餐具,除了他本人之外,不会再经任何人的口。”事实,对宫的贵人们来说,夹菜都不是他们负责,而是宫‘女’、内‘侍’,同样,从盛菜、夹菜到用膳,所用餐具也不是一套,是为了保证绝对的洁净。

    “菜可以试吃,汤可以喝,但这点心。”裴熙皱着眉,有些不放心,“若是有问题呢?”

    宫的点心为了美观,十有**都做出了各式各样的‘花’样和图案,既是如此,很少是做一大块之后再切的,而是一个个做好了,锅蒸或者炸,以保证图形的完整。试吃的人可以吃一个看看有没有毒,却不能保证每个都尝一遍。何况点心这东西,摆盘很有讲究,你拿一个,把圆润的图形给破坏了,所以宫一般没有试吃点心的规矩。像茶一样,了茶,你不可能先倒一口,再让贵人品尝吧?

    听见裴熙这么说,秦琬不由笑了“你莫要受那些话本子影响,以为宫容易出事,越是站得高,越难被这种不得台面的手段给整下来。”

    宫‘阴’‘私’的事情确实很多,越是‘阴’暗、越是下层、越是没有希望的地方,越容易滋生肮脏。但越到面,大家越要面子,讲究一击必杀,不动则已,一动是惊涛骇‘浪’。

    位者要整人,只要让你几个月见不到皇帝,或者干脆找个理由,把你关一辈子,什么手段都是多余的,压根用不着大费周章去下毒。事实,宫非常忌讳投毒、巫蛊之类的事情,一旦出事便是腥风血雨。哪怕你再有头有脸,也禁不起天子一怒,一旦牵扯到这种事情,莫说皇后,太后都有可能倒台,更不要说别人了。

    裴熙的意思,秦琬是知道的,无非是怕茶水和点心不妥当,没人试毒,万一真出什么事情糟糕了。但宫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也没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再说了,内‘侍’、宫‘女’,哪个不惜命呢?做别的事情倒也罢了,做这样的事情,纵然全家都在别人的掌握之,为全家人的‘性’命赌一把,也是没有用的。

    在宫,想让下位者无声无息地没了,再容易不过。投毒这种手段,要用也只能用在位者身,无疑是铤而走险。但这条路也不靠谱,一是因为计划的可行‘性’太小,想要下‘药’,非但要在宫触角极深,还要运气好,毕竟糕点这种东西,很多人是用一两块,或者压根不用,直接赏给身边伺候的人,你不能保证这东西一定进了你要害的人的嘴巴里;二便是一旦出事,与此事有关的人祖宗十八代都要被抄出来,为了不受酷刑,更会胡‘乱’攀咬,牵扯极多,到那时,不管这事你掺合了多少,只要牵扯其,十有**活不下来,若是再扯得深一些,家人更是死路一条,连族人都要倒大霉。

    听她这么一说,裴熙也没再说什么,只当方才是自己鬼使神差,神思恍惚,才产生了一抹错觉。当然了,以他的‘性’格,自然不会承认自己常识竟有些许欠缺,反倒义正言辞地说“不过是给你提个醒罢了。”

    秦琬知他死不认错,有些纵容地说“好好好,我记下了。”

    她压根没拿裴熙的话当一回事,却没发现,自己确实记住了裴熙的叮嘱,在以后的生活,裴熙的这一提醒确实深深地影响到了她。茶水倒也罢了,待到后来,许多人都知道,这位帝国最有权力的‘女’‘性’,对那些‘精’巧细致的小点心,几乎是碰都不碰的。

    与宫这点破事相,显然各地括户,还有四境安稳的事情较重要。

    也不知是天垂怜秦琬呢,还是故意要给她找点不痛快,正当她心惦记着凉州时,西北的胡人又开始闹事了。

    这也是意料之的事情。

    天子驾崩,各地的一方大员全得回京奔丧,如果皇帝是‘春’天驾崩的,他们还可以奔完之后立刻赶回去,待到来年新天子登基再赶来。偏偏圣人是深秋的时候走的,距秦恪登基改元连三月都不到,谁会傻到这时候回去?

    对这些官员来说,地方的政绩再好,也不在新天子面前‘露’脸重要,这给了胡人可趁之机。

    “胡人若要犯边,冬天动手显然不是个好主意。”秦琬缓缓道,“但若再给咱们一年时间,他们想要占便宜,也没那么容易了。”

    胡人么,一般都是趁着秋天的时候,原大地刚好丰收了,他们的战马也贴了几层膘,过来劫掠了。能抢到多少抢多少,若是抢不到,那也无所谓。反正他们自己部落与部落之间也是这样,想要东西,去抢,赢了欢欢喜喜,过个冬天,输了人头落地,沦为奴隶,都是正常的。

    这些胡人,不乏有被劫掠过去,为了活下去,自甘堕落的汉人,甚至还有好些读书人。他们换了胡服,留在胡地后,有些思念故国,不肯出谋划策,有些为了荣华富贵,哪里管家国祖宗?三年无改父道,不兴兵戈,那是‘春’秋时才有的事情,胡人最好的劫掠机会,是趁着原天子更迭的时候,狠狠捞它一票。偏偏圣人临终都要和他们作对,硬是熬到了深秋才逝世,待到来年秋日,足足一年的时间,大夏朝廷难道稳不下来?

    胡人想要获得更大的好处,自然不希望大夏稳定,既然大夏没‘乱’子,那么制造一点‘乱’子出来凉州那些不事生产的胡人,此时便派了用场。谁让他们终年不劳作,一旦压榨了汉人的钱财去‘花’天酒地,一到冬天,日子难熬呢?

    按照每年的惯例,每到殷实些的人家准备换棉衣的时候,当地官员会延请地方的世家,让他们为地方的安稳做点贡献,提供些酒‘肉’美‘女’什么的,把胡人的头人们给哄住了。作为回报,官员们对这些世家在凉州的某些行为,如过度蓄养部曲,与马贼‘私’下勾结,纳胡人为手下等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至于那些宗教的领袖呢,也是要请的,作为安抚胡人的代价,当地官员并不怎么控制他们传教,甚至曲解教义去害人。

    头的人吃饱喝足,达成一致了,剩下的胡人多为地痞流氓一类的人物,富户他们是勒索不了的,‘门’都进不去,只能找些小本经营的人出气。而这些人,往往也是背井离乡,逃亡原的流民主力家本无甚田地,或者被人所侵,若再留在凉州,别说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