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当前航向一九五,深度九百六十五米,航速四十节!”
昆仑号的环形舰桥广场内,正六边形的主控台上,舰长潘正平安然端坐在专属于他的那张旋转大椅里,仔细倾听着导航员发来的报告。
潘正平旁边的观察员椅位上,沈莉正在查看全息界面上投射出的海底地形图。自从盘古基地出发之后,昆仑号一直沿着勘察加半岛以东的水域向着南面行驶。要前往位于太平洋东部的马绍尔群岛,他们必须驶离白令海进入太平洋中部地区。
但是,在阿留申群岛岛链水面下,长达数千公里的岛脊隔断了整个白令海海底盆地与太平洋的联系。昆仑号不是水面舰只,无法跨过这道水下的巨型山脉。
唯一的通道,是在勘察加半岛南部与阿留申群岛岛脊交汇的地方,那里有一条宽达二十公里、由板块地质运动产生的天然水下豁口。昆仑号要想保持在安全深度南下,只能走这条水下的峡谷通过。
但是,那条水下谷口里有相当强劲的海底洋流。洋流的方向居然还是由南向北,正好与昆仑号的运动方向相反。
潘正平曾经自豪地将白令海比作盘古基地的内海港湾,有如渤海对于中国人的地位,不过每次进出白令海穿行这条水下峡谷时,他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二十公里宽的海底沟谷,对于一千多米长,六百五十米宽的昆仑号,确实不算宽裕。加上海底洋流的干扰,完全可能稍有不慎就发生碰撞搁浅事故。如果昆仑号在航行中发生事故,舰上乘员们没有任何可以指望的外部救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或船运公司有实力来对这艘九十八万吨的水下巨舰实施援救。
所以,工程部对以潘正平为首的昆仑号驾驶团队只有一个要求——安全。
“打开球幕显示屏。”潘正平命令道。
火力手左侧的通讯操控手在自己的全息界面上点戳了几下,整个环形舰桥广场的穹顶立刻变成了全透明的深海景象。幽暗的水下,仍然有不少生命的迹象,在微光视效强化模块的作用下,沈莉看到一只出现在舰体右侧,悠然自得的大章鱼。
这东西应该感觉到了身边这个庞然大物,但是,它完全不在乎,或者说,它故意装着不在乎。在海底的捕猎者中,章鱼拥有足以媲美人类的生存适应学习机制。
潘正平压根没有去看那只卖萌的章鱼,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操控台上实时呈现的前方海底沟谷三维图。
“注意,航向二零五,深度上浮一百米,三号和四号引擎开机!舰体右侧管涌助推喷口准备!”海沟在前面有个小弯,但那里是洋流效应最强的地方,潘正平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
沈莉同时从三维全息图上看得清清楚楚,九十八万吨的昆仑号虽然正在努力朝右转动舰首,但整个舰身仍然被洋流推攘着缓缓向北偏移。
九十八万吨的巨舰,在流速为个位数的数亿吨海水面前完全不够看。
“舰体右侧管涌助推喷口,方向三五零,启动!”潘正平像个狭窄水域激流中讨生活的篙工,看准时机毫不犹豫地下令。
“方向三五零,启动!”导航员大声应道。
他们脚下的地板传来一阵几乎微不可察的颤栗。
沈莉知道,那是昆仑号的四台电力引擎同时满功率开机运行的征兆。
单台功率九十万马力的大型电力引擎,四台齐开就是三百六十万马力,来自舰上两座八千兆瓦功率的女娲五代可控聚变反应堆的巨大动力,稳稳支撑着这艘水下巨舰与不可思议的自然之力抗衡。
“过去了!”导航员松了一口气。
“前面还有个急弯,水流速度不高,但弯道角度很急,大家集中精神,一把过了,到了马绍尔我请大家吃石斑!”潘正平的口气变得轻松了许多。
刚才那个小弯,其实才是整个峡谷中最危险的地方。上次昆仑号试航出行,一进一出两趟都让舰组人员大汗淋漓。返回盘古基地后,借助智库的数据记录和互动虚拟功能,全体舰组人员又对这段海底峡谷的航行多次进行了针对性强化培训。但在上百次的虚拟作业中,平均安全通过率始终没有超过百分之八十五。
“提心吊胆的感觉不好受吧?”沈莉喃喃自语道。
潘正平笑笑,点了点头。
“我有个好主意。”工程部部长低头俯视着全息界面上,那些逐渐与舰尾拉开距离的狰狞沟谷。
“哦,部长请指教?”潘正平眼中一亮。
“这里是昆仑号必经的出入口,无论如何都应保证安全。”沈莉用手指拨动着,放大了那些海沟的三维模型图。“谷口狭窄,洋流强劲,这是最大的两个危险因素。水域冷暖产生的洋流,咱们管不了,但是,谷口和弯度,我看可以通过水下爆破作业对这条海沟实施改造。”
潘正平抬起了头:“沈工,那得要多少炸药,需要多少水下作业量啊?”
“核弹。”沈莉简明扼要地道。“我仔细看了一下,你最揪心的两处弯口,两枚千万吨级核弹足以彻底改变峡谷两侧的岩礁地貌,以后昆仑号通过这里时,应该可以更加安全。”
昆仑号的舰长怔了一下,随即笑起来:“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舰上不是有氘化锂萃取工作站吗!还有,四号舱区里不是还装了将近五千枚核爆炸装置吗?”
沈莉摇摇头:“这事不急,没有经过水文勘测和施工规划,不能贸然实施水下核爆拓宽峡谷。舰上运送的聚变激活器,也不是用来干这个的。”
经过盘古基地和昆仑号上合计三座氘化锂萃取工作站的昼夜运作,建造星塔所需的四千五百枚千万吨级聚变激活器(氢弹)终于准备就绪。按照智库的最终解释,这些聚变激活器将为传说中的采集者提供动力,以便它们开始建造星塔。
这才是昆仑号此次出航的核心使命,看望马绍尔群岛的驻守人员,以及竣工版昆仑号的再次试航,甚至测试汉特博士以精卫飞行器为基础设计的高空航天发射平台,其实全都是顺带的次要任务。
身为星台操作者的安秉臣,终于有机会通过星塔与来自第七世界的造物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如果不考虑之前的六代星台操作者,这很可能是地球生物第一次与异世界文明缔造者的交流。星台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