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入都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章 前往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机构只是鉴定医生的行医资格,无法鉴定他的人品和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医生的受教育背景和专业受训背景,一般要求有医学或心理学背景,中级职称,但这明不了什么。

    、专业许可或心理医生执照,国外机构给予的专业资格或执照并不可靠,因为中国没有资格认证机构,你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真伪。

    4、心理医生自我体验的时间,接受督导的分析是心理医生执业前的必经之路。在我国,由于还没有建立督导制度,心理医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这对当事人是非常危险的,医生对自己的问题缺乏觉察,帮助咨客觉察自己就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味道。当然,中国的心理医生有个变通的做法,由十几个医生结成自我分析组,彼此督导,以此来促使自己成长。

    5、专业年限,一般来,从业越久的人,专业水平会越高,但不尽然,做心理医生是需要悟性的。

    以下方面是最不可靠的:1、职称,比如教授或主任医师,甚至博士的头衔也不能代表什么。

    、心理学会的领头人,如协会主席、理事、全国委员等,忙于事务工作的人,不可能静得下心来做个案。

    、收费昂贵的人,收费贵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当然,收费很低的医生也不要去看,他会无意识的通过别的方式来补偿自己。

    4、海外镀金的人,有海外求学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么学,镀的什么金。

    5、出书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能写书的人咨询水平就高。

    6、年老的人,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求咨询师必须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一定是思想开放,灵活,超前,并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

    8应投诉的行为编辑

    心理医生的哪些行为要算越界呢?国际上有一个专门诊断医生的治疗关系敏感指数(ei指数),告诉医生如何与当事人保持一种职业关系。以下的一些行为要算越界行为:替熟人看病,私下与当事人接触或成为朋友,在当事人面前宣扬自己,希望得到当事人的欣赏,对异性当事人多情,或故意鼓励对方过度移情,过分担心当事人的愤怒,不敢挑战或质疑当事人,为了讨好当心理医生常用疗法心理医生常用疗法事人而随意延长咨询时间,增加复诊次数,或在休息时间接待当事人,通过控制和支配当事人获得快感,强迫推销忠告,收取当事人的财物,陪当事人吃饭,或利用当事人得到利益……当然,出现上述现象,还不能心理医生就违反了职业规则,只能治疗关系有问题。

    那么,出了哪些事情我们可以投诉他呢?

    一、与当事人产生情感接触与性接触,包括不当的身体接触,性挑逗和要求当事人叙述性和身体方面的细节。

    二、与当事人产生生意行为,如转介当事人而收取介绍费,跟当事人做生意,向当事人借钱。

    三,泄密行为、如泄露当事人的资料,与朋友讨论当事人,改头换面用当事人的故事写文章和书籍。

    9高危人群编辑

    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生存状态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光鲜亮丽:“我们付出并损伤了高端的情感和情绪,心理咨询并不像工厂生产一个产品那么简单。”“我是一个凡人,平常看到电影里一些悲伤的镜头也会落泪,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伤悲?”“从早晨哭醒,到上班路上,我真的不开心。这个女人已经影响到我”。“……心理咨询热线的情感主持人最后自杀。”由于工作原因,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中所了解到的社会黑暗面及负面信息是大多数人的n多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职业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心理咨询师是高危人群!那么,心理咨询师在职业生涯中如何先让自己保持心理健康呢?心理咨询专家陈智雄提出了《心理咨询师心中的道》:“一名心理咨询师不需掌握天下知识,只需心中有道。

    道是什么?爱。

    道是什么?学习。

    道是什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道是什么?上班心理咨询师,下班闲人一个。

    心理咨询,或许就是这么简单。”

    [注释一](1)没有爱,就做不好其他三道;学习,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尊重,尊重不同的价值观等;热情,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真诚,“真”与“善”、“美”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共情,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需要修炼;积极关注,适度关注积极面。

    [注释二]“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可参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郭念锋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第5页——第6页。”

    陈智雄指出,在正式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让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然后,在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之中,只要掌握“心理咨询师心中的道”,上下班有清晰的心理定位,就可以大大地降低心理咨询师本身遭受负面情绪影响的机率了!其中,不要忘记:及时向心理咨询师督导咨询和学习也是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0发展前景编辑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人们一旦遇到诸如情绪低落、情感挫折、环境不适等心理问题,首先就会想到找心理咨询师。美国人把接受心理咨询看的像吃顿麦当劳那样自然、简单。

    美国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发源地,也是心理咨询业最发达的国家。在那里,几乎每一个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有人这样形容,美国成功人士的臂膀是靠两个人搀扶的,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心理咨询师。据统计,每50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0%的美国人定期做心理咨询,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但是这样的情况在以前的中国应该是不太容易出现的,由于中国人固有的意识,使得人们对于心理疾病非常的抗拒,大家可以接受一个人在肌体上生病,但是如果有人是去看心理医生,就会招来很多异样的眼光,近几年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很多人逐渐接受了心理医生这个职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去看心理医生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了,心理咨询开始趋于平民化。

    随着生活节奏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