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一九章 脱困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斩立决怎么够呢?

    当初太子被废,本就有张廷玉从中做手脚,因为张廷瓒之事,便已经与太子结为死仇了,更有江宁行宫顾怀袖之事,如今是旧恨又添了新仇。

    不倒太子,又朝着哪边走?

    赵凤诏贪污,人尽皆知,只看张廷玉什么时候能让赵申乔尝尝这样的苦痛了。

    他微微垂着眼,身上的杀机,却在那一刻收敛了一空。

    张廷玉抬手将黑白的两枚棋子攥紧了,又轻轻松开,任由它们坠落到棋盘上,与别的棋子混在一起。

    冬天里严寒的冰雪化了,很快,红梅报过春之后,新一年的考差开始了。

    张廷玉乃是翰林院殿撰,这会儿也直接进入翰林院考差去。

    今年没有指明谁来当主考官,只在会试之前才能有结果,三月初八会试开场,三月初七考差的结果才会简放出来。

    翰林院之中参与了考差的人,便到宫门外头守着,等着考差的结果下来。

    先公布的是十八房官和下面的监考官员,一直都没有张廷玉,直到念到“会试大总裁”的时候,才有张廷玉三个字出来。

    按例,由会试大总裁接旨,而后带着人一起前往顺天贡院。

    可在张廷玉淡然出列,接过圣旨的时候,全场不知道怎么,安静得有些诡异。

    疯了……

    又是他!

    赵申乔那边几乎是气得吹胡子瞪眼!

    今科会试的考官只有一个,只有张廷玉一个,原本众望所归的赵申乔竟然连个考官都没捞上,如何能不生气?

    原本张廷玉亲手斩了自己的门生之后,就处于一种赋闲的状态,众人都以为他杀自己门生乃是不义,同时又被戴名世一案给牵连,哪里想到今日竟然东山再起?

    不知道多少人暗暗后悔了起来,张廷玉却似乎全部看不见。

    从皇宫往顺天贡院的路,张廷玉已经很熟了,带着人便直接入了贡院。

    张廷玉再次成为主考官的消息朝着京城里一传,真是个哗然沸腾。

    而传到顾怀袖这里的时候,她却只有一声长叹了。

    今日的张廷玉,已然不是昔日的张廷玉。

    纵使今科再有高才之辈,也无人敢戴名世一人比。

    千金市骨,众人皆以为蠢,殊不知……

    千里马之于伯乐,何止千金?

    他日桃李满天下,张廷玉却只记得今夕斩戴南山于断头台。

    会试三场,每场三日,照样热热闹闹,只除了因为主考官只有张廷玉一个而显得有些微妙之外,并没有其余异常之处。

    今科更没有闹出什么“范九半”这样骇人听闻之事,一切平静至极,又公允至极,等得放杏榜之日,考生阅过自己答卷之上的批语之后,无一人再找贡院批驳。也有落榜的士子往当年范琇那一面写满了字的杏榜墙上瞻仰,一面感叹范琇当年的好运,一面又想到戴名世的悲惨下场。

    于张廷玉而言,是毁誉参半。

    可是在康熙那里,他一差错也没有地完成了自己的差事,事毕之后也没有加官进爵,还是一个四品的南书房行走。

    现在康熙的态度真是谁也看不明白了,众人即便是觉得张廷玉前途无量,也没人敢去巴结,更没人敢探弹劾。

    张廷玉照旧在南书房行走做事,只是除了做事之外,却时常一句话也不说。

    会试之后是殿试,殿试也不用张廷玉负责,他只是帮着整理一下众位大学士阅卷之后的答卷而已。

    殿试金榜很快出来,朝考后面康熙又点了翰林,等到这些人都进了翰林院,事情才算是终于结束。

    这一天,张廷玉回去得很早,可他没想到,晚上传饭之后,府上竟然来了一位贵客。

    顾怀袖看见康熙的时候,整个人都没反应过来,现在一家子都坐在一张桌上吃饭,还有几个小孩子从没见过康熙,这会儿都坐在那里,天真地看着进来的康熙爷。

    康熙今天是便服,他今年也不过才五十几岁,看上去竟然有六七十,如今进来看见张廷玉与顾怀袖都跪着,不由笑道:“都起来吧,今日朕是微服。原本只是宫里闷了,出来看看几个皇子,不成想忽然见了你们府门,想着也是传饭的时候,索性进来看看你家厨子的手艺有没有长进。”

    张廷玉着实有些摸不透,不过只让下人将几个孩子抱走,康熙却一摆手:“孩子们都坐着吃吧,也别把我当皇帝了,累得慌。”

    累得慌?

    谁不是累得慌呢。

    顾怀袖心下觉得嘲讽,又见康熙看似很强壮,也看似很平静,可站在康熙后面的三德子却轻轻给张廷玉夫妇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来。

    想必今日康熙出宫,又触动什么伤怀事了吧?

    康熙上来就坐在了主位上,张廷玉陪坐于下,两边坐着的都是小孩子,还有张步香,康熙发话说孩子都留在这里,所以张廷玉也没叫三个孩子下桌。

    “万岁爷今日……”

    “今日忽然想起往年见着明珠来你父亲家里蹭饭时候的样子了,一晃竟然也是快二十年,岁月匆匆……如今你父亲也去了,张府朕也赐给你了,甚至你的孩子都长大了……这小子看着怎么这么面善?”

    康熙盯着张若霭一直看。

    张若霭眼珠子骨碌碌地转,一副聪明灵巧模样,他似乎也想了想:“您是当年那个来我家吃饭的,是皇上,黄爷爷。”

    “哈哈哈对,就是我。”

    康熙一下笑出声来,摸了摸张若霭的头。

    “真乖巧的孩子啊……朕一下就想到了太子小时候,比他还聪明不少呢……”

    一说到这种话题,张廷玉立刻就不说话了,甚至没有任何插嘴的意思。

    都是特别敏感的话,去年的时候,太子复立之后的第三年,就已经再次与康熙爆发了争执,张廷玉当时虽然不在,可至少有所耳闻。前段时间还传闻去年乡试有科场舞弊,不过现在都还没闹到御前来,听说也是八爷党跟太子一党的争端。

    朝中各位皇子党羽之间的倾轧,已经日益残忍,康熙身为上位者,又怎可能不知道?

    越是知道,眼光越是明白,他也就越为如今的局面所苦。

    可他毕竟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