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远东帝级之枭雄咸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二章 草拟计划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吏变得高效,廉洁。

    奕詝想到这里,就感到有些困了,于是,连脚都没洗脱掉衣服就在暖暖的火炕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奕詝就来到养心殿,他要和道光商议一下,自己在盛京的一些构想,而且,想从道光手里请一张圣旨,主要是关于卫**海军建设方面。

    ……

    冬日的养心殿,当奕詝到来的时候,道光已经批改了厚厚的一沓奏折了。

    奕詝看到这里,想起了一句话,在大清十二帝里面,只有雍正皇帝和道光皇帝是最朴素,最勤政的。

    据史料记载:道光即位后,首先想到提倡节俭,力戒奢糜,希望满族臣民都能“返本还淳”,恢复入关前淳朴节俭的旧风俗,文武百官及天下百姓都以俭朴为荣,从而使国库丰盈,恢复祖宗的盛世。

    于是带头从吃、穿、用上提倡节俭,决心挺大。从吃上,取消皇帝每餐至少有二十几样菜肴的惯例,每天每餐最多准许做4样菜,有时只要1碗豆腐烧猪肝。

    道光如此节俭,开始文武百官将信将疑,直到道光两次大宴群臣,亲眼目睹的赴宴官员相信道光是来真的。

    其中一次是皇后生日,道光设宴赏赐内廷诸大臣,大臣以为皇后的生日应该不会马虎,定能一饱口福。

    谁知面前就放着一碗打卤面,搞得赴宴文武哭笑不得。另一次是大学士长龄平定“回疆”叛乱,班师回朝,文武百官认为道光高兴,定会好好庆祝一番,谁知每张桌上只摆了几样菜,质低量少,搞得文武不敢动筷。从此以后文武百官上朝装出节俭的样子。

    有一次,道光问及颇受宠信的大学士曹振镛,在家吃鸡子要花多少银子,曹振镛竟因自幼患有“胀气病”,生平从未吃过鸡子。

    从穿上,道光服饰的节俭,在历代君王中也实属罕见。以前清代皇帝冬季常穿珍贵毛皮罩衣,道光以为“出风”部分纯系装好看,毫无实用。于是想改制,谁知官员上奏“改制罩衣,需要白银一千两。”,立即改变主意,下令:“改制花费既多,著暂免,此后新制,概勿出风。”。

    随后又将此事上谕给当值的军机大臣,致使京城大官员,从此冬季穿着毛皮罩衣,十几年间不敢有“出风”的人。

    为了节俭,道光长年多穿旧裤,日久膝盖处先行磨破,就令内务府差人给他补上一块圆形补丁。于是大臣们也尽力“节俭”,不管是真破了还是假的破了裤子,纷纷在膝盖处打起补丁来,一时间,套裤打补丁之风盛行。

    从用上,取消为皇帝准备御用砚台40方的惯例。御用毛笔历来都是特制紫毫笔,道光觉得紫毫笔珍贵难得,即命令此后不再征用,御用笔改换为普通臣民常用的纯羊毛或羊毛与一般的兔毛相间合制而成的毛笔,如此俭朴,在历代封建帝王中,简直是笔中紫毫,“千万毛中选一毫”了。

    道光身体力行,如此节俭,却事与愿违。表面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治阶级上层的一部分人,多少遏制了奢侈之风的恶性发展,但经康乾盛世之后的奢糜之风业已形成,要再想吃惯了满汉全席的文武百官再回去挖野菜,谁也不愿意,为了给道光一面子,只好装模作样,“俭外奢中”。传统的节俭观丝毫无助于“起弊振衰”,大清王朝不可避免地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奕詝该怎样请圣旨呢?他又和道光达成了东北和西北怎样的布局。请关注下一章。

    书生希望大家对此书能多多收藏,希望有余钱的看官可以对书生尽一绵薄之力,捧场打赏一下。书生将会在这个冬日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最后啰嗦一下,今天立冬,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多穿衣服,健康一个冬天!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