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苍子也是一大早接到消息赶进宫里,果然见到和妃在发脾气。
“母妃,事已至此你就是生气也没用。”
“要不是上官尔雅昨夜挑衅,本宫怎么会被皇上不喜,让李薰那个小贱人捡这个便宜。”
季苍子微微蹙眉,“与上官尔雅何干?”
“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替她说话!”和妃瞪眼,“本宫可是听说都是上官尔雅给李薰出的主意,李薰才会成功勾引皇上!你到了现在还替她说话,别忘了她以后会是你的妻姐!你就别做两全其美的梦了!”
“母妃还是不要听信宫内的传言,若是传到父皇耳朵里会被他不喜。”
季苍子面表情地反驳和妃的每一句话,“李家最恨上官尔雅,他们是不可能合作的。还有……母妃不是不想让我娶上官之桃,上官尔雅也不会成为我的妻姐。”
“你《……”和妃的身子晃了晃,“你个孽子!居然为了上官尔雅和本宫这么说话!”
“母妃,儿子只是实话实说。”
季苍子的脸色并不比和妃好看到哪里去,“你也别打上官尔雅婚事的主意,父皇是绝对不会把上官尔雅嫁给南王的。”
“哼,就算是这样,本宫也不会让她嫁给你!”和妃指着他冷笑,“瞧她把你迷成什么样!你难道还没清醒么?她昨夜说已经有心上人了!”
说完,和妃又跳起来,“她所谓的心上该不会是你吧?”
季苍子嘴边乍现一抹苦笑,但很又恢复平静,得和妃还来不及看仔细。
他淡淡道:“不是,若是儿子,她已经是你儿媳了。”
“别做梦了,就算皇上不答应她和南王的婚事,也绝对不会让她嫁给你!”和妃拂袖坐在椅子上,“你难道还没看出来吗?皇上对上官尔雅的婚事另有打算。”
以季苍子的聪明如何看不出来,他只是还猜不透皇上打的什么主意。
“母妃与其为关紧要的事担心,还不如想想今后该怎么办。”
“什么关紧要!你的婚事才是头等大事。”
“儿子娶谁也是父皇说的算,母妃还是改改这脾气,哄父亲开心,不然就让晋的贵人有机可乘。”
和妃哼了声,气归气,她却不担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贵人不足为患。李家如今又权势,李薰想在这后宫存活还要看她怎么选择。”
季苍子也不再插嘴,“母妃能想开就好,此事您不必担心,儿子已经选了人来帮你。”
这事季苍子早就与和妃说过,和妃也只是气不过,但后宫来人这是可避免的。
“知晓了。”和妃缓和了语气,叹道:“你是做大事的人,该做什么心里要有所计划,本宫不会指手画脚,但对于上官尔雅这事本宫绝对不会让步。”
季苍子不禁皱了皱眉,说来说去又说到上官尔雅身上了。
只是这一次季苍子没有出言反驳,不然少不得又被和妃数落。
到了晌午,和妃才撵了季苍子离开。
路过御花园,季苍子就听到不远处有宫人低声议论。
“皇上对这位封的贵人还真是好。”
“可不是嘛!不仅给了一宫主位,还赏赐了不少珍贵珠宝。”
宫女低低地笑着,“看来贵人昨夜把皇上伺候的很好。”
“其实长得也不怎么样,还没姐姐好看呢。”
“别胡说,贵人的出身比咱们好。”
“哪里好,如今奉恩公都垮台了,现在她也只是个三品官员的小姐罢了。听说他能得皇上高看用了些手段……”
“不管怎么说,人家如今也是主子,皇上特意给了她一个宫殿,以后说不定会晋封为妃子呢。”
那宫女叹道:“是啊,真是好福气。”
两个宫女越走越远,完全没注意到身后站立的男子。
季苍子听后眉头皱得紧,他不由想起母妃说此事和上官尔雅有关。
以李薰的样貌和品性确实不足以吸引父皇,但若是其中使了什么手段……
季苍子又摇了摇头,也许还有别的原因。
如今奉恩公府不在,辅国公府名存实亡,本来一王二公的局势不在,而安国侯府和平安侯的崛起势必又会形成三足鼎立,若想打破这局面必须扶持的力量。
虽然李家落魄,但也有世家的根基啊。
季苍子突然明白父皇是扶持人打压他们各派,想到此他心中冷笑那也要看李薰是不是真的那么聪明!
要不是有真正的“贵人”插手,李薰怎么可能有那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入了春后,京都的雨季到来,一到晚上就下起细细密密的小雨。
馨悦居里,青微把户关上,忍不住道:“这雨没完没了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天漏了。”
杨嬷嬷蹙了蹙眉头,“雨大也并不是好事,田里会涝的。”
她下意识地朝里屋低头看书的上官尔雅看去,却见她头也没抬地说:“过几天就会停,你们也当真难伺候,雨少怕不长谷子,雨多又担心这个那个……这不老天就被你们会所哭了。”
就近的子涵噗嗤一下笑出声。
“怎么?我说的不对?”
子涵连连道:“主子说得在理。”
其他人也跟着忍俊不禁,主子就是爱说那个……用主子的话讲叫做冷笑话。
“你们还是少抱怨老天,它也很委屈的。”
杨嬷嬷边笑边注意到上官尔雅手中的那页书看了许久都没有翻页,不由地嘀咕:“好几日没见到简王来了。”
“唔。”青微点点头,也跟着睨向稳坐的上官尔雅,忙不迭道:“许是忙着接待南王呢。”
子涵努了努嘴,但还是把想说的话憋住。
再忙也不可能连看小姐的功夫也没有吧。
这几日主子不问也不提,但她们都看得出上官尔雅有些心不在焉,就连叶氏也察觉出她的不对。
叶氏问她怎么了。
上官尔雅只笑着回答:“春困秋乏,这几日总是想睡觉。”
叶氏就怕上官尔雅累着,连忙让她多多休息。
杨嬷嬷见上官尔雅不接话,连忙笑着转了话题,“王姨娘吃了几次闭门羹终于消停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