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詝看到衍圣公竟然这样做,心里虽然对他的这种行为很不齿,可是,他也理解,这是所有封建王朝里面的弊病。
如果你所处在这样的时代,你不这样做,那才就奇怪了。
奕詝从济宁出来,就什么话也不了,漕帮的事情他也不去管了,而是一心一意地赶赴杭州。
当然,在奕詝前世的时空里,杭州也是被作为通商口岸的口岸的,不过,时间是在1895年,也就是“马关条约”以后才作为通商口岸的。
奕詝于九月二十五日抵达了杭州。杭州这座浙江省的省会,在奕詝到来的日子里,依然是细雨蒙蒙。
只不过没有白素贞了,也没有许仙了。只有自己带领的前锋营。当然,杭州知府托文和浙江巡抚隆安福也到杭州来迎接奕詝的光临。
奕詝逛完杭州后,明白了:
西湖的存在,杭州变成了江流襟带,山色藏幽,湖光翠秀;这里,史脉悠远,文风炽盛,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宋以后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浙江省的省会。
当然,奕詝来这里也是要看看西湖十景的。像什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不过,有些景色由于节气不对,奕詝是无法看到的。
奕詝在杭州待得时间不长,然后经过浙江,福建,最后来到了广州。当然,广州也是奕詝这次巡守天下的目的地。
到广州时已经十月初八了,远在盛京的鞍山已经开始下雪了。可是,广州丝毫看不到寒冷的样子,人们始终是真丝缎挂,短裤,盘辫子的清爽打扮。
奕詝进了广州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宜良,广州知府余葆纯等人在朝天门码头进行了迎接。
不过,他们看到奕詝只带着三十来人就只身来到广州,感到很吃惊。不是传言四阿哥带领着六百多人的护卫吗?怎么到了广州只有三十多人,那么剩下的五百多人到哪里去了?
奕詝带领着自己的护卫下船后,广州的这些大官员赶紧进行了见礼。奕詝也是很和蔼的一声“免礼”。
当然,他们把奕詝迎进两广总督府。
在总督府里,吃罢接风宴之后,奕詝就开始问起了广州的这些西洋传教士的情况。
于是,邓廷桢开始向奕詝将广州天主教的情况。
他,“广州天主教是,现在的监牧也就是寺庙里的方丈,叫麦都思”
宜良接着又道,“这个麦都思是英吉利人,而且是英吉利国的京师人。听叫伦敦”。奕詝听到这里心都凉了,想要把法国的传教士给哄骗到鞍山,看来难度增加了!
因为这个麦都思,(alterhenrymedhurst,1796年-1857年),英国传教士,自号墨海老人,汉学家,1796年生于英国伦敦。
麦都思在伦敦学会了印刷技术。1816年被英国伦敦会派往马六甲。麦都思在马六甲学会马来语、汉语和多种中国方言,并帮助编辑中文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9年,麦都思在马六甲被任命为牧师,在马六甲、槟城和巴达维亚传教,并用雕版法和石印法先后印行0种中文书籍。18年,当马六甲出版工作因米怜去世而逐步衰退,巴达维亚印刷所异军突起,成了伦敦会在南洋的主要出版基地。因为传教士在南洋设立印刷机构的目的就是以南洋为基地向中国人传教,因此,麦都思在南洋出版了许多中文书籍,以宣传基督教义。
从18年到184年的0年间,巴达维亚印刷所出版了0种中文书刊,其中8种都是麦都思一个人编写出版的。
麦都思既是出版行家,也是撰写各种宣传品的能手。在南洋活动的0多年中,他独立编写、发表的中文书刊达0种之多,其中既有《耶稣赎罪之论》、《福音调合》、《养心神诗》等宗教宣传品,也有《地理便童略传》、《东西史记和合》等知识性读物,为近代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奕詝听完介绍,心里想到,“在历史上,这些人都是牛人啊,不过,他在牛,哪里又是我们华夏人的对手呢?我们华夏对于“人”的研究那可是相当深厚啊,既有“天人感应”,还有“三十六计”“存天理,灭人欲”,“知行合一”……”
所以,奕詝要在英法两国之间制造隔阂,实施反间计。从而为劫*持传教士创造自己的客观和主观条件。
在广州的一德路上,基座天主教堂正在有条不紊地扩建着。奕詝带领着自己的几个护卫,看着这富丽堂皇的天主教堂,特别是那白皮肤,大屁股的修女,让奕詝就感到了一种异域风情不断地在自己的脑海里萦绕。
而且,奕詝也想到,如果和一位外国女人制造个后代,也是极好的。
因为这样一可以为国争光,骑“洋马”。二呢,生下的孩子也是非常聪明的。三呢,可以促进大清国和西洋诸国的友谊。
奕詝这样想着,却悄悄地走进了教堂。
这个教堂叫做光辉教堂。意思就是把主的光辉洒向远东。
不过,这也是一个教堂。当奕詝他们进去后,门突然开启,教堂内灯火辉煌。
一个头留着一圈毛盖的牧师很热忱的把奕詝他们迎了进去。
奕詝他们看到那祭台上,燃着千余支大蜡烛。蜡烛分作八排,每排之间,用鲜花间隔着。最纯洁的香烟的馥郁的香气从圣堂门内喷出,好似海潮的旋涡。这座新近镀金的教堂仄狭已极,但是非常华贵。
奕詝注意到,祭台上的大蜡烛有比一丈五尺还高的。自己的护卫简直禁不住发出叹赏的声音来。
教堂,一座新建的教堂,由于麦都思的乐善好施,当地百姓免费用石头盖成的,他们起先在高坛旁边保留一座教堂给自己使用,后来又保留一个地下的教堂作为他们的墓窖。这座教堂也和其他的的教堂那样,它的大门是一列宽大的拱廊,四边有花环,饰以像,两旁夹着两条有壁龛的柱子,柱头是尖的。这座大门,在偶然得免于加尔文主义的灾难的中世纪教堂里是常常看见的,上有三条竖线花纹,竖线之上刻了一个抱着圣婴耶稣的圣母像。
两侧在外面有五个没有门洞的拱门,用花边描画出来的,由用玻璃块嵌成的窗子照明。教堂东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