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于是司徒杨彪劝曰:“昔盘庚五迁,殷民胥怨,故作三篇以晓天下之民。今海内安稳,无故移都,恐百姓惊动,麋沸蚁聚为乱。”
董卓闻言,冷笑一声,心道海内安稳?山东诸侯都反了,**逗我呢!于是道:“关中肥饶,故秦得并吞六国。今徙西京,设令关东豪强敢有动者,以我强兵踧之,可使诣沧海。”
杨彪复劝:“海内动之甚易,安之甚难。迁都改制,天下大事,皆当因民之心,随时之宜。往者王莽篡逆,变乱五常,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残害百姓,民人流亡,百无一在。光武受命,更都洛邑。此其宜也。且长安宫室坏败,不可卒复。《石苞室譏》,妖邪之书,岂可信用?”
董卓不过杨彪,便作色道:“公欲沮我计耶?关东方乱,所在贼起。崤函险固,国之重防。又陇右取材,功夫不难。杜陵南山下有孝武故陶处,作砖瓦,一朝可办。宫室官府,盖何足言!百姓民,何足与议!若有前却,我以大兵驱之,岂得自在!”兵痞嘴脸复露无遗。
百官皆恐怖失色。黄琬出列对曰:“此大事。杨公之语,得无重思!”
董卓冷哼道:“边章、韩约有书来,欲令朝廷必徙都。若大兵东下,我不能复相救,杨公可与袁氏西行。”
这家伙,赤果果的武力恐吓了,还拉了叛贼边章、韩遂(韩约)一起,也不知道他们之间有甚勾连。反正他们要是举兵东下,你们把我拖在洛阳,那就请你们杨家和袁家西行抵御叛贼罢。
杨彪被董卓一吓,也有心虚,不过仍然嘴硬道:“西方自彪道径也。顾未知天下何如耳。”
司空荀爽见董卓无言以对,怒气冲天,恐其当廷发作,乃谓杨彪道:“相国岂乐此邪?山东兵起,非一日可禁,故当迁以图之,此秦、汉之势也”
董卓得了个台阶下,方稍熄冲天之怒。于是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大家闹了个不欢而散。
董卓还府,召诸人议。坐上城门校尉伍琼、尚书周珌力谏之,曰不可迁都。董卓在朝会之上受了一肚子气,正无处可发泄,于是大怒道:“卓初入朝,二子劝用善士,故相从,而诸君到官,举兵相图。此二君卖卓,卓何用相负!”遂令甲士收伍琼、周珌斩之。
可怜二人,枉死于此。
感谢书友烟花易冷夜太美的打赏,谢谢支持。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