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到桶形看台的最高处。
只有一位穿深蓝色保卫局防护服,身材高大的战士在翻滚中狠狠撞到了某座台子的棱角上,他的胸口立刻凹陷进去一大块,整个人也不再动弹。
“警告,六七九一号防护服出现破裂,空气正在泄露!”智库的声音立刻响起。
探险组里的医生跌跌撞撞爬到那位战士身边,查看他的伤情:“至少六根肋骨断裂,胸腔受损严重!更糟糕的是,防护服也有多处破裂,这里没有空气,他会死的!必须赶紧把他弄回飞船里去!”
“时间来不及了,等不到走完那条螺旋通道,他就会伤重身亡!我们也没有多余的防护服,就算有,这里的条件根本没法让他换上,他现在的防护服里肯定全是血!”一位生物学家嚷道。
“诺瓦,你难道不呼吸空气的吗?”想起前后通道都有气密门,但通道间的建筑群里却没有丝毫空气,安秉臣忍不住问道。
“达文巴人呼吸的空气主要成份是甲烷,那对你们来说是剧毒物质。几万年的岁月,观测站里的空气循环系统肯定早毁了,不管是甲烷还是氧气,应该全都从自动开启的通风口里漏光了……”
“通风口可以手动关闭吗?”
“可以,一共有四个开关,就在数据区顶部的四周。”
“我们现在立刻构建一个密封舱!”安秉臣看了一眼跪在那位伤员旁边的医生,指着身边人开始点名:“昌发,你带三个人到台顶上去,关掉通风口,动作轻一些,我要密封这座大厅!何满桂,你去检查我们进来的气密门,秦子明,你也去帮忙!”
“剩下的人,打开你们的防护服,保持气罐输出,让我们的空气灌满这间大厅!动作快一点,快!对!现在,医生,脱下他的防护服,我来帮你!”
继安秉臣之后,胡安和一位保卫局成员也加入了帮忙的队伍,四个人七手八脚仅用五秒钟就将那位伤员的防护服扒开。医生不知道从那里掏出一柄锋利的手术刀,两下就切开了伤员的绒衣,仔细察看已经血肉模糊的胸部。
所有人都打开了自己的防护服,让气罐中的氧气迅速充溢整座大厅,把这里变成一个临时密封救护站。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爆炸?!”安秉臣脱下头盔咆哮道,他感觉自己额头上粘乎乎的,伸手抹了一把,才发现自己已满头是汗。
周围的技术人员和保卫局成员面面相觑,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身为受害者的卡鲁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融合能量受到严重排斥反应,融合能量受到严重排斥反应……”
最后,还是诺瓦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安秉臣夏尔库,我的判断有误。远程侦测模块的独立储能器里似乎还有残留异能量,两代不同智库系统的异能量看来并不能兼容,这应该是发生爆炸的真正原因。”
“爆炸威力不小啊,幸亏这大厅里没有空气,否则空气挤压产生的杀伤效果能干掉我们中的一半人。”何满桂看着大厅中央严重崩裂变形的六边形棱柱台,以及掉落在地的瓶装发射器,脸上也是一副惊魂未定的表情。
那棱柱台可是星台合金铸造的产品,其坚固程度绝非寻常金属所能比拟,就这都能被炸开崩裂,这场异能量爆炸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这下麻烦大了,不知道能不能修复……”满脸痛心的秦子明蹲了下来,检查着裂开的棱柱台内部情形。
正在忙碌的医生突然停下手中动作,抬起头来看了看安秉臣:“他死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眼中神色顿时一黯。安秉臣找了个矮点的台子,沮丧地坐了下来。本来以为可以轻松到手,没想到突然节外生枝,还折损了一名手下。
“昌发,你立刻联系一下地面基地组,让他们来人增援。”所有人打开防护服排空氧气罐后,他们只能困守在这座密封大厅里。如果没有外部支援,他们无法沿着螺旋通道回去,更不可能再继续向前探索。
何昌发应了一声,立刻开始呼叫驻守飞船的基地组。
“诺瓦,就这情况……能修复吗?”安秉臣的目光最后也落到裂开变形的棱柱台上。
“修复不是问题,只要有资源和能量,所有智库模块都能修复。问题是,储能组件中怎么会还有能量?如果这样的话,远程侦测模块停止工作的真正原因,显然不是失去动力。”诺瓦的声音又充满了怪异的吸气声,那是她表达困惑的独有方式。
“你自己都说了,几万年的时光,侦测模块也许有其它组件发生故障了。不过,这修复过程中,会不会又发生爆炸?”安秉臣忧心忡忡地问。现在这大厅里已充满了空气,变成了一间封闭氧气舱,如果再来一次刚才那种爆炸,对大厅里的人造成的杀伤效果恐怕就不会像刚才那样轻微了。
“爆炸的原因,是不同版本智库系统能量的排异反应。如果刚才那场爆炸耗尽了远程模块储能组件中的残存异能量,下一次融合也许就不会再发生剧烈反应。”
“也许?”安秉臣倒吸了一口凉气:“我看,我们还是等等吧。”他吃了这个大亏,哪里还敢在人多势众的情况下继续让卡鲁释放异能量重新尝试融合。就算还想再试,也铁定要把人全部撤出去以后再让卡鲁上。否则再来一次意料之外的爆炸,天知道会有多少伤亡损失。
两小时后,从吴刚号飞船赶来的一支六人增援小队给探险组带来了新的备用氧气罐,他们离开时带走了那位不幸牺牲者的遗体。
增员小队的及时赶到,多少驱散了一些探险组成员脸上的阴霾。环视周围那些表情不一的面孔,安秉臣陷入了深深自责,以往的一帆风顺,让他忽略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现在他们远离了地球,远离了互助会的所有基地,在陌生而致命的低重力环境下工作。探险组自从离开飞船,深入地下观测站以来,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四个小时。
“我们就在这里,休息六小时。”同海参崴登月指挥部商量之后,安秉臣做出了决定。
他必须暂时停止前进的步伐,让所有人严重透支的体力获得恢复,同时也让这场悲剧对大家心理上的冲击能够有所缓解。
等到重新养精蓄锐之后,他准备带着队伍走一趟最后的储藏室,完成对整个观测站三处地下建筑群的实地勘察。等探险组离开数据区后,他会留三只卡鲁将对数据区的远程侦测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