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娱乐教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四五章 媒体的质疑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星岛日报》的一篇《江郎才尽》让所有关注陈朗的人都一片哗然。

    本以为陈朗最新小说开始连载会再次引起一阵小说狂潮,成为无数小说迷又一次盛宴的开始,引来无数跟风者,无数媒体的赞誉。

    可是没想到却得到了陈朗江郎才尽的消息,这个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陈朗前五部小说积攒起来的人气和威望还是让很多人对于《星岛日报》的报道持怀疑的态度,于是大家又都开始翻阅其他的报纸,得到的结果果然略有不同。

    因为只有两章的缘故,小说是否好看还无从肯定,于是大家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明朝那些事儿》不是新类型小说这个爆点上,倒是有几家报纸也喊出了陈朗江郎才尽的口号。

    但是其他大部分报纸则没有这样报道,显然陈朗的实力让这些报业有些迟疑,不敢立刻就喊出如此武断的话,免得到时候被打脸。

    但有一家报纸却对陈朗的最新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的发出了严厉的质疑声。

    《成报》的一个专栏作家,主要就是研究历史的,对于《明朝那些事儿》的评论直接就是《亵渎》。

    “陈朗这个名字相信对于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香港娱乐圈的大明星,同时还是一个知名的畅销小说作家,知名度自然很高,甚至连我这个搞历史的老头子都听说过他的名字。

    平时我只沉浸在自己的历史研究之中,一般是不看小说的,但是最近总有人向我推荐一部陈朗写的历史小说。

    陈朗作为一个知名作家想来是有一定水准的,写的又是历史,与我的研究有关,在这些人的强烈推荐之下我也就翻起了这部所谓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

    结果却让我十分痛心,这部所谓的历史小说简直就是胡说八道,简直就是对历史一词的侮辱。

    《明朝那些事儿》的本质只有四个字‘痞说历史’。

    原本严肃枯燥但却真实可信的历史,非要用痞子的语言述说,再加入强烈的个人感情,迎合最通俗的心态,让具备小学文化程度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的人都可以看得欢心跳跃。

    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我看不到一点的严肃和谨慎,没有一点的专业和考究,完全就是对历史的亵渎。”

    《成报》的这位历史专栏作家可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历史研究者,他在这方面显然比陈朗要更具权威性,因此当《成报》的这篇报道出来之后,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

    《星岛日报》和《成报》都是香港报界销量前五的大报,他们在这个还没有互联网的世界里对于舆论的影响力可是非同小可,不少人都受此影响,对《明朝那些事儿》产生了怀疑。

    不过两家大报还不能够完全的左右大家的意见,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东方日报》上的《明朝那些事儿》依然在继续连载。

    《东方日报》本以为等大家真正看完了这本小说之后就会了解到它的特别和魅力之处,种种的质疑也就会迎刃而解,但是不好的反响却越演越烈。

    《明朝那些事儿》连载的这段时间里,在《信报》里同样开了历史专栏的一位研究历史的大学教授,也发表了一篇名为《态度》的评论。

    “其实我可以算是陈朗的一个粉丝,因为我也是个小说迷,在平时研究历史的同时也通过看小说来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而现在的小说迷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未看过陈朗的五部经典之作。

    在《鬼吹灯》之后我也在期待陈朗的第六部小说,我没有想到的是陈朗的这部新作居然是历史小说,作为研究历史的人,让我兴趣大增。

    可是在翻看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却让我大失所望,不是因为内容的质量问题,而是因为陈朗的态度问题。

    历史可以写得很活泼,就算是专业研究,也可以不必枯燥,这一点,黄仁宇的书可以是例子之一。

    在活泼不枯燥有趣之外,没有人质疑过他的专业性,世界公认的研究明代财政的权威,令人惊奇的是,这位研究明代财政的权威的书老百姓也能读懂,而且还看得津津有味。

    读黄仁宇,我们在有趣的同时确实学到了东西,不枯燥的同时,也不浮躁,这个不矛盾,历史可以写得很有趣。

    但是,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根本没有客观的分析,只是拉来几种材料进行主观臆断,这不是治史的态度,如果那样,人人皆可称历史学家。

    如果仅仅是为了有趣而有趣,就是创作态度的问题了。

    而《明朝那些事儿》,充其量是一部长篇历史小品。”

    《明朝那些事儿》连载了一段时间之后,诸如此类的报道不时的出现在各大报纸媒体,其中有不少都是销量不俗的大报。

    至于那些小报更是发了疯似得的炒作陈朗的第六部作品就是一部垃圾,而陈朗也已经江郎才尽,神奇不在。

    一时间似乎所有的媒体报纸都站在了陈朗和《明朝那些事儿》的对立面。

    此时,与陈朗关系很好的《东方日报》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就撰文《历史也可以写的好看》。

    “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它是一部纯粹草根的作品,能激发广大读者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兴趣,在读史的过程中瞻仰先贤们的风采,领悟先贤们的道理。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

    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这部书与一般的历史书不同,重点刻画了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令人看后回味无穷。

    该书涉及人物众多,线索繁杂,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可以贯穿起来,加上明朝是一个十分强盛的朝代,期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名人,除了皇帝、大臣外,还有王守仁、唐伯虎等各界的名人。

    这部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书,大家不能苛求它所描述的完全都是真实,恐怕就连历史学家也做不到这一点。

    朗朗创作这部小说的重点在于它以一种通俗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